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小孩子爲什麼會有玻璃心?竟是誇獎惹的禍

小孩子爲什麼會有玻璃心?竟是誇獎惹的禍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這麼小的孩子會有玻璃心呢?父母平時誇獎孩子有什麼要注意的嗎?這是最近一個朋友來問我的,她女兒現在3歲半,一直是做了一點點事情就會主動求表揚,“媽媽,誇我;大家,鼓掌”,非常頻繁。小的時候大家覺得好玩,就一直配合來表揚她。

上了幼兒園後這個問題就放大了,孩子經常會因爲幼兒園老師表揚了其他孩子而不高興,結果變得非常“玻璃心”,經常回家時就是嘟着小嘴不開心,只是因爲老師表揚了其他孩子。

我當時聽完朋友的描述後就問了一句,你們從小到大表揚孩子的是不是基本上都是,“我們寶寶最聰明瞭,我們寶寶好棒啊”,類似這樣的對嗎?朋友連忙說是的。我說,那我知道問題出在哪裏了。

空洞誇獎導致自尊水平低

學齡前孩子是通過和這個世界互動,特別是和父母家人互動來形成自我印象的,一味打壓式的挫折教育的確不利於孩子成長,合適的誇獎有利於孩子自尊自信的發展。

那我爲什麼會對朋友有這樣的評價呢?。我們不妨換位思考一下,看看當我們誇孩子“聰明、最棒”時,孩子得到的信息是什麼?

孩子明白了,我做成功這件事,就能得到父母的認可,在他們的認知裏有兩個關鍵詞:“做成功”和“這件事”。自然的,他們在下一次遇到另外一件事時,就會有疑惑:“這件事”我做成功了,可以得到認可嗎?我失敗了,是不是就得不到認可了?

如果孩子從小到大得到的誇獎都是這樣的話,就會進入一個怪圈,孩子每做一件事,即使是很小的事情都希望得到我們的表揚。

因爲他們不知道“這件事”和“上一件獲得表揚的事”有什麼區別,怎樣才能得到認可。他們不明白自己是否一直被認可,因此能做的就是反覆求表揚。

另外一個怪圈,也是更嚴重的是,有些孩子就會變得輸不起。因爲他們建立的聯繫就是,“成功了”纔有表揚,他們就會開始害怕失敗,甚至會爲了獲得表揚而故意迴避困難,不敢挑戰自我。

因爲“如果我失敗了,我就得不到這樣的外界認可了,因此我要避免去做那些更容易讓我失敗的事情”。

可見,這樣的誇獎更加側重於外界的認可,聰明、真棒等等這些評價都是需要別人給予的,這就意味着我們需要不斷給予孩子才能起作用。

不可否認,被表揚的孩子還是會提高自尊水平,但是長期通過外界激勵因素建立起來的自尊水平是虛張聲勢的“紙老虎”,並不穩定牢固,反而更讓孩子產生輸不起的心態。

小孩子爲什麼會有玻璃心?竟是誇獎惹的禍

孩子更需要的是鼓勵

我當時給到朋友的一個建議是,孩子並不需要父母的表揚,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我們的鼓勵。我記得很清楚,朋友當下就覺得我是在玩文字遊戲。其實真的不是的,這背後意義深遠。下面這些,我都稱之爲“鼓勵”:

“我們雖然沒拿第一名,但你堅持完賽沒放棄,真棒啊”

“這幅畫真漂亮,你注意了很多細節的勾勒”

“你值得爲自己感到驕傲,你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才完成了這個”

鼓勵也向孩子表達了我們喜悅和認可的心情,但更關鍵的是,它告訴了孩子“爲什麼”會得到誇獎。

上面這些鼓勵非常直接地告訴了孩子,他們做某件事的閃光點在哪裏,我們爲什麼會驕傲,過程中展現出來的哪些寶貴品質推動事件。當我們每次都可以提供非常具體的鼓勵時,孩子慢慢就能知道自己擅長的是什麼,優勢在哪裏,自己有哪些寶貴的品質。

接下來,即使孩子做的事情不一樣,即使孩子並不是每一次都做成功,但是她自己就會很清楚,在做這件事過程中的哪些品質是值得被認可的。那麼最終,他們就不需要我們的認可,他們會自我認可。

鼓勵是具體到某個事件的,會強調努力過程,讓孩子產生內在動力把事情做得更好;表揚是空洞的,使用的是主觀評價,讓孩子產生爲他人做的更好,而不是學習獨立判斷。

沒有絕對“壞”的表揚

估計不少朋友看到這裏第一反應就是,爲啥要較真,這麼說話太難了。有的朋友也許嚇到都不願意誇孩子了,因爲多說多錯,甚至有的父母也許還會因爲他人誇孩子聰明漂亮而不開心了。

對我來說,表揚就像是“糖果”,我們都知道沒有孩子不愛糖果的,但絕對的堵也是不對的。就像我對於小D的飲食原則一樣,沒有絕對壞的食物,只有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對於空洞表揚也是一樣的,沒有絕對壞的表揚,但關鍵是總體比例。

就像我到現在誇小D,最自然的狀態說的第一句話也還是,“小D好棒啊!”。其實沒關係的,核心在於誇完之後我們有沒有告訴孩子,她哪裏做的好了,爲什麼會得到表揚。與其拘泥於“怎麼說”,不如更關注於誇獎的動機和要傳遞的內容。

不該讓表揚或者批評影響你,當你深陷其中,反應的是你的軟弱

當我們這樣堅持做的時候,那麼即使今後孩子遇到其他人空洞的誇獎或者批評,孩子也就有了“免疫力”,他們會明白,我是誰,我哪裏好。

說到底,所謂的自信,就是一個穩定的心理狀態,一份對自己的清晰認知,對於外界評價或者評價缺失,既不妄自尊大也妄自菲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