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目睹父母吵架,是孩子在世界上看到的最恐怖的電影

目睹父母吵架,是孩子在世界上看到的最恐怖的電影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位媽媽述說自己與丈夫之間有很大的矛盾,雖然沒到背叛的地步,但動不動就吵架。經常還是當着孩子面吵,甚至遷怒到孩子。她很後悔,但到時還是忍不住,詢問有什麼辦法嗎。

首先我想說,即使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50次掐死對方的衝動。牙齒和舌頭在一個口腔中還會互相咬着對方,不同生長環境長大的夫妻兩人之間不吵架是不現實的。但問題在於,當吵架面對孩子時,夫妻應該怎麼做才能不傷害到或是減少傷害到孩子。所以月華今天把之前我寫過的一篇文章再次更新發布,因爲畢竟對於孩子來說目睹父母吵架,是在世界上看到的最恐怖的電影。

目睹父母吵架,是孩子在世界上看到的最恐怖的電影

前段時間,我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她悲傷地告訴我她老公又大吵了一架,讀初中的女兒目睹了整個過程, 還指責了她幾句。這讓朋友非常憤怒,忍不住又與女兒大吵了一架,現在大家都不開心。她不知道爲什麼會這樣,想離婚卻又害怕傷害女兒更深,她很痛苦,卻無所適從。

俗話說,世上沒有不吵架的夫妻。再恩愛的夫妻也難免會遇到矛盾,發生激烈的爭吵。我告訴朋友,夫妻之間的爭執很正常,但是要以正確的方式讓孩子理解。

夫妻吵架受影響最大的是孩子。在孩子心裏,爸爸媽媽是完美的,是絕對不會錯的,他們完全無條件地支持父母的行爲,同時不允許彼此的關係受到傷害。因此夫妻吵架時說的每一句攻擊的話,對夫妻雙方來說可能只是一時的氣話,不會放在心上,但孩子會全盤接收並放在心裏。他們內心會惶恐、着急而又無法理解,更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改變這個局面,於是他們的潛意識就會製造一些問題來換取父母的和諧,出現磨牙、做噩夢、經常生病、注意力不集中、愛發脾氣、不聽教導、學習散漫等現象。

◆ ◆ ◆ ◆ ◆

父母吵架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

一般來說, 目睹父母吵架主要會給孩子帶來下面這些問題:

1.年幼的孩子會把父母的爭吵歸咎到自己身上。

6 歲以前的孩子會認爲自己是引起父母吵架的根源,尤其是那些夫妻之間鬧矛盾卻把孩子當出氣筒的父母,在他們的孩子心中會形成黑色記憶和黑色自我認知。孩子會想做一些事情把父母重新聯結起來。首先孩子會製造自己的問題, 例如態度叛逆、情緒不穩定、無心學習等,希望通過自己的問題吸引父母的長按,把父母的注意力從夫妻衝突中轉移到自己身上。

如果這一招沒用,孩子就會把責任歸咎到自己身上,會覺得“我是個沒人要的孩子,我不聽話,都是我的錯”。孩子會以爲這一切的“戰爭” 都是自己引起的,是自己做得不夠好纔出現這樣的問題。他們會由此認爲自己是不可愛、不值得愛的,是醜陋的、被別人嫌惡的。有些孩子拼命努力讀書, 希望父母能喜歡自己,減少爭吵。他們把父母的不和歸咎到自己身上, 結果一生都很自卑,遇到問題時,還容易採取自殺等極端手段。

如果父母的矛盾還在進一步加大,走到分居或離婚的地步,孩子就會變得麻木,並自暴自棄,不會愛護和尊重自己,也無法尊重和接受別人的愛護。這樣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會出現很多問題,他會重複給自己製造失敗和不如意的經驗,去證明自己是不值得被父母愛的,他的感情也不會發展得很好,因爲他不允許自己有比父母更成功的婚姻。

