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生活百科 > 婚姻家庭 > 爲什麼那些爹那麼“懶癌”?都是聖母們合夥給慣的!

爲什麼那些爹那麼“懶癌”?都是聖母們合夥給慣的!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陣子做了一場家庭討論會,聽到很多媽媽抱怨家有“巨嬰”“媽寶”“懶癌”爹,熊孩子已經管不過來了,“懶癌”爹又像是第二個孩子,嚴重拖後腿。

前陣子做了一場家庭討論會,聽到很多媽媽抱怨家有“巨嬰”“媽寶”“懶癌”爹,熊孩子已經管不過來了,“懶癌”爹又像是第二個孩子,嚴重拖後腿。

而且,有些爹實在是懶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肚子餓了永遠是動動手指點外賣;地拖到他腳下就“高擡貴腳”配合一下;水池裏的碗可以堆上好幾天才動手洗;曬在外面的牀單要是遇上下雨,就不收了,他們的邏輯是——等雨停,讓它繼續晾上1天,就幹了!

大部分時候,他們連自己都照顧不了,別提讓他們幫忙搭把手帶孩子了……但是,今天我們就是要講講,如何改造這些從“很懶”的前世,修煉到“超級懶”的今生的爸爸們。

今生:超級超懶,誰敢來PK一下?

我的大學室友伊潔,一個典型的24小時全年無休不停運轉的老媽子+家庭保姆,老公被她“養”得四體不勤,除了上班之外,永遠是在踢球遊戲打牌。

一個懶癌爹對孩子的“職能”體現,也僅限於“逗娃”——當一局遊戲打完網絡卡住等隊友上線的間隙,順手逗一逗。

話說人家養個寵物,還要下樓溜呢!

正因爲如此,一些簡單的事情,伊潔就養成了“自己一手一腳快速做掉”的習慣——因爲如果讓孩子爹來做,不僅叫不動,還可能添亂。

伊潔生好娃以後,工作就轉爲在家辦公狀態,至今已經快2年了。自己一個人把兒子帶得白白胖胖,從研究吃喝拉撒睡、小毛小病如何處理,再到監測孩子身高體重,全部親力親爲。家裏請了個鐘點工,基本每天固定來幾個小時,幫忙打掃和燒飯,算是有個人搭把手。

等到孩子睡着,她就快馬加鞭地打開電腦處理工作,日子被一項項事情填得滿滿當當,加上平時也不用怎麼出門,那些捯飭自己、研究打扮的時間,就用來跟着視頻學學各種育兒知識。

不用假手老人,也不用爲隔代矛盾所困擾,雖然累,但其實伊潔也挺滿意現在的生活節奏。

唯一的不足,是伊潔發現,孩子爹似乎越來越沒有存在感,而且越來越懶,懶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有一回伊潔讓孩子爹看一會兒子,但不料兒子就在他眼皮底下,還是摔出個大包。孩子爹當時正全神貫注地打遊戲,這件事讓伊潔氣瘋了,於是打電話向我抱怨:

“我有事出去一個多小時,再三叮囑他要看好孩子,他呢,竟然只顧自己打遊戲,就讓孩子在餐椅上玩手機,又沒有給綁安全帶,手機掉下去,孩子撲下去想撿手機,就從餐椅上翻下來!”

伊潔那回氣得不行,細數了孩子爹一大堆懶癌罪狀:

“之前我出門,讓他給孩子燒點東西吃,他就給孩子叫外賣;有一回,我出門辦事,讓他解決孩子午飯,他只顧着打遊戲把給孩子吃飯都忘記了,我回來後,怕我怪他,竟然還謊稱給孩子吃過了,那次把孩子給餓得……”

靠不住的懶癌爹,絕對是育兒路上拖後腿的豬隊友!

爲什麼那些爹那麼“懶癌”?都是聖母們合夥給慣的!

前世:都是聖母們合夥慣的

其實她老公的懶發展到如斯地步,絕對非一朝一夕造成,讓我聯想到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從“腠理”“肌膚”到“腸胃”,懶成今天這樣,無私付出的聖母們絕對要負上大部分責任。

我們讀大學那會,伊潔就展現出田螺姑娘一般的賢惠了,那時的懶癌爹常常在寢室通宵打遊戲,伊潔就會買了飯給他送去。我們一羣人有點看不下去,偶爾也提醒一下這傢伙懶得非同一般,相當於提示“疾在腠理”。

但是戀愛中的女孩子你們懂的,根本看不到對方的缺點,這些懶當時在她眼裏,是不拘小節、隨性、呆萌!

