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父母常犯的四個錯,往往影響着階層差距

父母常犯的四個錯,往往影響着階層差距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關係都有選擇的權利,唯有親子關係是上天已註定。

父母是一種角色,也是一種責任,是一種付出,也是一種收穫。

是人,就會犯錯,做父母也一樣。

莎士比亞說:最好的好人,都是犯過錯誤的過來人;一個人往往因爲有一點小小的缺點,將來會變得更好。

教育孩子,沒有百分之百的正確,但努力去填補自己的育兒盲區,就是對孩子最完滿的愛。

《左傳》裏有一句古話: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一:父母常犯的第一錯——不接受孩子有壞情緒

有媽媽日常和孩子交流,有三句話每天至少說十遍。

“你到底想怎樣?”

“你可不可以乖一點?”

“別哭了,行不行?媽媽被你哭得煩死了!”

這三句話透露出媽媽的心境——不耐煩加忍耐到極限。透過話去推測孩子的心情,要不是低落,要不是悲傷,要不是憤怒,要不是恐懼!

孩子有情緒,父母最不該做的就是打壓、威脅和埋怨。

心理學有研究表明:孩子行爲出問題,首先應該考慮孩子情緒出了問題。

昨天和朋友一起去接孩子,到了小區門口。

孩子們餓得難受,提要求說要吃零食。朋友的大兒子感冒剛愈,怕吃零食上火,引發咳嗽,就不同意大的去買。

然後,大的悶悶不樂,一言不發地走在前面。

回到家,朋友讓哥哥先完成數學作業,不會的她再去教。

叫了很多遍,孩子就是不去。讓他在客廳和弟弟一起玩,也總是欺負弟弟,搶弟弟的玩具,把弟弟推倒在地。

後來她沒忍住,就責怪了哥哥。

剛剛哭着和她說:你是一個壞媽媽。不給我買零食,就知道給弟弟買。

朋友突然意識到,孩子後面的這些所有不正常反應都是因零食而起。

她抱着孩子,給孩子道歉,讓孩子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告訴他覺得委屈、難受可以哭出來,媽媽陪着你。

孩子說出心聲,得到媽媽理解後,情緒穩定了下來。

對於孩子的負面情緒,小到暫別的沮喪或尷尬,大到責罵的痛苦和麪臨困難的擔憂,父母都必須有所準備,有所發現,並能引導孩子坦然接受和好好發泄。

不幸的的是,很多父母早早的剝奪了孩子只有表達情緒的自由

父母常犯的四個錯,往往影響着階層差距

二:父母常犯的第二錯——不給孩子支配錢的權利

央視少兒頻道《小鬼當家》有一期主人公吳佳睦,十四歲,小潮男一枚,會彈吉他,會打架子鼓,校足球隊主力球員。

他身上有種男孩特有的豪爽勁,而且特講義氣。

就是花錢大手大腳,該買的不該買的統統買回來。爸爸爲這事會對他發脾氣,但奶奶覺得孩子小,還不懂事,瞞着爸爸給孩子零花錢。

媽媽認爲孩子只會亂花錢,所以不給孩子自己掌管零花錢,孩子網購都是貨到付款。

佳睦越是沒有錢,越是亂花錢,佳睦父母越是見他亂花錢,越是不給錢。掌管經濟以後,他請朋友吃飯,買電腦,買衣服

因爲沒留錢,第一天晚上,奶奶、爸爸和媽媽只能拿方便麪充飢。

平時奶奶要二百元錢買菜,佳睦砍了半天,最後只給了一百六十塊;爸爸車要加油要一千,只給了六百,媽媽要逛街直接拒絕,只給了五百的份子錢。

佳睦說:

“我最喜歡的是花錢。”

“看見這麼多錢,我特別的吃驚,特別的激動。”

“我決定把大部分錢都用在我自己身上。”

“家裏錢全歸我管了,有錢,祝賀我吧。”

“得趕緊把自己喜歡的東西買了,才能給他們。”

父母常犯一個錯,就是在爲孩子花錢的事情上,不經過孩子的同意。

買衣服買自己覺得實惠的,不買孩子喜歡的;覺得孩子自控力不好,剝奪孩子花錢的權利,扼殺孩子花錢的快樂。

換句話說,一昧阻止孩子花錢,就是傷害孩子的財商。

財商是什麼?