2.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學到用吵架的方式處理事情。

孩提時代是學習模仿能力非常強的階段,而父母是孩子首先學習模仿的對象。父母經常當着孩子的面激烈爭吵,會讓孩子看到父母之間在採用攻擊性的行爲解決親密關係問題和矛盾。當孩子發現父親或母親採用責罵、摔東西甚至暴力來解決問題,居然使另一方閉嘴了,那麼孩子就很容易學會這些不好的處理方法,並且認爲吵架、謾罵、暴力都是解決人際關係問題的辦法,這些方法會被孩子用到自己的社交中,在幼兒園或者學校裏面,他們會用這樣的方式處理和同學的關係。

目睹父母吵架,是孩子在世界上看到的最恐怖的電影 第2張

更糟糕的是,在當着孩子的面爭吵時,夫妻中的一方採用自我虐待的方式來報復對方,如撞牆、自殺等,這樣產生的負面影響會更嚴重。這實際上是通過自我傷害來懲罰別人。這樣極端的方式如果被孩子習得,那麼等孩子長大後,在處理戀愛婚姻等親密關係時,“一哭二鬧三上吊” 就是常事了。

有些父母以爲壓抑自己,不當着孩子的面爭吵,對孩子就不會產生影響了,但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也不利。不可否認的是,吵架也是一種溝通,而且是一種雙方傾訴各自想法的更直接的溝通方式。只是在這種溝通中,雙方由於憤怒往往演變成謾罵、指責、貶低對方甚至大打出手。背離了溝通的初衷。如果出現矛盾,夫妻雙方能夠坦誠相見,深入瞭解對方的想法,孩子也會習得這種溝通方式。否則,孩子會學到有問題或困擾時不應該向當事人直接訴說,而是要暗自辛苦,當他自己面對衝突時,也會選擇逃避。

3.父母的爭吵會造成孩子內心撕裂性傷痛。

有些夫妻不吵架,打冷戰,冷漠處理。這種冷漠的家庭氣氛對孩子的殺傷力更大。孩子都是非常敏感的,父母之間不說話,孩子其實是恐懼的。有些孩子會通過不停地闖禍來引起長按和關愛。還有的孩子會通過生病、受傷,獲取父母雙方的長按。

有些夫妻在發生爭吵時把孩子當籌碼,讓孩子參與其中。“我和你爸離婚了,你跟誰?”“你說! 你喜歡你那個騙子爸爸,還是媽媽?” ……有的父母吵架,就把孩子帶走,對孩子抱怨丈夫或妻子的不好。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撕裂性的傷痛。不管夫妻是否因爲爭吵而分開,對孩子來說他的爸爸、媽媽,任何一個他都不願意失去。這種把孩子當作籌碼捲入爭吵的情況,會對孩子的情緒、行爲以及性格造成重大的影響。

與這些情況相比,對孩子傷害最大的是離婚後一方禁止孩子見到或接觸到另一方。這時,孩子內心會有兩份負擔:一是對見不到一方產生的遺憾和犯罪感,另一種情緒則是他對限制他行爲的一方產生的憤怒。但是如果他偷偷去見了另一方,他又會對撫養他的一方產生犯罪感和歉意。由此可見,父母吵架對孩子來說是多麼大的痛苦!

聽了我的話,朋友焦慮地說:“我們那麼激烈的爭吵,還把孩子捲入進來,會不會對孩子傷害很大?”我告訴朋友,牙齒和舌頭還會咬着對方,夫妻之間不吵架是不現實的。如果把對彼此的不滿藏在心中,不把這股能量釋放,彼此的不滿就會加深,長此以往,夫妻關係還會出現裂痕。偶爾的爭吵能夠促進夫妻關係的健康發展。但是如果傷害到孩子,就要及時地向孩子道歉。

◆ ◆ ◆ ◆ ◆

夫妻即使吵架也要有技巧

如何既不傷害孩子,又能發泄情緒呢? 我建議大家試試下面的方式:

