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百科 > 婚姻家庭 > 老人幫忙帶孩子,怎麼把“互害”模式轉爲“互愛”?!

老人幫忙帶孩子,怎麼把“互害”模式轉爲“互愛”?!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出生後,很多老人會幫忙帶孩子,可是隨着時代的變化,年輕父母和老人之間的教育理念往往大有徑庭。那麼,老人幫忙帶孩子,怎麼做可以減少矛盾呢?

寶寶自出生以來,就是我媽在幫着帶。

經歷的這個過程,我無時無刻不感覺到一種窒息的痛苦,以及來自其他家庭成員的恨意。

如果讓我再次選擇,即便是親媽,我也會慎重考慮。

一要考慮帶孩子的方式,二要考慮如何平衡家庭之成員之間的關係。

像現在這樣,因爲我媽幫我帶孩子,我家就莫名地陷入了一種“互害”的家庭模式,是我不願意看到的。

很可能,從一開始我們就做錯了。

先交待一下背景:

寶寶出生前,我和不高興先生有自己的家,平常頂多回去吃個飯,五個人兩個家庭,雖然有摩擦,但問題不大,彼此能相安無事。

寶寶出生後,爺爺奶奶不願意幫忙帶孩子,而不高興先生也不能一個人賺錢養全家,這就勢必造成了,我媽要幫我帶孩子的局面。

而這種局面,正是我家開啓彼此“互害”模式的觸發點。

不高興先生和父母

爺爺奶奶不願意幫忙帶孩子,表面上給出的理由是他們在揚州吃住不習慣。

要帶孩子也不是不可以,但必須讓他們帶回外省的老家去。

可實際的情況是,早年間爺爺因爲,家暴、打罵不高興先生以及種種不當的教育方式,導致了雙方互相不信任。

再說直白一點,不高興先生直到現在也不能像正常孩子那樣跟父母相處,又怎麼能夠把自己的孩子交給他們。(這一點,以前我在從小被暴力對待的孩子,長大了能正常生活嗎?有寫過)

何況,孩子在最初的時候不能離開父母,所以爺爺奶奶提出的這個方案被我和不高興先生立刻否決了。

後來,我無意中得知,爺爺奶奶明知我們不願意還開出這樣的條件,就是因爲不想承擔不帶孩子的責任,我們不同意,他們心裏會感覺舒服一點。

我和我媽

我媽幫我帶孩子,我是滿心感激的。

但是,我媽幫我帶孩子,並不是心甘情願,而是被逼無奈,這是矛盾的關鍵點。

客觀方面,因爲爺爺奶奶不幫忙帶孩子,不高興先生的收入有限,我媽心疼我,所以幫我帶孩子很無奈。

主觀方面,我媽包括我媽這代人,思想還是很傳統的,他們覺得幫兒子帶孩子天經地義,幫女兒帶孩子低人一等。

因爲這口氣吞不下,因爲一個60多歲的老年人長時間地帶孩子又苦又累,心裏就難免生出恨。

她恨我公婆不能幫忙分擔,恨不高興先生賺錢少,恨我沒有用,讓父母跟我受這份罪……

這些恨她不能跟別人說,只能找我撒氣。

這些氣,短期低頻我還能承受,但時間一長我就會忍不住。

加之,我媽又是個強勢愛控制的人,所以每當我跟她的觀念和想法不一樣時,就會起爭執。

我媽也急得抹過幾次眼淚,罵我沒良心。

我又立刻覺得對不起她。

那幾年,幾乎每一天都是這麼過來,我沒有抑鬱成瘋子,可能是因爲不甘心。

老人幫忙帶孩子,怎麼把“互害”模式轉爲“互愛”?!

我和不高興先生

我媽是有很強控制慾的人,所以她幫我帶孩子,也是讓我把孩子送到她家去。

這樣一來,孩子小的時候,我只能下了班就往家趕,晚上睡覺也只能睡在我媽家。

因爲我媽說我睡的死,會壓着孩子,餵奶時睡着了,孩子可能會窒息。

我媽說的,我無力也不敢反駁。

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我都覺得自己過得像條狗,哪裏有塊褥子,就蜷縮着過一夜,哪裏有口吃的就趕快吃兩口。

我這樣過還能忍受,可是不高興先生受不了

他覺得孩子出生後,看起來有孩子有老婆,可每天回到家都是一個人。

他覺得我不關心他(當然我確實對他關心不夠),我覺得他不體諒我,而且他父母不幫忙帶孩子在先,沒資格提要求。

所以,孩子出生了,我反而沒有家了。(有兄弟的女孩,嫁出去了在父母家很難有主人的感覺,就是臨時寄居在別人的屋檐下。)

