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 觀念先導

如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成人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直接影響到幼兒是否回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成人重視與否,教育方法正確與否,首先是觀念問題。幼兒的習慣養成需要成人重視,加以培養,但成人的認識上卻存在着誤區,具體表現爲:或是重智育輕育德育,以爲智力可以代替一切;或是缺乏理智的愛,對孩子寵愛有加、百依順;或是教育意識淡薄,認爲“樹大自然直”對孩子放任自流;或是“過度教育”,對孩子的教養態度和方式都超過一定的度。所有這些都是培養幼兒養成良好行爲習慣的大敵。

所以,作爲父母首先要更新觀念,認識到健全的個性需要良好的行爲習慣作爲支撐點,培養好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比培養出一個社會無用的“才”有意義得多,要把自己的孩子不僅看成是傳種接待的種子,更要看到他們是國家的後代,是實現國富民強的建設者與保衛者。孩子要成爲有用之才,必須從小精心培養,而且不僅是關心他們身體、智力與能力的發展,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具有良好的品行,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和行爲習慣。

 2、要使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習慣,首先要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

幼兒的學習受興趣和需求的直接驅動。幼兒的認識活動會受到興趣和需求的直接影響,他們會以極大的熱情積極主動地去探索和認識他們感興趣、感到好奇和有需求的事物。要使幼兒成爲主動的學習者,那就必須尊重幼兒的興趣和需求。要善於將幼兒的興趣和需求作爲教育的生長點,支持和促進幼兒的學習活動。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爲幼兒的興趣和需求,由此引起並引導幼兒的學習活動。幼兒對世界的認識還是感性的、具體的、形象的,常常需要用動作來幫助思維,這就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爲基礎的。他們必須通過人於物的相互作用,構建起真正內化的新的知識經驗,形成幼兒期所獨有的知識經驗。如:對幼兒講摩擦生電是極其枯燥而乏味的,但通過讓幼兒自己動手實驗,幼兒不但能很快知道摩擦生電的原理,而且比一般的說教記得更牢。然兒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學習進程。幼兒的發展總要經歷一些階段,但每個幼兒在發展的方向、起點、速度及最終達到的水平上都存在着差異。根據幼兒學習進程和學習方式的個體差異,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個幼兒都能獲得滿足和成功。如:在欣賞散文“家是什麼”中,要求能力強的幼兒不重複別人說過的詞,對能力弱的幼兒要求能說說散文的大致內容。這樣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感,從而對學習也會有興趣。幼兒在認識事物、獲取經驗的過程中具有整體性,所以要將幼兒學習習慣的培養滲透與幼兒的一日生活之中,通過相互滲透來促進幼兒學習習慣的發展。

 3、其次要培養幼兒對學習的興趣,興趣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內部驅動力。

一是化平淡爲神奇。適當給平淡的事情添上一些神祕的色彩,比如在和孩子一起看書時採用一些啓發性的語句,像“這是怎麼回事呀?”“讓我們來猜猜看”,來引發幼兒對學習的好奇心。二是對淺顯的現象給予深度的揭示。孩子對常見的事物往往容易失去興趣。此時若把這些事物背後的奧祕告訴幼兒,就會重新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如:幼兒對太陽的落山,天變黑的現象司空見慣,不當回事,可以告訴幼兒並不是太陽在我們頭頂上走,而是地球繞着太陽走,幼兒對太陽、地球再次產生了新的認識興趣。任何事物都有無窮的奧祕,我們要善於把握幼兒的心理,引導幼兒保持認識事物的興趣。三是鼓勵幼兒動手操作。實踐是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認識事物的最佳途徑,而幼兒又大都喜歡動手操作,儘管嘗試可能會失敗,但幼兒對學習的興趣則會長盛不衰,對學習的知識也會掌握得更多。動手操作能使幼兒的認識由表面趨向實質,從而激發更大的求知興趣,促使幼兒更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爲養成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結實基礎。

