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小寶寶爲什麼總是哭鬧

小寶寶爲什麼總是哭鬧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寶寶爲什麼總是哭鬧?寶寶哭鬧需要爸媽抱抱嗎?爲什麼說寶寶總是哭鬧除生理疾病之外有90%以上原因是給大人逼的呢?

我家寶寶十個多月了,白天動不動又哭又鬧,夜裏也沒安穩過,睡得特別輕,一醒就又哭又鬧,啥辦法都想了,不管用。最後爺爺奶奶連“夜哭郎”的迷信單子都貼了不少,也沒用。幾個大人陪着熬夜都撐不住了,我的產假也再沒法延長了,必須要上班了,可這事兒沒解決好,這班可咋上啊?您有什麼好建議嗎?

小寶寶總是哭鬧,如果確實排除了生理疾病的話,剩下的可能性裏,有90%以上是給大人逼的。凡事脫不過“常理”二字,白天活動、晚上睡眠是除蝙蝠等個別另類之外的絕大多數族羣所共同遵從的生物本能。寶寶幹嘛跟自己過不去放着好好的覺不睡非得強撐了精神又哭又鬧啊?大人都撐不住,何況他那麼小,也會很難受的。

爲什麼說寶寶總是哭鬧除生理疾病之外有90%以上原因是給大人逼的呢?

第一,總是抱他。

小嬰兒這樣神奇的生物,確實容易惹人心癢癢,軟軟萌萌的一小團兒,誰都想抱抱。小模樣兒一天一個新樣子,把人心都能給萌化了。可是這心疼、這喜歡,不能是一天二十四小時把他抱在懷裏的理由。

一天二十四小時,太誇張了吧?不,一點都不。

以前人們怎麼養孩子,想來年輕的家長們從自己父母那裏多少也聽說過一些吧?有誰是被幾個大人輪班抱在懷裏長着的?

如今不同了,小小嬰兒從一落地就開始在大人懷裏了,之後的吃喝拉撒睡都在大人懷裏。這個原因表面瞧來不起眼,但卻不能不說它給新生嬰兒更快、更好適應另一個完全不同於子宮的新環境設置了不小的障礙,甚至會不經意間種下因“安全感缺失”而導致的頻繁夜哭等根源。

年輕的父母都深有體會。抱着小寶寶在小小斗室裏來來去去都要走夠半個長征路了,胳膊困了、腿也酸了、人也沒力氣了,好不容易熬到小寶寶睡着了。可剛往牀上一放,他立馬就醒,眼睛都沒睜開就扯直了嗓子號啕大哭;那就不往牀上放吧,換到其他人懷裏,可是千小心萬小心的換了個人抱,剛一換竟然又醒了,又哭……這哪裏是小天使啊,這簡直地地道道的一個磨人小精怪!於是沒了法子,只好繼續抱着走、抱着睡,越抱越成了習慣,於是就只好在惡性循環中越陷越深,小孩子和大人都不得安生。

小寶寶喜歡被抱,這很正常。小小天使在子宮裏時候,是與媽媽心跳聲爲永不間斷的最美和聲爲伴慣了,這聲音使他安心又踏實。帶着這樣忠誠又可靠的記憶,小嬰兒出生了。可是剛一出生,他就被不同體質氣味、不同心跳頻率的大人換來換去的抱着,再被不同的抱持姿態不停地晃來晃去……不穩定、不踏實、不安全,於是生物的生存本能開啓,以爲是有危險了呢。即便是小小嬰兒,也開始特別警覺了,生物本能使他開始依賴大人的懷抱,稍微一離開就特別不安。而他一不安就只能用哭聲來表達,他一哭大人就趕緊將他抱起來,一抱起來他的哭聲果然會有減弱之勢,於是抱着抱着,就變了。原本出於單純喜愛的抱,變成了大人們認爲的唯一一種特別有效的哄孩子不哭的手段。

小寶寶爲什麼總是哭鬧

換句話說,小孩子需要抱着才能睡,這是大人自己一廂情願給慣出來的毛病。事實上,可以讓小孩子安穩入睡的法子很多很多,比如哼唱搖籃曲、講睡前故事、手掌輕輕拍等,就相當有效。

我個人的建議:不要用器具播放音樂或故事,一定要是爸爸或媽媽親自哼唱、親自講。重要的不是哼唱了什麼歌兒、講了什麼故事,重要是爸爸媽媽輕柔的聲音與熟悉的氣味,能夠給小孩子營造一個非常安全的心理空間,並創建一種可以使親子關係無礙連接、暢順流動的渠道。

第二,總想哄他吃和睡。

一般來說,小嬰兒的睡眠確實要比大孩子淺很多。大點的孩子入睡快,進入深睡眠也快。小嬰兒剛剛離開入睡要相對慢些,要經過差不多半個小時左右的淺睡眠狀態之後,才能慢慢進入深睡眠。在此期間,若有異動,確實很容易醒。但一般情況下,醒了之後經過爸爸媽媽的輕拍、哼唱等充滿安全和愛意的安撫之後,又很快就睡着了。

醒後而無法很快入睡的小孩子,排除了疾病、飢餓、尿了等生理原因之後,比較常見的另一個原因是“驚跳”。小孩子出現四技、身體的無意識抖動等“睡眠驚跳”是普遍現象,一般六七個月後就會消失,養育者不必過於擔心。只需要在小孩子把自己嚇醒以後給予溫柔地迴應,比如通過輕輕哼唱的聲音、溫柔拍拍的動作等向小孩子準確、及時地傳遞一個信息:“寶寶別怕,我在這裏!”小寶寶收到爸爸媽媽的聲音或動作反饋後,會很進入深睡眠狀態的。

