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謹防兒童心理障礙——焦慮症

謹防兒童心理障礙——焦慮症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6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焦慮是兒童期較常見的一種心理障礙。患兒主要表現在對外界細微的變化過於敏感,煩躁不安,擔心害怕,感情脆弱。這類兒童還時常伴有睡眠障礙,做惡夢、講夢話、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痛及多汗、頭昏、乏力等身心症狀。

謹防兒童心理障礙——焦慮症

兒童心理焦慮症主要有以下幾種:

素質性焦慮

這類兒童的神經系統往往發育不健全或受到損傷,對外界環境的變化反應過於敏感。有的則是父母本身具有焦慮的表現,給孩子“模仿性”的影響。父母對孩子的焦慮表現出焦慮的反應,造成惡性循環。

境遇性焦慮

境遇突發性事件,如父母突然死亡、離異、意外事故、災害等,兒童心理承受不住,整天擔心災害再次降臨頭上,惶惶然不可終日。但這類兒童的症狀隨着時間的遷延往往會自然消失。

分離性焦慮

當與親屬特別是與母親分離時,會出現明顯的焦慮情緒。獨生子女的父母出差,孩子既擔心父母,也害怕獨自一個人留在家裏,一個人睡覺,心煩意亂,無心學習。

期待性焦慮

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孩子怕達不到家長預期的要求、受責怪而焦慮不安。另一方面,有些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課程的設計、作業的佈置超越了兒童的承受能力,兒童擔心完成不了老師安排的任務而受懲罰,從而表現出緊張、焦慮、不安。

環境性焦慮

有些常鬧糾紛的家庭,長輩們把孩子作爲傾訴自己心中不滿的知心人,向孩子訴苦。在這種矛盾重重的環境中,孩子易於產生焦慮情緒。

患焦慮症的兒童對學習缺乏信心,嚴重者可影響其智力的發展水平。社會交往行爲常表現出退縮,依賴心強,做事優柔寡斷,常不受同伴的歡迎。長期這樣,患兒可能形成抑鬱陰沉、自卑感強等人格特徵。因此,對焦慮症兒童應予矯正。

首先,應爲孩子創建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和睦的家庭氣氛。在輕鬆愉快的家庭環境中,患兒可減少焦慮的出現,性情獲得較好的發展。

其次,應改善教育態度和教育方法。父母和教師應端正教育態度,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爲出發點,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水平,提出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達到的目標。這樣,患兒就可以從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避免因期望過高而出現焦慮的表現。

兒童焦慮症的護理與治療

(一)心理治療焦慮症是一種心理障礙,治療方法以心理治療和抗焦慮的藥物爲主。在心理治療中,採取鬆弛治療、認知行爲治療、家庭輔導治療等都是非常有效的,一般來說,對於年齡接近或大於10歲的兒童用認知治療更有效,而對幼兒最好採取行爲治療。

(二)家庭輔導治療

1、家長和老師要正確對待孩子,注意循循善誘。對於孩子的學習要求,要根據孩子的年齡、智能水平而定,不能馬虎,也不能苛求,不溺愛,也不放縱,使正在長知識長身體的兒童,從小得到健康的發展。

2、要注意孩子的學習負擔不要太重,要講究教育方法,加強課堂教學,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課外作業不宜過多,要保證孩子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和充分的娛樂時間。

3、要幫助孩子樹立克服困難、搞好學習的信心,培養堅強的意志和開朗的性格,這對於防止焦慮症的出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對於輕症兒童,主要是教育方法及心理支持的問題。先要弄清楚孩子發生焦慮反應的原因,取得他的信任與合作。凡屬客觀原因,能夠解決的問題應儘量給予解決;屬於主觀原因,要幫助兒童正確認識這些原因與發病的關係,逐漸引導兒童從主觀上努力克服焦慮。當症狀逐漸消失後,要引導孩子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消除過去那種緊張的心理,鍛鍊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其開朗的性格,防止症狀復發。

(三)藥物治療對於已經出現焦慮症狀的兒童,嚴重的病例還要配合藥物治療,如服用抗焦慮藥物、佳靜安定等。但這類藥物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隨便服用。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