1.當着孩子的面討論、爭執並坦誠地告訴孩子自己的感受。

讓孩子知道大家有意見不一致的事情是很正常的,沒有兩個人能在所有的事情上完全意見一致。

彼此有爭執時,可以當着孩子的面以平和的方式討論,述說自己的看法,同時聆聽對方的看法,肯定對方看法中自己認同的部分,同時謀取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和平地解決問題。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爲父母之間有衝突而惶恐懼怕。

如果彼此的爭執無法以和平的態度進行討論,變得激烈起來,也無須自責。可以坦誠地告訴孩子自己爭吵後的不開心,可以告訴孩子“這次爭吵使我很累,有些失望”,或者告訴孩子“你爸爸/ 媽媽有自己的看法,那都是爲了大家好,只是其中一部分我不贊同”。這裏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說:“你爸爸/媽媽很不講理,他/ 她使我很累。”更不能在孩子面前批評、責罵對方。

如果自己情緒崩潰,哭了,也可以告訴孩子:“這是正常的情緒表達,所有人都會有難過的時候,當情緒達到一定程度,眼淚就會掉下來,沒關係。我與你爸爸/媽媽只是意見不一致,這是正常的,因爲沒有兩個人能完全意見一致。這個事情與你無關,爸爸媽媽對你的愛不會因此而改變。”

當雙方冷靜下來後,雖然可以堅定自己的立場,同時也要爲自己的情緒向對方道歉。這樣的方式會讓孩子明白:首先,激烈的情緒是不對的,是需要道歉的;其次,激烈的衝突也可以處理,無須懼怕。這樣當孩子自己面對衝突時,他就懂得如何處理。

2.絕不把痛苦歸咎於另一方或孩子。

所有的情緒都來自自己,都是自己引起的,衝突也是一樣。在任何令人煩惱和痛苦的事件中,真正讓我們過不去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有時候別人說同樣的話、做同樣的事,你不會生氣,而愛人做這樣的事卻會讓你憤怒。因此,你的情緒或痛苦都與你自己有關,不能把問題歸咎給另一方,更不能告訴孩子這一切都是孩子引起的,都是孩子造成的,這樣會讓孩子內疚一輩子。

我曾經見過一個孩子,他媽媽是因爲懷了他才被迫嫁給他爸爸,結婚後,兩個人的婚姻非常不幸,動不動就大吵大鬧,每次吵完,他媽媽就罵他,說她的不幸都是孩子導致的。這個孩子非常自卑,人際關係也非常差。

3.維持表面的婚姻,對孩子的傷害更大。

有些夫妻關係已經達到冰點,但爲了孩子不受傷,他們會維持一份表面的婚姻。父母以爲自己是爲了孩子好,實際上這樣對孩子的傷害反而更大。因爲這樣的狀態會讓父母飽含怨恨與辛酸。看着貌合神離的父母,孩子會以爲這是正常的婚姻模式,他潛意識裏也會不自覺地模仿這樣的關係。

同時這還會讓孩子有很深的罪惡感。大家不妨想想,如果你的媽媽指着你說:“我現在這樣的生活都是爲了你!”你會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你的內心是不是會感到不舒服,並千方百計想要補償媽媽? 而且,不要以爲這句話你不說出來,孩子就感受不到。孩子在家庭關係中是最敏感的,父母的所有信息他都能第一時間捕捉並感受到。

即使夫妻關係已經惡化,彼此的感情跌至冰點,也並非無可挽回。心理學中有很多改善夫妻關係的課程,夫妻治療、家庭治療、系統排列等都會讓你們看到關係中的固有模式和問題,找到問題並積極解決,婚姻就有可能回到最初的甜蜜,孩子也能在完整的家庭中更健康的成長。

4.即使離婚也要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父母對他的愛都不會改變。

夫妻之間的矛盾是夫妻的事,與孩子無關,對孩子的愛不會因此而改變。這樣即使夫妻之間的關係已經惡化到分居或離婚的地步,孩子的心理也不會產生問題。

父母要常常給孩子愛的保證,行爲上對孩子的愛更是要一如往常,讓孩子真正感受到這一點。這樣,即使孩子內心依然有無奈和惋惜,他也能接受父母分開的事實。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