別忘了還要教給幼兒好的學習方法。教會幼兒學習提問,能培養幼兒樂於思索,敢於提出疑問的品質,還能讓幼兒從中獲取更多的知識經驗。教幼兒提問,抓住契機,鼓勵幼兒提問。如和幼兒一起看故事《金雞冠的公雞》,可啓發幼兒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尤其是因果關係的問題“貓和喜鵲明明知道公雞要上當,爲什麼每次都讓公雞看家”,“假如貓和喜鵲不來救公雞,會怎麼樣”從而使幼兒進一步明白了提問的方法,提高了提問水平。有些幼兒難以提出問題,往往是由於生活範圍比較狹窄,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事實上幼兒只有在獲得一些知識經驗,初步形成某些概念之後,才能提出問題。要努力讓幼兒成爲主動的實驗者,去動手、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家長只是適時地給予指導。如:“會變的顏色”,讓幼兒先去觀察顏色,然後讓他們動手去嘗試顏色是如何會變化的,並將自己的發現說出來,把自己存在的疑問提出來,再一起動手動腦去尋求答案。由於這些活動是讓幼兒在自身活動中尋找答案的,因而有效地培養了幼兒對學習的興趣,使幼兒樂於學習。

 4、 實踐訓練

習慣、習慣,習了纔會慣。同一個動作,同一件事情,只有做惡劣,而且要反覆做,才能養成習慣。法國作家大仲馬說:“每一個重複的動作都有養成習慣的肯能;重複的次數越多,動作也就越成熟。”毫無疑問,行爲習慣的形成也來於反覆做,即反覆的實踐。如果家長在思想上重視了,而在行動上卻沒有耐心,那麼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也將成爲一句空話人們知道:知識是基礎,行爲是關鍵,習慣是歸宿。孩子由於年齡特點,往往會言行不一,許多孩子嘴上說得頭頭是道,行動上卻難以做到,“知”、“行”嚴重脫節。爲此,父母必須加強對孩子行爲的訓練,創設孩子反覆實踐的機會,使孩子在日常生活、交往、遊樂、勞動等活動中,進行學習技能、習慣的訓練,獲得“爲何做”的認識,形成一系列的行爲方式,並在實踐生活中不斷練習,反覆強化,直至最後形成自動化的行爲,養成一種自然的習慣。

5、 環境薰陶

每個人都處於一定的社會環境之中,時時受到環境的薰陶和感染,幼兒的行爲方式都帶有所處環境的烙印。“萬物細無聲,”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有助於幼兒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

同樣,父母努力創造和保持喜愛學習、樂於學習的家庭氛圍,將會使孩子感到溫暖愉快,情緒穩定,萌發孩子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孩子也一定會有較好的學習習慣。相反,如果家長自己整天打牌,你的孩子怎可能安心學習呢?

 6、榜樣作用

幼兒時期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他們最不喜歡說教。榜樣是具體形象的,正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所以它有強大的說服力和感染力。故事、兒歌、歌曲等等,作品中的藝術形象有着巨大的魅力,會深深打動孩子,這些藝術形象所塑造的榜樣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孩子最愛模仿。他們會對孩子產生最直接、最具體的影響,會給孩子留下深刻的印象。家長應該懂得孩子的心理特點,在家中應經常給孩子將一些具有傳統美德的故事;念一些有助於陶冶孩子情操的詩歌、兒歌;唱一些有助於孩子良好性格形成的歌曲。

同樣,幼兒又是好奇、好模仿的,模仿是他們學習的重要途徑,而家長的良好行爲習慣是他們學習的直接範例,爲什麼呢?家庭、教養機構和社會環境是影響幼兒成長的三大環境因素,但其中家庭又是對他們發展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首先,血緣關係、親子之情對孩子發展提供了最強烈的感情氛圍,因而父母的教育,影響最易感染幼兒。其次,父母與幼兒朝夕相處,關係密切,你們的言行無時無刻不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行爲習慣的形成。所以,幼兒時期,家長在孩子的心目中是最具權威的人,是孩子最愛模仿的對象,父母的良好行爲習慣將有效地影響着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的形成。