我沒家了,不高興先生也跟着沒有家。

其實,我媽這樣幫我帶孩子,跟把孩子送去爺爺奶奶老家,根本沒有區別。

他們同樣是以吞噬的方式,毀滅掉新生的家庭。

我和弟弟

寶寶出生後,我弟已經20歲了。

而且從那時開始,我弟就幾乎完全宅在了家裏,每天只會做吃飯、睡覺、打遊戲三件事。

但是,我父母都無比堅定地認爲,我弟之所以這樣,是因爲我媽幫我帶孩子,分散了他們對我弟的關注。

因爲幫兒子帶孩子是天經地義,幫女兒帶孩子是十惡不赦,所以我弟也覺得我和我孩子住在父母家,佔據了他的資源和他應得的利益。

我弟經常指責我,說我的孩子脾氣大,態度惡劣,因爲幫我帶孩子,我媽付出了很多。

而我也會反過來指責他,自己宅在家,不求上進讓父母操心。

因爲彼此都不想承擔責任,不肯承認自己的無能,所以就只能互相傷害。

家裏的每個人

除了上面說的幾種模式,其實我和我爸,我爸和我媽,我媽和我弟,我弟和我爸,包括不高興先生跟他們之間都在互相傷害,而這一切的源頭都來自於我媽幫我帶了孩子。

我媽幫我帶孩子,我的內心還是非常感激的。

因爲媽媽的確幫我熬過了,孩子出生後最艱難的日子。

每一年我都對自己說,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以後會越來越好。

但另一方面,家庭中每個人之間的互相傷害又真切慘烈地存在。

一家人沒辦法好好說話,吃飯,正常生活,也真的非常痛苦。

內心裏我覺得媽媽幫我帶孩子,所以我幫着家裏多做一些什麼,也是應該的。

但是幫我帶孩子這份人情實在太大,無論我怎麼努力,都還不了。

明明我弟在家,但有事也只會叫我。

如果我反駁,他們就會生氣,說不幫忙算了,說我沒良心。

我又不能像哪吒一樣,割肉還母,削骨還父。

我不是怕付出,是怕那種“你是女兒,你不配”的比較;以及“看你可憐,你別不識好歹”的刺痛;還有那種“你搶了媽媽對我的好”的心理暗示。

這些並不只是我的臆想,它們曾經真實地被我看到聽到過。

我父母無數次對我,對親戚鄰居說過,不是因爲幫我帶孩子,我弟就不會這樣。

老人幫忙帶孩子,怎麼把“互害”模式轉爲“互愛”?! 第2張

老人怎麼幫忙帶孩子

如果家裏有條件,也就是一個人的收入可以夠家庭開支,或是家裏有一筆存款能支撐到孩子三歲以後,那麼無論多苦多難都建議媽媽親自帶孩子。

但是,我知道大部分的普通家庭,因爲經濟壓力、家庭環境的影響,媽媽沒辦法全職,所以只能求助老人幫忙帶孩子。

總結我的經驗和教訓,如果確實需要老人帶孩子,務必要注意以下幾點。

1讓老人進入你的家庭,而不是把孩子丟給他們

老人帶孩子是臨時幫忙,所以這個家庭的結構,從育兒方法到生活作息,一定是以年輕父母爲核心,而不是祖父母大包大攬了所有的育兒任務。

讓孩子從小生活在一個三代同堂的環境裏並沒有什麼不好,但前提是孩子一定要每天看到爸爸媽媽。

如果老人實在不願意跟小夫妻生活在一起,可以白天幫忙看護,晚上再由父母接手。

2孩子三歲以後,祖父母一定要放手

孩子一歲以內,祖父母可能需要大量的時間來幫忙照顧孩子。

但三歲以後,特別孩子上幼兒園之後,一定要讓年輕的父母自己來。

這個時期的孩子涉及到分離焦慮、分牀分房等一系列的問題,絕對不是也不應該是祖父母來搞定。

老人幫忙帶孩子,怎麼把“互害”模式轉爲“互愛”?! 第3張

3小家庭要建立自己的生態模式

分裂是進化,吸收卻是退行。

在之前的原生家庭中分裂出新生的個體,進行結合組成新的家庭,是符合人類發展和進化的過程。

但是新的家庭不能獨自養育自己的孩子,不得以要被原來的家庭吸收掉,這便是退行。

所以不能因爲老人幫忙帶孩子,就把小家庭給吞噬掉。

想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小夫妻兩人統一育兒觀念,不能事事都依靠彼此父母。

自己首先要獨立,纔有底氣來抵抗來自原生家庭的控制。

否則,上了一天班的媽媽回家後,會發現孩子根本不理你,跟你也不親。

4勞逸結合讓帶孩子變得有樂趣

一個人每天24小時耗在孩子身上,任誰都受不了。

除了小夫妻下班後回家多幫助父母分擔之外,還可以請雙方父母輪流來照顧孩子。

朋友小P家的做法是奶奶和外婆一個月一輪來幫忙帶孩子。

這樣孩子無論是跟奶奶或是外婆都會很親。

無論是親孫子還是親外孫,一個月不見,老人心裏也歡喜得很,這樣每一個老人也就不會太累了。

5你對我好,我也對你不差

家庭是最好的修煉場。

夫妻關係、婆媳關係、翁婿關係、兄弟姐妹的關係……

如果說每一種關係都是一場修煉,那麼“你對我好,我也對你不差”就是這些修煉打開的正確模式。

正因爲有那些痛苦,才能體現他們對你的好。

對方對你好,你加倍地還回去,這樣你就能收穫更多的“好”。

攢夠了那些“好”,才能治癒自己,治癒了自己才能去幫助家庭中的其他人。

因爲那些互相傷害的背後,都是爲了能獲得更多的愛。

想要打破那種互害的模式,除了改變自己,別無他法。

因爲愛他,就要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

即便是一家人,也沒辦法幫他們逃脫人生必經的路。

保健知識
母嬰用品
婚姻家庭
社會公益
跳蚤市場
十二星座
娛樂明星
寶寶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