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咖啡店對熊孩子收取 “尖叫費”合理嗎

咖啡店對熊孩子收取 “尖叫費”合理嗎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在網上看到國外新聞關於,一家愛爾蘭網紅咖啡店推出一則特別的規定,表示將以保護員工及其他客人利益的名義,對熊孩子們收取15%額外的 “尖叫費”。這項規定引起了討論,你覺得合理嗎?

“熊孩子” 頑劣的背後是“熊父母”的不作爲

在國內,也有過不少類似情況的大討論。比如關於 “高鐵上是否要設立兒童車廂” 的話題,也一度登上微博熱搜。

其實,孩子是家長的鏡子。一個蠻橫霸道、無理取鬧的熊孩子背後,一定有若干個對他人苛刻、卻對孩子萬分寵溺的長輩。其中我們常聽到的典型對話是:

你跟他叫什麼勁,他還是個孩子!

他還小,長大就好了!

等你自己有孩子,你就明白了

……

就在上個月,北京的一家書店,發生了這樣一件事。

一個十來歲的小男孩,在安靜的書店裏,學習外教大聲朗誦英文,聲音格外的刺耳,女店員好心地提醒他,沒想到被男孩指着鼻子大罵:

“我一直來的,就你管我!”

“信不信我抽你!”

罵完,一個戴口罩家長樣的女子上前拉開孩子,她一句道歉的話都沒有,只是淡淡招呼了句:

“他還是個孩子呢,不要跟他計較,

你不要管他了,去忙你的吧。”

視頻中,拍攝者大爲不解,可書店員工卻淡淡一笑:“習慣了。”其實最令人產生抵制情緒的不是熊孩子尖叫,而是家長在一旁對此的不聞不問。

在英國的社會道德教育中,有一點令我印象深刻:就是關於如何教育孩子在自己獲得關照/便利的同時,也要注意不妨礙他人?

中國有一句古訓,叫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如果家長能教會孩子換位思考,也就不會有那麼多 “看不懂的事” 了。

而有一位寧波媽媽的做法,就很值得讓人爲她點贊。 在寧波飛往西安的航班上,一位媽媽帶着1歲半的女兒坐飛機,怕孩子會吵鬧打擾到其他人,爲頭等艙的其他旅客準備了耳塞、糖果、還有一封致歉信。

禮物雖輕,但卻足夠有心。而其實很多在公共場合被打攪的人,最惱火的是對方家長根本不重視,反覆認爲自己的孩子就擁有 “爲非作歹” 的特權。

一旦矛盾產生,熊孩子的爸媽還會用鋒利的言語去爲自家孩子做全方位的辯護,而不是在前期進行教育、規勸和預防。

咖啡店對熊孩子收取 “尖叫費”合理嗎

熊孩子與好孩子之間只是隔着家長而已

出門在外,遇到什麼樣的人,有何種突發狀況,其實很難預測。孩子的部分行爲也是無法預料,一旦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狀況,但至少可以管教好自己的孩子。

當孩子的哭鬧大戲又一次上演的時候,作爲父母是不是特別希望手裏有個遙控器,啪嗒一按,立刻變成靜音模式……

那麼如何來有效管理孩子在公共場所的行爲和情緒?

根據孩子每個年齡段的心理需要

確定社交場所活動安排

很多時候孩子的吵鬧與大人選擇的地方有關。

家長要帶孩子去一個公衆場合,在考慮如何控制孩子情緒之前,更需要去思考場合的環境和內容,是否適合帶孩子去。

比如3歲以內的孩子,儘量避免去圖書館此類安靜的地方,這個年齡段的幼兒很難主動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容易影響到他人。可以選擇孩子常去的地方,比較熟悉的場景會有利於孩子放鬆情緒,而非焦躁不安的情緒。

面對孩子的 “熊” 行爲

家長一定要有所作爲

如果面對孩子的吵鬧束手無策,平時在家也一定對孩子沒轍。造成孩子情緒和行爲問題的第一場所是在家中,在家裏愛鬧騰的孩子到了戶外也會愛吵鬧。

在外表現出 “熊” 的孩子,在家一定也是個熊孩子,所以不管在家中還是外出,對孩子不好的行爲,作爲家長一定要及時有所作爲。

不過,也要注意孩子的哭鬧有時也是一種預警,比如突然不舒服,或者不願在這個地方繼續待下去,只是家長卻沒有意識到,此時不用跟孩子講大道理,儘快帶孩子安靜地離開,第一時間安撫TA的情緒;最不應該做的就是當場訓斥孩子,你越責罵孩子,TA就越感到委屈,所以哭鬧根本停不下來。

提前給孩子做好多方面準備

在出門前,根據不同的場景對孩子進行不同的 “出門培訓”,爲TA制定一些規則。

平時要多進行預警,孩子不可控的情況有很多,家長要想到有一萬個萬一,比如帶年幼的孩子出門,要帶塊尿布或者是塑料袋來應對緊急情況。

家長以身作則

孩子會通過觀察父母的言行來學習怎樣和世界如何交往。孩子會像海綿一樣,無意識地吸收周圍環境中的信息,其中也包含了父母待人處事的方式。

沒有孩子天生就是被人厭煩的“熊孩子”,只要我們持續不斷地在他們成長道路上提供合適的教育和言談舉止的示範,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爲那個本就美好的自己。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