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離家父母春節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離家父母春節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外出務工無法相伴身邊,留守兒童大多長期由單親監護或隔代監護,甚至是無人監護,等到春節回家才發信,自己不知道該怎樣與孩子相處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我們來聽聽心理專家的答案。

對於很多外出務工的人來說,春節回家既是於負面的團聚,也是於孩子的團聚。但很多家長回家後會發現,時隔一年,孩子與自己變得生疏了,自己不知道該怎樣跟孩子相處了,年幼的孩子用陌生的眼光看着自己,甚至怯怯地管媽媽叫“阿姨”。離家父母春節該如何與孩子相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許浩給大家提供了答案。

離家父母春節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導讀:與孩子見面,第一句話該說啥?  當談到孩子的學習時,該批評還是鼓勵? 當有人向你告孩子的狀時,不要當外人面呵斥 當發現孩子有一些可能的行爲問題時該如何處理? 在重新離開孩子之前,先做這幾件事 當你感到內疚時,該如何彌補

父母外出務工無法相伴身邊,留守兒童大多長期由單親監護或隔代監護,甚至是無人監護,對其成長本身就是一種傷害。長期缺乏親情的撫慰和關懷,家庭溫暖缺失,會使得不少孩子變得孤僻、抑鬱,甚至有被遺棄的感覺,他們多數人際交往能力較差,很難融入正常的同齡人羣體,在既得不到家庭溫暖,又得不到社會關愛的情況下,靠自己對生活及社會的理解生活並發展自己,還容易導致感情脆弱、自暴自棄、焦慮自閉、缺乏自信、悲觀消極等畸形心理。

春節,對於他們來說是一段特殊的日子。他們的父母一般在過完春節就外出打工,等到下一個春節前纔回到家中,逗留幾日,在成長的日子裏,父母也許成了“風景”……他們內心期盼着父母的歸來,他們想要一點父母的心靈撫慰,也許只是一點點,都會成爲他們勇敢成長的勇氣。

此時此刻,作爲父母的你們,在經歷了很久的分離之後,馬上要和孩子見面了,您或許正在奔馳的汽車、火車上,請您閱讀這本小冊子,讓您與孩子的見面更加溫馨,與孩子在節日的相處更加美好……


與孩子見面時,第一件事該做啥?

第一件事——擁抱

放下行李的第一件事,就是擁抱孩子,不管他/她多大了。

離家父母春節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第2張

孩子日夜思念的您回來了,他/她內心非常開心,但可能因爲分離太久了,您真正站在他/她面前,他/她會用陌生的眼光打量您,他/她一時還反應不過來,您主動走向他/她,擁抱他/她,抱得更緊一點,更久一點。

您的擁抱會迅速縮短與孩子之間的距離,找回從前的感覺,好像你們從未分開。

第一句話——說出孩子的變化

仔細端詳孩子,從頭到腳,看着孩子時您目光中的喜悅,是送給孩子最寶貴的禮物。

然後對孩子說:你長高了,你長大了,你變漂亮了……

直接對孩子說出您覺察到的變化,讓孩子知道,儘管您沒有與他/她生活在一起,但他/她一直在您的思念中。在您心裏,一直記着離別時的他/她。

當談到孩子的學習時——平和溝通、關心過程而不是結果

每個孩子都忐忑不安地等着父母看成績單的那一刻,所謂“見包公”,哪怕再滿不在乎的孩子 ,灰溜溜的。我們由此應該明白,孩子是知道自己對於學習是負有責任的,對於自己不夠理想的成績他/她們心裏已是滿懷內疚與羞愧,因此,在與孩子談論學習時,一定注意方式方法,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提高而不是打擊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離家父母春節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第3張

父母最最關心的是孩子的學習,外出打工,當然不能以犧牲孩子的學習爲代價。在瞭解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差強人意時,父母難免會有情緒,一時衝動,就訓斥,乃至打罵孩子。

父母不在身邊會影響孩子學習嗎?有些科研人員經過研究得出結論,留守孩子並不等於差生,就是說留守孩子與非留守孩子的學習成績不相上下,中央教科所的調查就發現,農村留守兒童與非留守兒童在學習興趣和對自身學習成績的認識上沒有顯著差異(吳霓,2004),請您務必記住這一點。不要因爲是留守孩子,就特別擔心孩子的學習。

