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面對孩子可怕的語言詛咒期怎麼辦

面對孩子可怕的語言詛咒期怎麼辦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幾天,一位媽媽跟我講過這樣一個案例:她的兒子多多今年 3 歲,平時最喜歡看《小豬佩奇》,經常一看就是 1 個小時。有一次,奶奶擔心看太多電視會影響視力,叫多多關掉電視機。但是多多不肯,雙方僵持不下,奶奶只得強硬關掉電視。面對此情況,有更好的方法嗎?


這時候多多「爆發」了,衝着奶奶大叫:

「壞奶奶!你走開!」

這讓奶奶很傷心,自己默默地回到屋裏抹眼淚。

爸爸聽見了馬上跑了進來,嚴厲地批評了多多: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一點都不尊重奶奶!」

多多聽了之後很委屈,一氣之下也哭了起來。

其實這種情況很常見,孩子到了 3 歲後,都會出現一段讓家長很糾結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很暴力,總是說「我打死你」「臭爸爸」「臭媽媽」之類的話,甚至還會爆粗口。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家長傷心之餘難免會震驚:原本很懂禮貌的孩子,怎麼會突然變成這樣了?

更重要的是,這個問題看起來特別嚴重,很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這麼小就這麼暴力,長大了可咋辦?

孩子的這種行爲其實是「詛咒敏感期」的正常表現,家長不需要太過焦慮。

「詛咒敏感期」到底是咋回事,家長又該怎麼引導孩子渡過這個時期?

詛咒敏感期

詞窮時的「口不擇言」

3 歲後,孩子逐漸進入言語和情感發展的高峯期。

在這個時期,孩子的語言得到飛速的進步,但羞恥感等高級情感也漸漸開始萌生。

雖然他們能聽懂大部分的語言,但能說出來的詞彙還很有限,並不會用豐富多彩的詞彙形容一件事物。

而一些較爲複雜和強烈的情感,難免需要更高級的詞彙來描述。

這就讓表達產生了矛盾,孩子情急之下就會「口不擇言」,選擇用最激烈的詞彙來溝通。

說白了其實很簡單,孩子會說「狠」話,其實就是腦袋裏的語言素材不夠用了。

孩子說狠話究竟爲了啥

孩子在詛咒敏感期說「狠」話主要有 3 個原因:

1. 急切表達強烈的負面情感

孩子在與外界接觸中,會不斷豐富自己的詞彙量。

從電視、網絡信息、大人的聊天中,孩子會發現,當人們生氣、悲傷、難過的時候,就會使用「我恨你」「死了算了」「滾」「打死你」等詞彙。

所以當自己也有這樣強烈的負面情感時,就會模仿這些詞彙表達自己。

實際上,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些詞彙是什麼意思,更不能體會說出這些詞彙時周圍人的感受。

面對孩子可怕的語言詛咒期怎麼辦

2. 吸引家長注意

當孩子開始表達這樣的詞彙時,他們會發現這類非常「狠」的詞彙很容易引起家人的關注,而且可以成功阻止他人的某個行爲(例如文章開頭提到的場景)。

這會讓孩子覺得這些詞彙非常「好用」,所以在類似的場景裏,就會反覆使用這類表達方式,利用這種話語來吸引大人的目光。

3. 好玩

有些孩子發現,說「狠話」會讓父母傷心或者生氣,這些情緒的變化讓他們感到新鮮又有趣,就會嘗試各種方式再說一次「狠」話看看大人還會有什麼反應。

「詛咒敏感期」到底應該怎麼破

面對孩子的「污言穢語」,父母的處理方式很重要。

學會了正確處理辦法,才能更好地幫孩子渡過這個時期。

1. 當真你就輸了

孩子說「狠」話時,父母一定不要大驚小怪,也不能「以暴制暴」,要冷漠地處理,讓孩子自己感覺沒趣。

很多家長聽到這些話會說:「你竟然這樣說我,你知道我養你有多辛苦麼?!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

這種威脅說多了,孩子一旦當真,就會造成安全感缺失,引起更多的行爲問題,反倒害了孩子。

2. 冷靜處理

當我們發現孩子只是在玩樂時偶爾說了一次,或開玩笑似的說一句,爸爸媽媽可以轉移注意力,不予任何反饋。

如果家長立刻給與反饋,黑臉或者表現出不開心,反倒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玩笑得到了反饋和互動,下次還會說。

3. 利用家庭規則

如果孩子經常用語言有意攻擊別人,家長可以制定家庭規則,比如,一說這種話,孩子就要減少看動畫片的時間,或者要幫助洗碗等等。

家長要堅定地執行這些規則,讓孩子意識到,一旦這些話就會受到懲罰。

家長也要以身作則,保證自己也不會說髒話。

4. 接納溝通法

在執行完規則,還要找一個合適的時機(比如當天晚上睡前時光)跟孩子科學地溝通,讓他們意識到這種行爲的不正確。

第一步:接納孩子

充分關注孩子當時說「狠」話的真正情緒:

「今天你是不是特別的生氣才說那句話的?」

「當時你一定很難過吧?」

第二步:告知他人感受

「但是你這樣說媽媽會很傷心,媽媽那麼愛你,你卻要打死媽媽,如果媽媽死了,你應該也很傷心吧?」

「如果你很愛的人跟你說這句話,你是不是也很難過傷心?」

第三步:告知家庭規則

「爲了不再互相傷害,我們制定了這個家庭規則。」

「從今往後,媽媽和你一起遵守它,好嗎?」

第四步:教孩子學會疏導自己的情緒

「那下次寶寶很生氣或者難過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我們可以試一下,使勁地拍幾下枕頭,會不會好一些?」

「或者你也直接告訴媽媽,媽媽我很生氣?」

重複幾次這個流程之後,相信孩子會慢慢地戒除這類「污言穢語」,也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所以家長們千萬不要操之過急,多給孩子一點時間,當孩子的心智逐漸建立起來,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糾正孩子的「怪行爲」

掌握正確的引導辦法很關鍵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