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詛咒敏感期該怎麼辦

孩子詛咒敏感期該怎麼辦

來源:育娃網    閱讀: 4.3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個時期叫詛咒敏感期,那麼到底什麼詛咒敏感期?當遇到孩子詛咒敏感期這種情況下家庭該怎麼辦呢?一起來看看吧!

兒子今年三歲剛上幼兒園,每次去接他的時候,我都會提醒他:“跟老師再見。”心情好的時候他也會很聽話,甜甜地對着老師大聲說一聲:“老師再見”,可是,也有少數心情不好的時候,說出來的話讓我迷之尷尬,“老師屁”,當我生氣地糾正他時他不知道收斂,反而更過分地說:“老師臭粑粑”,當時的我真是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慢慢地我發現,不僅僅是讓他跟別人打招呼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在家裏稍微不如他意,什麼“壞人”“你不是一個好媽媽”“我踢死你”“我打死你”這樣的話就源源不斷地涌出來,有時候對着奶奶說這些話的時候,奶奶還說都是我教的,這些都讓我頭疼不已。

後來跟別的家長在一起聊天才知道,原來並不是我家孩子一個人有這種情況,瞭解原因之後才知道,原來孩子之所以喜歡說狠話,是因爲孩子的“詛咒敏感期”到了。

孩子詛咒敏感期該怎麼辦

什麼是詛咒敏感期?

詛咒敏感期,一般是指兒童在學習語言的初期,一般在3歲左右,當他們在接觸到一些髒話或者帶有詛咒的話語後,就喜歡不分場合地使用,越被制止越喜歡使用。

不過爸爸媽媽不用擔心,一旦過了這個階段就會恢復正常,專家把兒童這個時期稱爲“詛咒敏感期”。

其實,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這個階段,因爲在這個階段裏,孩子會發現他的一些語言會引起他人的“共鳴”,比如說,他說出一些難聽的話,就會引起別人的強烈反應,而他人的反應,在孩子的眼裏就是很新奇,很有意思。所以他就會一直重複這種行爲,特別是使用“詛咒”類的難聽話語。

那麼遇到這種情況下家庭該怎麼辦呢?難道任由他詛咒下去不加干涉嗎?

找到孩子“詛咒”的源頭

孩子善於模仿,他說出的一些話,不可能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一般來說都有一個模仿的源頭。

比如我家孩子爸爸生氣時最喜歡罵人的一句話就是“媽的”,這些罵人的髒話也許是他不自覺隨口說出來的,可是就被孩子記到心裏了。

有一次他帶孩子出去,看到兩個人在打架,我家孩子隨口就說了一句“媽的”,這讓我老公驚恐不已,後來仔細回憶才發現原來孩子在模仿自己。

心理學家指出,孩子天生是一個觀察家,他從一出生就在觀察這個世界,模仿這個世界。父母應儘可能地在孩子面前不說髒話,以減少孩子模仿的機會

當然了,隨着孩子慢慢長大,他的模仿對象也開始不僅僅限於父母,慢慢變得多元化起來,孩子也許會模仿親戚、朋友、周圍鄰居或者電視節目裏的內容。

首先父母自己儘量不在孩子面前說不雅的話,對於他人父母也要儘量提醒他們不要在孩子面前說髒話,而一些不適合孩子看的電視節目,父母也可以用陪伴孩子玩耍的方式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爲什麼會詛咒別人

《媽媽是超人3》中有一期,霍思燕的家裏來了兩位小客人,她全程都在忙着照顧小客人,無意中忽視了兒子嗯哼的感受。

嗯哼覺得很失落,認爲媽媽不再愛自己了。於是性情大變,跟媽媽霍思燕放出各種“狠話”:“我不想跟你說話了”“我晚上不跟你睡了”“聖誕節的時候我也不給你禮物了”“以後你讓我幹什麼我也不幹了”

