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如何教孩子學會分享?

如何教孩子學會分享?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的孩子都是這樣的自己的東西不願意分享,別人的又想要,那麼孩子不懂得分享怎麼辦呢?我們家長應該如何教孩子學會分享呢?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教孩子學會分享?”這是很多家長都很頭疼的問題。

尤其是馬上要過年了,帶孩子走親戚,見朋友,要是孩子能大方一點,把零食、玩具分享給其他小朋友,我們做父母的就會很有面子,“看,我把孩子教的多好”。

但如果孩子死死護住自己的東西,說什麼也不肯分享,我們多少會有點尷尬,面子上會下不來臺。

其實分享這件事,很多時候我們都誤會孩子了。

不是孩子小氣、自私,而是我們不夠了解孩子,用的方法也欠妥當。

如果你真的希望孩子能大方點,有分享的意識,那麼下面這3件事,你一定不要做。

如何教孩子學會分享?

01 不要強迫孩子分享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動作發展是先會爬,後會走。孩子學會走路,一般都是在1歲左右。

所以沒有家長會逼一個半歲的孩子學走路,不會走,就罵他笨。

同樣的,孩子的心理髮展也有一個過程,他們會先以自我爲中心,然後才慢慢能夠理解別人的感受和想法。

所以,2、3歲的孩子不願意分享,不能善解人意,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其實都是很正常、很健康的表現。

在他們眼裏,不僅我的玩具是我的,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是我的,就連遊樂場裏的滑梯、玩具也通通是我的。

他們要保護好自己的東西,所以分享是一件違揹他們本能的事。

一般來說,孩子要到3、4歲左右,纔開始學會與人分享,到7、8歲左右,才能比較好地理解別人的感受,顯得不那麼自我、小氣。

而在這之前,如果我們大人礙於面子,遇到熟人就強迫孩子分享,不僅沒辦法讓他變得大方,還會破壞他的安全感,讓他覺得爸爸媽媽一點都不在乎我的感受。

長此以往,孩子就會變得小氣、佔有慾強,長大後,甚至還會用囤積物品的方式,來填補內心的不安。

所以不管孩子幾歲,對於分享這件事,我們都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願。

不要打着分享的旗號,爲了自己的面子,“搶”孩子的東西。

02 不要總說“分享”這個詞

有的媽媽可能會問,“既然孩子要到3、4歲才能學會分享,那我是不是就不能引導他大方一點了?”

並不是這樣,父母的引導、教育還是很重要的,只是很多時候,我們用錯了方法。

比如家裏來了小客人,我們一般會怎麼和孩子說呢?

“小朋友要學會分享,把你的玩具給弟弟玩吧。”

這句話在孩子聽來是什麼意思呢?

首先,他聽不懂“分享”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其次,他聽到了“把玩具給弟弟玩”,而對他來說,給出去的東西就等於沒有了,所以孩子當然不樂意啦。

我們應該用孩子能聽懂的方式,表達分享的意思。

比如,“你找一個玩具,和弟弟一起玩吧。”

或者,“這個小車你和弟弟輪流玩,你坐在上面的時候弟弟幫你推,過一會兒,弟弟坐在上面,你幫他推。”

像這樣用“一起玩、輪流玩”的方式來表達,孩子就不會有很強烈的失去感,自然就願意分享了。

除此之外,在公共場合,我們還可以給孩子建立一些規則。

比如小豬佩奇裏有一集動畫片,就是教孩子在遊樂場,只有一個規則:大家都要排隊玩。

當孩子通過我們的不斷提醒,慢慢能做到不插隊,不搶玩具,和小朋友輪流玩、交換玩的時候,其實就已經在實踐“共享、分享”這件事了。

03 分享不等於全部都給你

我們這一代人,都是聽着“孔融讓梨”的故事長大的。所以在我們的觀念裏,分享就等於失去。

但在美國人的觀念裏,分享卻有另外一種含義:

給你我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我給小樣買的一本英文繪本,就很好地詮釋了這個觀念。

在這本書裏,小朋友分享玩具,不是把我最喜歡的這個給你,而是另外再找一個玩具給你玩。

分享餅乾,也不是把我正在吃的這塊全部給你,而是問媽媽再要一份餅乾給你吃。

在這個分享的過程中,孩子是有決定權的。

我可以決定要不要和你分享,也可以決定和你分享什麼。

反觀我們讓孩子分享的過程,家裏來了小客人,對方喜歡哪個玩具,孩子就得無條件地把玩具給他。

不給還要被大人說小氣、自私,這不是在教孩子分享,而是在教孩子忍讓。

雖然這一刻,我們在客人面前是挺有面子的,但讓孩子養成忍氣吞聲、逆來順受的性格,將來長大了被同事、領導,甚至是另一半欺負,到那時候,我們還開心的起來嗎?

所以分享這件事,一定要給孩子決定權。

在客人來之前,我們可以先問問孩子,哪些玩具是你特別珍惜,不願意分享的,我們把它提前收起來。

哪些玩具是你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的,我們把它放在客廳。

相信有了我們的尊重,有孩子自己說了算的部分,分享就沒那麼難了。

04 有選擇、有底線的分享,纔是最好的分享

小樣媽身邊有一個朋友,在分享這件事上做的特別好。

她每次帶孩子去見特別好的朋友時,都會準備一份禮物。

有一次媽媽在準備禮物的時候,孩子提出,他也想給自己要好的小朋友準備一份禮物。

就這樣,在媽媽的榜樣力量下,孩子也變成了一個愛分享的人。

在這個例子裏,除了想告訴大家,我們的示範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外,小樣媽還想提醒大家一點。

我們成年人在分享的時候,是有選擇性的,我們只願意對自己在乎的人分享,對嗎?

所以同樣的,我們在鼓勵孩子分享的時候,也應該是有選擇性的。

我們可以鼓勵他和要好的朋友分享,鼓勵他用分享的方式去交新朋友,但千萬不要強迫他,對一個他不喜歡、不認識的人分享自己重要的東西。

這也是我們常常犯的錯,遇到自己的熟人,就不顧孩子對陌生人的焦慮和不安,強迫他把手裏的零食、玩具送給對方。

我希望讓我的孩子知道,分享是一種美德,是與人交往過程中的潤滑劑,但在這個過程中,你是有決定權的。

千萬不要爲了分享而分享,最後變成一個沒有底線,不會保護自己的好好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