然而,大多數家長不是這樣做的。

小孩子白天或夜晚哭鬧,大人們最多的做法要麼是直接給塞個奶瓶,要麼就是抱在懷裏晃來晃去哄睡覺,結果越哄哭得越厲害。咱們將心比心設想一下:妻子如果做了惡夢被驚醒,丈夫趕緊給端來一大碗香噴噴的食物讓吃,或者將兩人的身份顛倒過來也成——那個還在惡夢遺留的陰影中繼續恐懼中的人,會不會有大腳踹人的衝動?小孩子也是一理,他們因驚怕而醒,需要的是“心理性安全感”,而不是“生理性食物或睡覺”。

第三,總打擾他。

小小的嬰孩兒,其實有很多時候需要安靜。細心的父母們肯定有發現過,有時候他醒了是不哭的,就那樣靜靜躺着,高晶晶眼睛轉啊轉的,或者是自己叭嘰着嘴巴玩,或者是笨拙地將手指往小嘴裏頭塞……總之,小嬰兒其實很會自己跟自己玩,玩着玩着有時候甚至會笑出聲來。

在安全的環境中安安靜靜的小嬰兒,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觀察、學習這個新鮮世界中的一切。意大利的女性教育家瑪麗亞·蒙臺梭利曾多次提到過這樣一個例子:爸爸和叔叔一起來看小寶寶,他們慢慢地走進來,停在小寶寶面前差不多一米的地方。小寶寶很好奇地看着他們,一點一點看,從這張臉上看到那張臉上,從頭髮看到眉毛、眼睛、鼻子、嘴巴等等。爸爸和叔叔一動不動,任他看。差不多有十多分鐘,小寶寶終於看夠了,露出心滿意足的樣子。爸爸和叔叔就慢慢地轉身,慢慢地往出走,走到門口回頭又看看小寶寶,小寶寶也笑眯眯地看着他們。小寶寶一點也沒哭,甚至一點兒不歡喜的模樣都沒露。因爲小寶寶知道他們還會回來的。

曾經很是好奇地研究過這個例子。我仔細地觀察過許多身邊的大人們,孩子的爺爺媽媽爸爸或者其他七大姑八大姨,就沒有一個是這樣對待小嬰兒的。他們風風火火地進來,“呼”一下把小嬰兒抱得高高,然後嘬脣打口哨、挑眉做鬼臉各種逗,逗着逗着突然想起還有事,“呼”一下又把小嬰兒擱別人懷裏或者直接擱牀上風風火火地就又走了。中國式養育者,打心底裏就沒人把小嬰兒當人,當一個真正的有獨立靈魂、獨立生命意識的人——小嬰兒只是他們手裏的一個玩具,或者是豢養的一隻小動物,再或者就是大人們之間交際的一個道具。

所以,年輕的父母們如果想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想讓他們大腦發育不受阻滯的話,第一先要學會的不是怎麼樣“抱起”孩子,而是怎麼樣“放下”孩子——這“放下”,就叫做尊重!是一個獨立生命對另一個獨立生命的尊重。

如何準確迴應孩子的真正需求恰到好處掐準“抱起”與“放下”的尺度呢?

印象特別深刻的有這麼件事:寶寶四個月齡時候,有天爸爸趕回來看我們,剛一進屋,那原本跟我臉對臉、傻瞧傻樂的小傢伙小模樣兒立即皺成了一堆兒,直愣愣盯着爸爸看,看着看着小嘴兒一窩就哭開了。這小傢伙很少這麼扯直了嗓子嚎呢,怎麼了這是?仔細觀察寶寶的表情並且仔細聽這哭聲,突然間就福至心靈,明白了啦!趕緊給爸爸發佈命令:快快,去把便裝拎來,就在這兒換。爸爸雖然莫名其妙卻也遵從了,就在寶寶眼面前,脫掉軍裝外套又換上常服。整個過程寶寶大眼睛一眨不眨地,等身穿常服的爸爸又站到我們跟前時候,寶寶竟然笑嘻嘻張開了手臂要抱抱!可把孩子爸爸給驚奇壞了,一個勁問我咋知道的這麼準。其實我也不清楚自己爲什麼就知道了,反正就是知道了唄——媽媽和孩子之間,常常是會有這種語言無法解釋清楚的心靈相通哦。

是的,小嬰兒不會說話,而他的“哭”也絕不是我們大人自以爲的某種意思。“哭”,是屬於小嬰兒與養育者之間的最獨特、最複雜的一種“語言”。“足夠好”的父母是全心全意地觀察、注視、傾聽過嬰兒的,是真正用自己的“靈魂”與小嬰兒無礙地交流過的,當然就能夠輕而易舉準確分辨出不同哭聲所傳遞的不同需求信息:“我餓啦”、“哎呀尿布溼啦”、“寶寶想要抱抱啦”等等,並給予最及時、最準確、最妥帖的迴應。於是,帶小孩子的過程,就成了雙方最愉悅的雙人舞。

提醒各位年輕的父母們:如果帶孩子的過程讓您從身到心都格外疲憊,那一定是方法不對!母親的“身心俱疲”本身就是警鐘,警鐘敲響,最好高度重視,並採取相應措施及時調整,以確保母嬰雙方都能夠在這段關係中圓滿舒展、自如自在,無遺憾、無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