其實,孩子說這些狠話的時候,正是他內心脆弱的時候,他內心的潛臺詞就是“沒有人關注我的情緒,我心情很不好,我需要有人來安慰我或者抱抱我”。

當孩子用這些傷人的話去說別人的時候,往往對方會有強烈的情緒波動,比如父母會生氣,孩子會大哭等等,那就達到了他的目的,他很“樂於”看到這樣的結局。

因爲他已經察覺到了語言的力量,這樣的語言會引起別人對他的過多關注,把所有人的關注點成功地吸引到自己身上。他甚至開始產生自豪的感覺,並且開始沒輕沒重地隨意使用起這樣的語言。

心理專家解析說,孩子在一定的階段會喜歡用詛咒的詞語來表達他們的情緒並樂此不疲,其實在孩子內心來說,並沒有“髒”或者“不雅”的感覺,他們在求關注的同時,也是在他們學習如何處理與他人之間的關係、學習語言溝通和試圖找到最合適的交流方式的過程。並非是我們想象的在隨意謾罵和侮辱他人。

因此在這個時候,父母不用過於緊張,把孩子的詛咒看成是洪水猛獸,孩子使用這類語言不過是因爲好奇而已,他也在體會這種語言所帶來的威力。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詛咒敏感期

孩子通常在說一些難聽話之後,就能發現這些話所帶來的強烈反應,就像文中開頭所說的一樣,孩子因爲詛咒式的話語使得父母變得生氣,短暫地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孩子會覺得很了不起,可是父母卻覺得很丟人。

那基於這種情況,我們就應該放任他這樣順其自然地度過這個階段嗎?當然是不。

孩子說難聽話時採取冷處理

孩子說一些難聽話時,父母此時不用着急,也不用刻意糾正孩子,而是要學會冷處理。正是因爲有人迴應了孩子的這種“詛咒”,所以他纔會變得變本加厲起來。試想一下,如果你跟人吵架的時候,對方迴應了你,你是不是會變得更加起勁起來?那如果對方沒有人回覆,你是不是就覺得吵着沒意思了?

孩子其實也是一樣,如果沒有人迴應他的詛咒,他就看不到自己的語言所產生的作用,也就不能從中找到樂趣自然就不會再說了。

孩子說屎尿屁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屎尿屁”這些話在孩子眼裏有時候也不見得就是髒話的代表,如果孩子不是生氣時說這些,而是在拉完耙耙時跟你討論自己耙耙的形狀。

作爲大人的你是不是也覺得非常無聊呢?可是孩子的世界我們不懂,大人覺得很噁心的東西,也許在孩子眼裏就是可愛、好玩的代名詞。

有一次孩子拉完耙耙跟我說:“媽媽媽媽,你看我的耙耙(的形狀)像不像我們上次在妞妞吃的麪包上的奶油?”

聽到這話我覺得一陣反胃,可是如果此時我制止他繼續討論下去,以他的個性恐怕會“咯咯”笑着不停地繼續說下去,因爲他覺得很好玩,這個話題讓身爲大人的我產生了不適,那他就很有成就感。

所以我並沒有制止他,而是反問:“哪次?是我們去神農架露營的那次嗎?那你還記得那次我們露營住在野外時的情景嗎?”

孩子聽我提起神農架的旅行,思路很快就被我吸引,我順利地把話題轉移到了那次快樂的露營旅程中去了,於是我們愉快地回憶起了那次旅行中看到的各種猴子、還有壯觀的大瀑布以及外面大風呼嘯,我們在帳篷裏裹着厚厚的棉襖聊天時的溫暖場景。

這種溫暖的回憶早就讓他忘記他剛剛說的便便,畫風也變得和諧起來。

孩子使用美好的語句時要及時肯定和讚揚

當孩子能夠正確使用一些語言時,父母一定要及時給予他表揚,當父母讚揚他的時候,他會很有成就感,從而樂意多去使用這樣美好的語言,以獲得更多的讚賞。由此,他也會減少使用詛咒語言或者不好的髒話,或者用一些好的語言來代替這些話語。

心理學家武志紅老師說:當孩子的生命力被看見的時候,它就會變成好的,比如熱情和愛;當孩子的生命力不被看見,就變成黑色的,比如憤怒、攻擊,是破壞性的。

當孩子任性不可愛的時候,其實可能是孩子正需要愛的時候,父母要多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由此來識別他內心的小情緒,及時給予孩子關懷和愛,相信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