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帶孩子玩着遊戲看奧運

帶孩子玩着遊戲看奧運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奧運會開始快一個星期了,今天的比賽你會關注哪一場?不如趁着全民奧運會的勁頭,和孩子邊看運動員們比賽,邊從生活中實踐教學,用遊戲的方式教給孩子規則吧。接下來講解遊戲中對“輸贏”的處理方式,下面給大家帶來了幾個教規則的小遊戲,123預備,學起來!

其實小朋友想要“贏”這件事,在正常發展的孩子裏也會有,每個孩子都如此,這是必經的過程。有時候我們自閉症的孩子也會想要贏,也是一樣的,除非他對贏的在意已經干擾到他的人際關係,我們再去做介入,否則平時生活中偶爾出現一次兩次,其實不用特別去放大。

另一方面,家長也要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和價值觀,比如平時在家裏,是否喜歡用比較的方式和小朋友說話:“我的比你大/比你快/比你好。”等等,在玩遊戲的時候如果小朋友沒有贏,也會帶給孩子一些負面的感受,讓孩子覺得輸是一件負面的事情。

那麼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如何去教孩子正確對待“輸”和“贏”呢?

帶孩子玩着遊戲看奧運

1、放大“努力”的過程,而不是結果

先從家長開始,跟孩子日常互動的時候不要特別去放大贏這件事,而是放大小朋友的“努力”,如果輸了,就告訴他:“沒有關係,你剛剛做得真的很好。”用這種方式去鼓勵孩子努力的過程,而不是太在意結果。

2、營造合作遊戲而不是競爭遊戲

多營造合作遊戲,而非競爭遊戲,如讓幾個小朋友合作搭建積木變成大樓,合作完成一幅畫等等,讓孩子感覺到不是在和同伴比賽,而是大家一起努力把一件事情完成。對於已經太在意輸贏的孩子,也許這是一個很好的練習,多營造他跟別人合作的機會

3、放大對“第二名”的關注

有時候我們會讓小朋友玩遊戲,當其中一個小朋友輸掉後,老師、家長的注意力不要每次放在贏的小朋友身上,而是時常也注意輸的孩子,特別是強化他在遊戲過程中的好表現。有時候還可以在遊戲開始前,宣佈新的遊戲規則,像是“玩輸的孩子可以在之後選另一個遊戲來玩”或是在遊戲結束後,給輸的孩子一些小戰利品(好比貼紙),讓“輸”這件事情變得不要永遠等同於“負面”事件。

4、孩子因爲輸而鬧情緒怎麼辦?

處理情緒這件事一定要在情緒發生之前,因此家長在遊戲前的預告變得很重要,要提前告知小朋友,等一下會有“輸贏”,輸的贏的分別該怎麼辦,與孩子共同討論出面對輸贏的好辦法,像是“我們可以再玩一次”或是“先在旁休息一下,做點別的事情,然後決定是否要再玩。”

帶孩子玩着遊戲看奧運 第2張

接下來,由陳老師帶來幾個遊戲


TWO

給~這些教規則的小遊戲你拿去用

陳鴻偉

北京茄子教育負責人

原北京人幼主任

2004年畢業於臺灣中正大學心理系

PCI(文化遊戲介入模式)實操的主要執行者

“孩子不懂遊戲規則該怎麼辦?”——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我的孩子不懂遊戲規則,很難融入到遊戲中,那麼可以利用哪些小遊戲教孩子懂得遊戲規則呢?

不懂規則,表示孩子還沒有足夠的注意力,那就應該先從沒有規則的遊戲開始,例如最簡單的藏貓貓、追逐、飛高高(把孩子舉起來放下來)等等,提高孩子一來一往、主動關注的能力,那麼孩子對那些遊戲規則的理解力自然會提高。

* 注意:家長在跟孩子玩藏貓貓、追逐、飛高高等遊戲的時候,不要總想着去“教”,而是目標越少越好,情感的愉悅纔是真的。

* 在引導孩子玩遊戲的過程中,不要挑戰孩子,因爲他們能力不足,就像不會開車的人上路,你如何避免他不被別人按喇叭是一個道理。

* 譜系兒童多半有很多能力的落後,提高孩子主動關注遊戲、玩遊戲的能力纔是最重要的,競賽類遊戲只會增加他們對外界的挫敗感,換來大量情緒問題。很多大人跟孩子說:“快點吃飯,我們來比誰快。”這種錯誤的引導層出不窮,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注重遊戲的過程,而不是結果或輸贏。

因此

陳老師推薦了兩個初學規則的小遊戲

首先,一定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感官活動。

但是並不是任何孩子感興趣的感官活動我們都可以用來介入。例如視覺尋求的孩子喜歡看的LED燈招牌,這類型不能由我們控制的或可控性較小的東西會導致孩子跟我們溝通的機會很少,孩子與我們溝通的次數就會很少,選擇可控的感官活動會讓孩子在感官中與我們更好地進行自發性的溝通和互動。

A

“跳跳跳”

在一個結構中,我們可以選擇這個遊戲結構的長短,掌握這個活動的任何環節。例如玩跳跳跳的時候,我們可以拉着孩子的手一起去跳。如果讓孩子自己跳的話,他會停不下來,跳得很累,那麼一段時間後他的身體無法支撐他跳那麼長時間,他就不玩了。

那麼,當我們和他一起跳,例如跳蹦牀或抱着孩子從這個地方跳到那個地方,他就需要跟我們進行互動。

剛開始,只要孩子拉我們的手的時候,我們就會和他一起跳。

一段時間後,我們要做出一些調整。

當孩子再次拉我們的手,我們就可以中斷,本來應該從牀上跳到客廳,但我們跳到一半就停下,那孩子會繼續與我們溝通,要求我們跳到客廳。

從開始到結束一次就可以跳到目的地,當我們中斷他就可以再次與我們溝通,那麼我們就可以讓孩子在這個環節增加溝通次數。所以這就是爲什麼在結構活動中選擇中斷的目的。

B

“轉圈圈”

我們在玩孩子喜歡的感官活動的過程中,例如轉圈圈。我們抱起孩子轉的很開心,把孩子放下來後他可能會跑開,用跑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時候我們可以等他一段時間,去觀察他有沒有要回來的動機。如果他沒有回來,我們可以試着用聲音等方式吸引他。

要注意的是:只要還在遊戲等待的過程中,孩子有自發性的溝通(溝通方式中的任意一種)我們就要給予孩子迴應。

當一個“轉圈圈”遊戲結束了,孩子過來拉起你的手(沒有語言),放在剛剛遊戲時你抓的身體部位上時,那我們就應該知道他想讓我們繼續轉,這時我們應該立即給他旁白“轉圈圈”或“轉”,然後開始玩。

和孩子游戲的過程中

你要注意做到:

誇張

在感官性的社會活動中,我們要用一些誇張的表情、動作、聲音在感官活動中給他認可,肯定他的一些行爲。例如在玩轉圈圈的過程中,我們的配音等可以讓孩子興奮起來,感覺我們跟孩子一起互動,一起融入這個遊戲。

旁白

旁白的目的是爲了引導孩子功能性溝通的出現。

假設一個孩子眼神好一點,但只會說一個字,那麼我們的旁白不要超過一個字;如果孩子不會發音,我們首先需要學會教會他發音,因爲孩子最初開始學習說話就是以音開始。我們首先教會他發音,然後再教字-詞-句。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