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喜歡同性!父母如何應對?

孩子喜歡同性!父母如何應對?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喜歡同性!父母如何應對?

調查顯示,不被家庭接納的同性戀青少年更易感染艾滋病,拳腳相加、眼淚攻勢反而更易讓孩子抑鬱自殺。其實,只要父母稍微改變態度,就能讓同性戀孩子有一個不同的未來。

和十年前相比,如今,向父母表明自己是同性戀的大學生越來越多。許多父母要麼採取拒不接受、嚴令孩子“改邪歸正”的大棒政策,要麼採取假裝不知道、眼不見爲淨的“鴕鳥政策”。

這樣管用嗎?近日,美國的社會工作專家懷恩(CaitlinRyan)博士應邀與中國同性戀者的母親吳幼堅阿姨到廣州、北京兩地進行演講。她主持的一項歷時十年的研究顯示,與被家庭接納的同性戀青少年子女相比,不被家庭接納的同性戀青少年,艾滋病感染率是前者的3倍,自殺率是3倍,抑鬱症患病率則高達8倍。

面對子女丟來的“性向炸彈”,父母究竟應該如何應對?她的研究對中國父母或有借鑑。

提醒:改變態度,讓孩子遠離風險

相對而言,中國人對子女的期望值更高,也更難接受孩子是同性戀。“不少華裔受訪者跟我說,中國人無論如何不能向父母‘出櫃’(即表明真實性傾向),他們會認爲這是家族之恥。”懷恩說,中國人對同性戀的擔心主要在於影響“傳宗接代”,而在國外,同性戀者可通過收養子女解決這個問題。

“其實,只要父母的態度有一點點改變,都能讓同性戀孩子有一個不同的未來,降低他們患病的風險。”她援引調查數據指出,完全不接受的家庭,子女抑鬱發病率高達57%,而有一點接受的家庭,這個數字就降到了25%。懷恩說,當孩子感覺自己是父母眼中的“人渣”時,就會自暴自棄,不願採用安全性行爲,放浪形骸。而家庭的溫暖,能讓他們找到生活的正軌。

如果父母與孩子不知道如何接受,怎麼辦?懷恩的經驗是,由社工協助父母與子女進行接觸和對話。“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愛着他,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他不是孤立無援的。”

一幕場景:問專家自己是否“同性戀”?

在剛剛結束的第八屆全國(廣州)性文化節“專家大學生面對面”活動中,一名戴眼鏡的大學女生,怯生生地問性社會學專家潘綏銘:“我喜歡看歐美小說,喜歡穿着中性,我會不會變成同性戀?”

儘管她的疑惑被專家解釋成只是一個不必要的擔心,但隨後,由廣東省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廣東省性學會、華中師範大學、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等單位專家和學者組成的課題組發佈的《廣東省大學生性與生殖健康研究報告》顯示,廣州大學城內10所大學近1000名受訪在校大學生中,有17。83%的大學生認爲自己有些同性戀傾向,1。65%的大學生承認自己是同性戀者。

記者發現,和上一代人相比,這些80後、90後的大學生對自己真實性傾向的接受程度要高,也更敢於告訴父母自己愛同性。然而,他們的父母卻沒有做好準備。

一個故事:男孩從父母的驕傲變成了“恥辱”

“以前覺得爸爸媽媽是比較時髦的人,沒想到在性傾向上他們那麼保守。”廣東某高校大三男生小高坦言,向父母“出櫃”(即表明真實性傾向)的結果令自己很失望。

已經三個月了,爸爸面對他一直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當我是垃圾一樣。”而媽媽仍然在用“淚眼攻勢”哀求他跟女孩交往:“你才19歲,也許能打動你的女孩還沒來,到時說不定你能改過來!”

小高說,其實早在初二時,他就發現自己對女生沒多大興趣,反而對“兄弟情”更有感覺。高三時,從網絡、電影中獲得的知識,讓他開始懷疑自己的性傾向。進入大學,接觸到同類,他終於確定,自己屬於人羣中的3%——同性戀者。

家在廣州的他,現在最怕的是週末回家。他怕看到父母痛心的表情:從小都是父母的驕傲,如今卻彷彿變成家庭的恥辱,這讓心高氣傲的小高不能接受。他說,也許向父母出櫃這一步自己走錯了,“但我又不想像有些人那樣,瞞到30多歲纔講實話,太委屈!”

專家解析:愛有時也是一種傷害

爲什麼認爲自己是“同性戀”的青少年比過去多?有些家長認爲,孩子是受到了網絡和同伴的壞影響,從而變成了同性戀。

“美國曾經有過同性戀者‘出櫃’年齡年輕化的階段。”從事社會工作超過35年的美國社會工作專家懷恩(CaitlinRyan)博士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指出,調查顯示,美國男女同性戀者在13。4歲就已確認自己的性傾向。從全球範圍來看,“同性戀年輕化現象”一度被視爲一種亞文化現象。

懷恩說,同性戀者受來自社會、家庭的強大壓力,對自我性傾向無法認同,因而表明性傾向多在成年之後。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同性戀是後天習得、受情感創傷或者受他人影響”的觀點,繼而使得父母有了“同性戀可以矯正”的希望。

然而,懷恩博士對“家庭接納對青少年LGBT(即女同性戀者、男同性戀者、雙性戀者與跨性別者英文名稱的縮寫)人羣的影響”這個課題進行了長達十年的深入研究。研究顯示,無論同性戀還是異性戀,遇到第一個觸動情愛感覺的對象,通常在10歲左右。

受傳統文化和性觀念的影響,父母往往能注意到孩子對異性有好感,而對孩子的同性有意無意地忽視了。“現在的年輕人更早地表明性傾向,與如今社會環境寬容,獲取同性戀相關資訊更爲方便有關。”

家庭不接納

抑鬱症發病率高七倍

當父母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是LGBT時,大多會用“管教”的手法來糾正孩子的性傾向,這包括打、罵、隔離,甚至趕出家門等。“他們的動機是出於愛,但這往往會給孩子帶來更大的傷害。”懷恩說,她把家庭對同性戀青少年的態度分爲三類:拒絕、排斥;矛盾、中立以及認同、接受。

其中,拒絕的家庭往往用“混蛋”之類的貶義詞稱呼孩子,拒絕接受孩子的現狀,禁止他們與朋友聯繫,甚至有暴力行爲。而接受的家庭則對孩子表示關懷,邀請他的同類朋友到家中做客。矛盾、中立的家庭,則多采取鴕鳥政策:“不承認,不拒絕,不接受。”

同性戀者時常伴隨着抑鬱、自殺、毒品、艾滋病感染問題。研究顯示,不同接納程度的家庭對孩子出現上述問題機率的影響相差巨大。“同性戀孩子生活在一個不接納他/她的家庭,與一個接納他/她的家庭,HIV感染率、自殺率都是後者的3倍,而得抑鬱症的機率是後者的8倍。”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