建議您調整心態、調整情緒,以平和的狀態與孩子談學習。

一種比較好的方式是關心過程而不是結果。把孩子的成績放一邊,問他/她是如何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的,讓他/她講個例子,比如,碰到不會做的題目,父母又不在家,他/她是怎麼想辦法解決的。孩子講一個學習的故事,您和他/她都能從故事中看到孩子的努力,他/她的智慧和能力。如果他/她找到辦法解決了碰到的困難,一定要問他/她是怎樣想到這個好點子的,他/她肯定兩眼放光地給您講一個讓他/她自信滿滿的故事。

當有人向你告狀,不要急於當着“外人”面呵斥孩子

老人們會歷數孩子在家諸多不聽話、不乖的情況,帶着孩子逛街、串門時,親朋好友也會逮着機會向您講一些孩子乾的調皮搗蛋的壞事,這都是向您“告狀”,您可能覺得,好不容易回家了,就應該好好管教一下孩子,好好收拾收拾他/她。

離家父母春節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第4張

您錯了!首先,這些告狀的,並不都是在說孩子不好,他/她們在表達別的意思,老人在說自己很辛苦,親朋好友在說您不家時,他們也在關注孩子,您只需對他/她們表達您的感激就可以了。

另一方面,要清楚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失去了重要的保護、支持力量,一般會比較膽怯、退縮,所以,在碰到告狀時,您可能要先“護短”,護着孩子,而不是急於當着“外人”面呵斥孩子,表明自己的立場,你應該讓孩子有底氣,知道父母是始終站在他/她這一邊的。當然,可以在私下詢問孩子具體情況,問明事情的來龍去脈,給孩子一些建議、指導。

當發現孩子有些可能的問題行爲時——先理解孩子

根據已有的調查,農村留守兒童大多數是正常的,與父母沒有外出的兒童沒有顯著的區別,他/她們不是“問題兒童”,請注意:

離家父母春節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第5張

首先,許多孩子的問題並不是真正的問題,有可能是孩子特定發展階段出現的現象,比如俗話“七八九,嫌死狗”,就說得很明白,過了那陣子,所謂的問題就消失了,因此不必太在意。

其次,影響孩子行爲的不一定是留守本身,可能存在其它問題,如父母離婚、父母感情不好、重男輕女、婆媳矛盾,或者是學校環境不好等,孩子的問題可能是所有這些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要全面瞭解情況,分析原因,找到癥結。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改變孩子的行爲,最最重要的是理解孩子。單純講道理沒有什麼效果,有時孩子比我們懂的更多,講道理我們不一定講得過孩子,表面上他/她在聽,在點頭,在答應,心裏不一定服氣,孩子更喜歡一個理解他/她的父母,而不是一個說教的父母。打罵教訓孩子更不行,可能適得其反,不僅改變不了孩子,相反增加孩子的牴觸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我們對於留守孩子的心理有以下幾點理解,稍後我們會給出一些建議:

1.對親密關係恐懼

因爲與父母分離,孩子內心對親密關係會有些恐懼。對於他們而言,別離是切膚之痛,是真切、難以忘懷的體驗,所以他/她們與他人親近時,會對分離非常敏感,有可能因爲恐懼分離,乾脆就不與他人建立親密的關係,他/她們會顯得比較孤單。儘管我們一再鼓勵他/她們多交朋友,但因爲恐懼,他/她們很難邁出這一步。與父母分開時年齡越小,影響越大。

建議:孩子三歲前母親儘量不要外出打工。如果媽媽在孩子三歲前就出去打工了,您可能要更用心地去理解孩子。

2.缺乏規則

父母是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橋樑,在與父母密切互動中,潛移默化地,孩子從父母言傳身教中學會了許多爲人處事的規則,如果父母不在身邊,孩子就缺少了學習的機會,有可能因此孩子覺得茫然無措,顯得比較退縮,注意到孩子的這一傾向,就要多跟孩子講一些具體的事例,把每個環節都講到,越仔細越好,這樣孩子就心中有數,遇事膽量自然會大一些。

