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別再問我的孩子,喜歡媽媽還是爸爸?奶奶還是姥姥?

別再問我的孩子,喜歡媽媽還是爸爸?奶奶還是姥姥?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從養了娃,家裏突然莫名多出來一種爭寵的畫風。

“爸爸好還是媽媽好?”

“寶寶不想跟媽媽睡,就想跟姥姥睡是吧?”

“好吃的只給你媽媽?真是白眼狼,爺爺奶奶平時白疼你了!”

“爸爸不讓吃糖,爺爺給你,還是爺爺好吧?”

“快聽奶奶的話,要不一會兒你媽打你。”

“你喜歡奶奶,還是喜歡姥姥?”

有娃以後簡直被這種問題輪番傷害過1萬次有木有?

老實說,每次聽到這樣的話,我內心的小火苗都忍不住往上竄。

很想說一句,關你P事。

但是不能啊,有的時候問出口的,就是自己的親孃/親婆婆啊?

即便是外人,因此翻臉也顯得太不近人情啊。

但是,有時真心不明白,問者何意?

明知道孩子童言無忌,喜歡誰本來就在一念之間,誰對他付出的多,他自然會更加親近誰。

就算是爲他付出了很多,他依然不領情,難道他就錯了麼?

我們是爲了回報才愛孩子的麼?

自然會有很多人說,開個玩笑,又不是真的要一較高低,至於那麼矯情嗎?

既然你都不是真的在乎結果,那是不是吃飽了撐的?

如果這話是外人問,大都是帶着戲謔之意,把孩子調侃的手足無措,自己在一旁看笑話,專等孩子回答完等着補刀——比如,“你姑姑對你那麼好,還要排在你舅舅後面,真是白疼你了!”

他真的是在爲姑姑伸張正義麼?

屁!孩子怎麼回答都是錯的。

別再問我的孩子,喜歡媽媽還是爸爸?奶奶還是姥姥?

如果是當事人問,大都是披着一層假裝玩笑的外衣,實則想彰顯自己的“地位”——看我在孩子面前的地位多高?比她媽還親!或是藉此貶低別人的“地位”——看,姥姥對他再好,也沒奶奶親。

但是,肯定一人就會否定一人,無論是哪方“得寵”,可否想過所謂的“失寵方”的感受,即便是童言無忌,哪個人就樂意隨意在另一人面前被貶低呢?

這大概就是衆多“說出來矯情,不說憋屈”中的一種吧。

而對於孩子來說,當面讓他回答這種問題,知道孩子會怎麼想麼?

他會有負罪感,滿足一個,就意味着辜負另一個。

生活已百般不易,何須在幼兒時就逼她學會察言觀色?

家庭是一個人的港灣,我們依戀港灣,是因爲它自由自在、令人放鬆。

整天被詢問更愛誰的問題,只會讓孩子更緊張,說愛媽媽,奶奶不高興,說愛奶奶,媽媽又不高興。

長此以往,孩子或者會變得膽小甚微,生怕得罪人而不敢說話,從此懦弱怕事;或者會變得陽奉陰違,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從此巧言令色。

一個優秀的家長不會去計較孩子更愛誰,一次傾情的親子陪伴也決不會是爲了家庭排位。

“爭風吃醋”,很易導致教養規則不統一。

爸爸批評孩子,爺爺先站出來批評爸爸。

媽媽說午飯不好好吃,晚飯不許吃了。好麼!姥姥早就偷偷在晚餐開飯前把孩子塞塞的飽飽的了。

長輩們常常爲了彰顯自己的寵愛,鞏固自己的地位,想方設法的哄孩子開心。

父母制定的規則只是明修暗道,應對的策略早已暗度陳倉。

在與長輩的鬥智鬥勇中,總有一種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感覺有木有?

小朋友都是天生的談判高手,一眼就看得出來爸爸媽媽惹不起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越是這樣,出了問題他們越會找長輩求救,長此以往,談何教養?

長輩們又要有話說了,“隔輩親是天性,天下沒有不慣孩子的老人,你們管孩子太過嚴厲,我們只是適當緩和,原則問題絕不姑息”(其實原則問題也在放水好麼?)

再說下去,倒像是媽媽們小題大做了。

但是,作爲家長我們可以縱容他一時,甚至可以縱容他一世。

可是孩子要長大,他將不只是“爺爺奶奶的孫子”、“爸爸媽媽的孩子”。

他還會是個有很多角色的人。

作爲原生家庭我們嬌慣出的毛病,待他長大後,同學們會遷就他麼?同事們會理解他麼?丈夫/妻子會包容他麼?他自己的孩子會仰望他麼?

家長在小事上有正確觀念,不誤導孩子,纔是在幫孩子成就大事。

當被逼問時,我們該教孩子如何應對?

記得14年看《爸爸去哪兒》,有一期編導問每一個小朋友“是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呀?”

當問到黃磊的女兒多多時,她始終不肯回答,卻一直追問:這個問題到底是誰問的?

永遠忘不了多多那一臉敵視的神情。

在編導再三的追問下,多多一臉認真嚴肅地說:“怎麼可以問這個問題呢?如果你說喜歡爸爸,那麼媽媽聽了會很傷心,因爲媽媽那麼費勁地生了你;如果你說喜歡媽媽,那麼爸爸聽了會很傷心,因爲爸爸一直在辛苦地掙錢養你。”

瞧,如果能事先教出一個這樣的孩子來,問題就能不攻自破了。

告訴孩子,當他不想回答這種問題的時候,可以向對方禮貌的微笑,然後反問他,你爲什麼想知道?!

育兒路上總有那麼幾批人,他們分別叫做“多嘴的小區大媽”和“熱情的遠房親戚”。

每每都能成功的給正在享受親子時光的你發射一枚冷箭,讓媽媽們防不勝防。

這感覺就像是正在享受一頓美食,突然吃到一顆花椒,你不能發怒甚至不能去跟他們講道理。

如果管不住外人的嘴,唯一能做的,就是先提升一下孩子自身的修爲。

當然,如果你家孩子話還說不利落,咋應對?

媽媽來搶答啊!!

然後趕緊轉移話題吧,咱孩兒還小,不跟他們鬥智鬥勇。

三十六計,走爲上!

最後再嘮叨兩句隔代教育的問題。

因爲知道很多媽媽忍不住要吐槽自家長輩了。

其實帶孩子的觀念日新月異,我們現在嫌棄長輩的育兒觀念,將來也必將被自己的下一代嫌棄。

無須僥倖,這是必然的!

所以,在處理與長輩的問題上,沒必要正面衝突。

說到底,一個和諧的家庭環境,才最利於孩子正常發展。

和諧,是不正面衝突,但也不是委曲求全。

有問題不怕,大大方方的放上臺面談談解決的方式就好。

當然最好的方式還是夫妻雙方先達成共識,然後彼此再作爲中間人去主張權益,各管各媽。

比如在我們家,大部分問題我會先跟C爸統一戰線,當受到來自婆婆的阻力時,不需要我說,C爸就會出面搞定。

人家自己兒子提出來的要求,跟媳婦提出來肯定是不一樣的。

我媽這邊的阻力呢,統一由我來負責。

我們都知道,儘管長輩們會溺愛孩子,但是他們更知道:一個被嬌縱的孩子,不會成爲受歡迎的人,過度的寵溺,無法陪他走完人生。

沒有無緣無故就舉止得體的孩子,尹建莉老師說,如果你驚訝一個孩子的美德,一定別忘了給從小撫養他的那個人掛上一枚勳章。

愛孩子,從給他一個自由、開明的家庭環境開始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