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故事繪本 > 《法國媽媽育兒經》前言:爲何法國媽媽更勝一籌?

《法國媽媽育兒經》前言:爲何法國媽媽更勝一籌?

來源:育娃網    閱讀: 6.8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是一部半自傳、半人類學的家庭教育著作,一經出版即獲得全世界父母和媒體的強烈關注。美國記者帕梅拉·德魯克曼(Pamela Druckerman)在巴黎養育孩子之後,她驚訝地發現:法國父母看上去並沒有做什麼特殊的功課;但比起美國孩子來,法國寶貝行爲得體得多,更有耐心和自控力。法國孩子6歲前不識字,卻並沒輸在起跑線上,他們語言表達能力好,聰明、有創造力,而且極富藝術天分。

《法國媽媽育兒經》前言:爲何法國媽媽更勝一籌?

我沒有到過法國,也沒有親眼看過法國的父母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法國媽媽育兒經》一書讓我通過一位美國媽媽的目光學習了法國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本書的閱讀對我是一個比較獨特的文化體驗:一箇中國人藉着美國文化的眼鏡去看法國人怎樣做父母。即便如此,當我讀完本書,摘下那副美國文化的眼鏡,看看當今憂心匆匆的中國父母和他們激進而功利的教養步伐,非常建議他們能先停下來,讀一讀此書。

本書的作者美國記者帕梅拉·德魯克曼(Pamela Druckerman)在巴黎生養了三個孩子。通過自己在法國文化裏的掙扎和學習,她開始認真思考爲什麼法國父母能培養出自制而不木納,勇於探索又不胡鬧的孩子。本書從孕期、嬰兒出生的睡眠、飲食、舉止等方面詳細地分析了法國人育兒的方法。從這些方法中我讀到的是法國父母對規矩和愛的重視:他們既重視樹立父母的威信但也不忘對孩子的尊重。一個最典型的例子當他們給孩子做規矩時常常用愛心去等待。這樣帶有愛心的堅持既讓孩子知道規矩的不可改變性,也從小學會了如何剋制自己。當這樣的剋制演變爲一種生活習慣時,從容就自然成爲法國人的基本的人生態度。

除了介紹具體的養育方法,本書更是從文化歷史的角度解讀法國人的養育理念。這樣的解讀不僅可以幫助讀者從哲學的高度理解法國人的教養模式,也讓讀者窺斑法國教育文化的歷史演變。這樣的文化回溯讓致力於探索適合中國文化家教方式的我更加確信一種好的教養方式一定是根植於自己的文化土壤。

本書對法國家庭教育的探討不沒有侷限於歷史文化的傳統。作者用一個記者特有的敏感進一步從現代兒童專業研究成果中尋求法式教育成功的原因。雖然這樣的探討沒有采用論文式的文獻綜述,但她樸實而科學的思維方式卻更能幫助讀者從教育專業的角度理解法國父母的教養行爲。例如,作者通過對原斯坦福大學教授沃爾特·米舍爾的採訪,用很親切的談話方式解釋了由沃爾特·米舍爾首創的著名的“棉花糖”實驗。同時讓沃爾特·米舍爾教授用一位研究者和父親的身份把培養兒童自我剋制的重要性講述得既通熟易懂,又發人深思。

總之,作者對法式教養既身體力行又高屋建瓴的理解和探討無論是對一名普通的父母或是一位家庭教育的研究者都會有很多啓發。 但是我相信教育理念決定教育方法。所以在吸收像法式教育的長處時,不要忘記先從理念上去理解爲什麼要那樣做。當然這還不夠,我們還需要我們中國的現狀和文化。本書的作者帕梅拉·德魯克曼已經在書中給我們做了很好的跨文化學習的示範:如何站在美國文化的大地學習法式教育。接下去該輪到你我腳踏中國文化的大地上去思考如何吸收法式教育的長處。

2012年10月8日於美國塔爾薩大學查普曼樓

備註:本文作者系哈佛大學教育學博士,著有暢銷書《規矩和愛》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