另一種情況,孩子比較調皮搗蛋,這實際上是孩子鼓起勇氣,自己跌跌撞撞地在探索,所以不要輕易責怪他/她,儘量與他/她一起分析發生過的事,從中學習。

3.不善於表達

有一個調查說,華中師範大學周宗奎教授等人調查發現50%的留守孩子遇到煩心事會悶在心裏,這是比較容易理解的。父母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更要關心他/她們的內心感受和想法,多問他/她們的心情:最近開心嗎?有什麼好的事情發生?多聽他/她們講,不要隨便打斷他/她們。我們急於發表自己的看法,就阻礙了他/她們表達。

這裏特別要說一下我們注意到的一種現象,因爲分別太久,孩子可能已經不習慣媽媽做的飯菜的口味,應孩說,孩子盡了最大努力去適應了您不在身邊的生活,包括吃老人們做的飯菜,再說,孩子處在變化比較快的年齡階段,您一定要留心觀察到孩子在生活中的一些細節,比如當他/她吃得不香、不歡,又不直接表達時,您需要去仔細琢磨琢磨原因,耐心地去詢問他/她,儘量去適應孩子。

在重新離開孩子之前,先做好這幾件事

相聚是短暫的,轉眼之間,您又要打點行裝上路了,孩子又再度面臨分離。

我們認爲您可以充分做好分離的準備,給留守孩子創造最佳的生活、學習條件。

1.與孩子交流生活、學習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離家父母春節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第6張

在詳細瞭解孩子生活、學習情況的基礎上,多問孩子曾經碰到的一些困難,請注意,您不在他/她身邊,任何小事都是大事。

多徵求孩子的意見,瞭解他/她希望找什麼人、通過什麼途徑、用什麼方式解決他/她遇到的困難,因爲如果不是他/她認可的方法,他/她就不會主動採用。

與孩子一起設想各種可能碰到的困難,一起想辦法。當這些困難真正發生時,因爲您已經與他/她討論過,他/她不僅有心理準備,有對策,而且他/她也不孤單,好像您就在他/她身邊一樣。

2.拜訪老師、親朋好友

先與孩子有了充分的交流,就可以有針對性地拜訪老師與親朋好友,感謝他們對於孩子的關照,確保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能得到他們及時的幫助。

3.與孩子商定交流方式

我們認爲這是重中之重。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愛的滋養,穩定的、持續的、經常性的交流至關重要,所以我們覺得在離開孩子之前,一定與孩子商定好交流方式,比如電話、寫信等。

寫信是一種比較好的方式,不妨跟孩子一起去買信封、信紙,貼好郵票,寫好地址,一起做這些準備工作。

這裏還想說一下交流的內容。據統計,父母打電話或寫信與孩子溝通,談的內容最多的是學習,佔71.9%,詢問生活情況佔12.3%,談及爲人處事道理的佔7.2%(李慶豐,2002),可以想象父母的良苦用心,利用可能的機會就關心孩子學習,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怕他們在沒有自己監督的情況下學壞,另外,好像我們也比較擅長和孩子談這些內容,我們可以想象,孩子可能並不喜歡讀這樣乾巴巴的信。怎樣的信,孩子會反覆讀,覺得有趣、溫暖呢?

講或寫一些發生在身邊的趣事,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中的感悟,可能孩子喜歡看,感到熟悉、親切,而且回味無窮,或許他/她會產生一直與您在一起的感覺。功夫在詩外,如果閱讀您的信,他/她有開心、愉悅的體驗,學習起來說不定效果更好。

當你感到內疚時,該如何彌補孩子?

面對留守孩子,父母會有強烈的內疚,而內疚會造成一系列問題,比如,因爲內疚,會盡可能在物質上補償孩子;因爲內疚,會在回家後給予孩子很多關注,毫無原則地滿足孩子的要求,造成分離之後一熱一冷的極端對比;更隱蔽的是,內疚不堪忍受,就變成指責:我們在外邊打工非常辛苦,可你卻不懂事、不聽話。

離家父母春節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第7張

其實,對孩子的許多憤怒都是內疚在作怪。有時,孩子甚至就利用父母的內疚達到自己的目的。孩子可以有自己的要求和想法,但應該在溝通和交流的基礎上表達和實現,而父母不能因爲內疚一味妥協。

外出打工是肯定是您慎重的決定,您肯定也爲孩子做了儘可能妥善的安排,所以您不用內疚。

我們只需要努力做到更好。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