財商是一個人認識金錢和駕馭金錢的能力。換句話說,就是一個人在財務方面的智力和理財的智慧。

如果孩子沒有財商,就不可能有正確的金錢觀,就像管家前的佳睦一樣,花錢不考慮前因後果。

養育孩子的目的,不僅僅是要多讀書,多學知識,找好工作,多掙錢,還得培養孩子投資理財的能力,有金錢的規劃意識。

總所周知,猶太人很會理財,在金錢方面,他們教育孩子的核心包括三方面:掌錢能力、賺錢能力、財富知識。

三:父母常犯的第三錯——捨不得孩子吃苦,見不得孩子受委屈

生活條件、經濟能力普遍提升的大環境下,造就很多家庭養孩子,不會讓孩子吃苦。

比如:家務活不讓孩子參與、分擔;孩子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

風雨來了爸媽擋着,苦難來了爸媽扛着,就算天塌下來了,也有父母頂着,父母在孩子面前扮演超人、英雄,有無所不能的能力。

從小沒吃過苦的孩子,長大了肯定吃不了苦。

父母后半輩子都會在孩子不會吃苦的泥潭裏煎熬。

父母常犯的四個錯,往往影響着階層差距 第2張

一遠房親戚家的孩子就這樣,因爲是家裏的獨子,爸媽捨不得委屈孩子,上小學前都還要餵飯,到了初中還不會繫鞋帶。

高中嫌累輟學在家,父母找熟人,想爲他謀一份手藝,結果學了一個月,嫌累又回到家裏,白吃白喝。

讓他去沿海城市的工廠學車工,他也嫌累嫌髒。

後來跟着他親叔叔跑業務,混了幾個月,被叔叔遣散回家。

父母省吃儉用,給他找了一門親事,娶了個媳婦,以爲這樣他就能學會吃苦耐勞,結果女方同樣是個好吃懶做的主。

小夫妻倆到現在還在啃老,三十多歲的人時常伸手問父母要錢,在老家已成笑談。

在孩子小的時候,不給孩子吃小苦;孩子長大以後,父母必吃大虧!適當、適時的讓孩子吃苦,纔是父母愛孩子的正確打開模式.

父母的責任,就是讓孩子知道:能現在用汗水解決的事,不要留着以後用淚水,況且,淚水除了能緩解情緒,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唯累過,方知閒。唯苦過,方知甜。

四:父母常犯的第四錯——道德綁架“我是爲你好”

父母那句“我是爲你好”,不知道傷害了多少人的生活、工作及婚姻!

經常看到奇葩的一幕:

“寶貝,今天天冷,要多穿一件毛衣。”

“可是我不冷。”

“媽媽說冷就冷,別感冒了,我是爲你好。”

“寶貝,喝了這碗湯。”

“可是我不想喝。”

“這碗湯可有營養了,媽媽專門做的,我是爲你好,快喝了它。”

“孩子,回老家來考個公務員。”

“可是我想去上海看看。”

“上海有什麼看的,房價那麼高,壓力那麼大,你受的了嗎?聽話,媽媽也是爲你好。”

“媽媽相中的那個女生不錯,就她了吧。”

“可是我對她沒感覺。”

“你要什麼感覺?過日子就得踏踏實實的,你們年輕人都太浮了,聽媽媽的,我是爲你好。”

在親情的道德綁架下,孩子終於過着父母想要的生活模樣——吃父母愛吃的東西,穿父母覺得要穿的衣服;找父母覺得好的工作,最後,還得取父母喜歡的姑娘。

很多人說:“父母從來不知道我想要的是什麼。他們只知道,把自己的價值觀和夢想放到他身上,逼着我去做他們覺得很好的事情。”

因爲是父母,所以覺得自己可以安排孩子的人生。

紀伯倫說:“你們的孩子並不是你們的孩子,他們是對自身渴望的生命的兒女。”

當父母把孩子對生活的嚮往都堵死,孩子的未來也就失去了意義。

真正的養育孩子,是讓孩子成爲自己——有喜歡的工作,有喜歡的風景,有喜歡的姑娘和男孩,有喜歡的憧憬,有喜歡的顏色,有喜歡的食物。

心理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是人的靈魂教育,而非理智知識和認識的堆積。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