7、堅持不懈

培養孩子良好行爲習慣,不能想起來要求一下,想不起來又聽之任之,這需要家長有堅強的教育意志,立下規矩之後就應該要求孩子堅持這樣做,經過日復一日的訓練形成習慣。

孩子畢竟是孩子,自控能力不能像成人那樣強,家長應該結合孩子的心理特點,嚴格要求,切忌在教育子女上情感失控,並找出一個循序漸進的方法,使孩子逐漸學會控制自己,做事有恆心,不半途而廢,這也是意志的培養,有堅強意志力的孩子以後遇到任何困難就會勇敢,不畏縮,這將爲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奠定強有力的基石。“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是哪裏”必是一事無成。作爲家長一定要充分認識,只有持之以恆的要求、訓練,下決心,甚至要下狠心,才能培養具有良好行爲習慣的優秀孩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堅持不懈是取得成效的有利保證。

8、要求一致

習慣的“慣”字,有一以貫之的意思,就是說,要求和標準不能走樣。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特別需要家長在教育上的配合以至。家長對孩子在教育上取得一致,意味着相同“信息”重複輸入孩子的大腦,易於形成神經聯繫,促使習慣形成。如果要求不一致,孩子就會無所適從,逐漸養成鑽空心子的心理。而且不同方向的教育信息互相干擾,容易形成孩子的兩面性等不良的性格特徵。

當然,要實現要求一致,不是輕而易舉的,家長應十分重視並努力去實現,可以訂立一個約定,如果在對待孩子的態度和教育方式上發生分歧,決不要在孩子面前公開暴露矛盾,而要在事後交換意見,以求統一行動,這樣的教育效果纔會好。

糾正幼兒的不良行爲習慣,家長可以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靈活處理,忌墨守成規。

(2)、設身處地,忌專橫高壓。

(3)、恩威並重,忌言行偏

(4)、行爲指導,忌嘮叨羅嗦。

(5)、鼓勵爲主,忌負面強加。

(6)、寬嚴互滲,忌情感失控。

(7)、堅定立場,忌遷就退讓。

(8)、具體明確,忌抽象模糊

一個好習慣的形成肯定離不開家庭的教育。因爲家庭教育同其它教育相比,親合力、感染力更強。而且家庭教育對人的習慣的影響最早、最持久。因此習慣更容易在家庭中“遺傳”傳遞。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爲。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強,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父母的言談舉止,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一位家長曾說過:對孩子的教育可以簡單到“從自身做起”這樣一句話。但要做到、做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制定規範,嚴格要求。在幼兒園幼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惜幼兒的好習慣到了家裏似乎就“忘”了。原因就在於幼兒園有較嚴格的規範,有良好的激勵機制。幼兒的習慣是具有不穩定的特點,但主要還在於家裏家長沒有制定嚴格的規範。家長對子女溺愛、嬌寵,使之規定往往難以執行,而某項規定一旦破例,便會前功盡棄,良好的習慣再也難以形成了。要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家長可以適當地運用表揚與批評、肯定與否定、獎勵與處罰等強化手段。制定規範不能有例外。爲了培養好習慣,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下去,直到好習慣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平時幼兒在家要培養他們學習認真的習慣,能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各種任務。有些家長面對幼兒園佈置的任務不當回事,一味的任由孩子玩,說什麼入小學自然會好。殊不知,一些習慣都是在幼兒園時期就形成了,到時要改也難,真是悔之晚已。在學習習慣養成的過程中,父母還要注重對孩子進行指導。指導對年齡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訴孩子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是不夠的,還必須告訴他們爲什麼要這樣做,如何才能做的更好。

好習慣將伴隨着人的一生,影響人的生活方式和個人成長的道路。習慣對人極爲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習慣是人生最大的指導,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由爲重要”。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不容易的,在形成過程中,常常有相反力量在作祟。我們要注意對幼兒學習習慣的指導,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只是說教,而要家園共同配合,不斷地將良好的學習習慣轉化爲幼兒個人的需要、準則,並用來支配自己的行動,才能養成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英國有句諺語: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說的就是,要形成好習慣,貴在行動!就讓我們的幼兒在學習、活動、一日生活的行動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吧。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