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教育心理]“言傳身教”會導致家庭教育失敗?

[教育心理]“言傳身教”會導致家庭教育失敗?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根據經典社會學習理論,榜樣模仿是兒童學習語言、處理爭端、發展道德感和學會符合性別的行爲的最重要的成分。人們會通過選擇要模仿的榜樣,比如說父母或明星,來改進學習。

但有時又不完全這樣。比如,一個小男孩所在學校的老師都是女性,那麼他可能不會模仿她們的行爲,反而可能把這些行爲看成是“無男子氣概的”。

再比如,一對同卵雙胞胎,雖然他們長得很像,而且生活的家庭環境也一樣,但性格卻常常存在差異;還有的父母忠厚老實,而孩子卻陰險狡詐,這樣的例子並不在少數。

[教育心理]“言傳身教”會導致家庭教育失敗?

所以,如果單純通過言傳身教來理解孩子的學習和認知過程,有些時候是片面的,雖然多數時候父母的言傳身教很重要。

無論對於父母,還是對於老師而言,沒有哪一種教育模式是最好,最重要的是選擇最對的,父母也可以從優秀老師身上學習家庭教育方式。

比如,一位老師會不想讓自己的學生被貼上“差生”的標籤,而利用音樂、道具、手勢、面部表情及音調的變換來進行教學,使得全班孩子的英語都達到熟練程度

再比如,一位老師沒有反對孩子去接觸電子產品,而是讓學生用一種電腦軟件來學習生物知識,用模擬的歷史游戲來學習歷史。

[教育心理]“言傳身教”會導致家庭教育失敗? 第2張

又比如,一位老師沒有在班規中具體規定能做、什麼不能做,而是和學生一起修訂了一個“權利法案”,“法案”中規定了學生的權利,這些權利包含了大部分可能需要學生遵守的“規則”。

其實,當我們去觀察那些優秀的老師就會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對學生盡職盡責且充滿信心和關愛,他們會針對學生學習能力和需求上的差異,採取適宜的指導和評估方式,而精心準備和時常反思是最突出的特點。

反思型教師

他們常常通過回顧教學情境來分析自己做了什麼以及爲什麼那麼做,並進而思考應該如何改善教學來促進學生的學習。

然而,現實生活中的多數父母,卻常常很少反思自己的教育過程,更缺少精心的教育準備,相反把關注點集中在孩子的行爲上,用效果來判斷孩子的好壞,而沒有真正關注導致這些行爲的背後原因。

比如,一個兒童一直學習成績不錯,可在一次測驗中由於緊張或者太想取得更好的分數,結果考試成績不理想,卻被父母批評他學習不認真,導致每次考試他都會緊張。

再比如,一名學生雖然學習很好,但運動能力較差,結果在體育課上出了醜而受到同學嘲笑,不僅導致他害怕體育課,還影響了其他科目的學習。

[教育心理]“言傳身教”會導致家庭教育失敗? 第3張

顯然,造成孩子出現某些異常表現的原因是多樣的,單純依靠父母的言傳身教是無法真正解決問題的,因爲當父母沒有搞清孩子問題所在或真正需求時,言傳身教則可能起反作用。

假設一名學生平時表現並不好,但在某次授課中因認真受到了老師表揚,他不僅沒有感謝老師反而產生了抗拒,因爲他認爲這樣會讓他在同學中很沒面子,這不夠“酷”。

再比如,上面提到的運動能力較差的好學生,雖然父母在家爲他做出了愛好學習讀書的榜樣,但顯然這不是他想要的,很可能會導致他對這樣的榜樣行爲產生牴觸,進而對學習讀書產生厭煩,這與認同“無男子氣概的”男孩不會模仿女老師行爲一樣。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要迷信教育模式,而應努力成爲一名“反思型”父母,經常對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效果進行評估,多學習和了解教育心理學的知識以及必要的教育策略,針對孩子的特點去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