畢業後,雙方開始逐漸接觸對方的原生家庭,伊潔才發現,這個未來婆婆替兒子一百樣事情都親手包辦了,兒子今天的衣來順手飯來張口,絕對就是因爲有這樣一位事無鉅細都操持周到的媽。伊潔的父母當時見狀也提醒女兒“病在肌膚不治將益深”,擔心的就是這麼一個衣來伸手的媽寶女婿,女兒以後多半是要吃苦頭的。

當然,聖母心對於男人懶惰的包容度是很大的,伊潔自然也沒把父母的提醒放在心上,義無反顧地一頭栽了進去。

第三次對懶癌男的姑息,是伊潔懷孕生子到產後一年的那段時間,伊潔老公依舊打遊戲踢球過得像個孩子,兒子出生時雖然有些動容和轉變,但也很快被繁複的瑣事給擊退。加上老人、妻子、鐘點工輪番帶娃做家務,一切都已打點妥帖,他也就心安理得地退居二線,繼續着自己打遊戲踢球吃外賣的生活狀態。

伊潔老公的“懶癌”,真的非一日之寒,是操心的聖母媽+賢惠能幹的超人妻子,攜手給慣出來的。


明天:請這樣教男人“插手”

話說,談戀愛時不小心“眼瞎”對懶癌“沒當回事”,以及原生家庭對懶癌的各種縱容,似乎都是當下沒法改變的歷史遺留問題,已經“無奈何也”。

所以在“病入骨髓”之前,改造爸爸們的懶癌,就要從“眼下”及“眼前”抓起來。

就拿伊潔的事情來說,在孩子爸的潛意識層面,依舊覺得自己還是一個“被照顧者”的角色。

如果想要丈夫改變“被照顧”的心理角色,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從此刻開始,想盡一切辦法讓他投入和付出時間、精力、金錢。

投入得越多,對孩子的感情也會越深,對家庭的責任感才能逐漸被激發。

這就好比,從小自己一手帶大的孩子,我們一定會有非常深刻的感情;而從小寄養在別人家,經過多年後才接回來的孩子,我們對其可能更多的是愧疚但卻很難親近。

你對一件事付出得越多,就會越在乎,對事、物尚且如此,何況是對自己的妻子、孩子。

爲什麼那些爹那麼“懶癌”?都是聖母們合夥給慣的! 第2張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才能讓那些深深陷在沙發裏的懶爸爸們,放下手機、手柄,拿起奶瓶?爸爸們參與帶孩子之後,什麼樣的方式,能最大程度激勵爸爸的積極性?

下面,克里斯就從行爲主義的角度,談一下如何激勵爸爸的育兒行爲。

A、注意“強化物”(獎勵方式)的選擇。

不能把“多打一個小時遊戲”“少洗一次碗”作爲獎勵,因爲“強化物”具有暗示作用。可以在爸爸完成任務之後,送上一套全家服T恤(印上他喜歡的遊戲IP/體育明星),或是一次全家出行/旅遊的機會等(獎勵的同時,提高家庭的意識)。

B、多使用“間歇性強化”

斯金納把強化類型分爲連續性強化(即每次好的行爲都能受到獎勵)與間歇性強化(部分好的行爲受到獎勵)。這兩者從行爲消退的角度來看,間歇性強化行爲消退得更慢一些,所以行爲主義在對良好行爲的強化中,常常鼓勵使用“間歇性強化”,即在強化停止後,良好行爲的保持時間比每一次都給予強化獎勵保持的時間更長,即行爲塑造的效果更好。

所以,媽媽可以不定時地多多使用“間歇性強化”的方式來給予爸爸一些額外的獎勵(如特別節日的物質獎勵,或製作有儀式化意義的紀念冊等),使得行爲塑造獲得更好的效果,將爸爸帶孩子這一行爲逐漸“固化”下來。

C、讓寶寶參與到“強化”過程中。

不僅媽媽要鼓勵,有時也讓孩子多“表揚”爸爸,表達對爸爸的喜愛,說不定也有意外的效果。寶寶的這種認可,也能同時加深爸爸的成就感。

如果爸爸剛開始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些紕漏和瑕疵,媽媽們也請儘量“睜隻眼閉隻眼”,只要不涉及到原則性的大問題(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別動不動插手或者大呼小叫責怪他。

總感覺今天說的話題就像“雞生蛋or蛋生雞”,如何改變懶癌爹的世紀難題已經顯現出馬太效應:一個願意爲家庭付出的爸爸,會越來越愛妻子和孩子;而一個懶惰的爸爸,則因爲習慣了索取,習慣了被服務,而變得愈加冷漠、自私。

我們常說的“感情可以培養”,對家庭對妻兒的感情也是同樣,這份培養,其實就是用行動、付出來不斷表達愛,才能使家庭的關係充滿溫度。

媽媽們,這個例子裏,有你的影子嗎?

爸爸們,你是那個越來越懶,所以也越來越不願爲家庭付出的角色嗎?

保健知識
母嬰用品
婚姻家庭
社會公益
跳蚤市場
十二星座
娛樂明星
寶寶圖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