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上寄宿學校好不好?家長應該怎麼做?

孩子上寄宿學校好不好?家長應該怎麼做?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送孩子上寄宿學校的家長大體來說有兩種,一種是因爲工作安排不開,家中沒有老人幫忙照顧孩子,又不放心給保姆帶,只好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另一種是相信寄宿學校的辦學理念和教學環境,認爲寄宿教育對培養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有好處,所以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鍛鍊”。我就因爲第一個原因而讓女兒上了兩年半的寄宿小學。

孩子上寄宿學校好不好?家長應該怎麼做?

寄宿學校的好處

有一個條件是現今獨生子女家庭所缺乏的,那就是同齡人的緊密接觸和互動。

我們與兄弟姐妹間的種種關係,比如聯合起來瞞着父母做事的合作關係,大孩子對小不點兒的領導關係,互相愛護、關心,同時互相也有嫉妒、誤會,等等,由於我們是一家人,這些關係是我們必須去處理和麪對的,躲不開。

如果不是一家人,是同學、一個小區的,或表兄弟、堂姐妹,那麼關係的處理常常不能深入,不能延續, 總有時間和機會“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躲開或逃避了那些不愉快的、糾紛摩擦的時刻。

可惜,恰恰是因爲躲不開,才讓我們不得不去學習如何應對,否則就容易形成我們逃避、拖延的習慣,先忍了,先回家,然後期待問題自然化解。

寄宿的孩子就不同了,他們不得不吵完架還要見面;他們會遇上在操場上還玩得挺好、進了食堂卻有了摩擦的挑戰;他們會暫時沒有父母或自己的房間作爲埋頭的沙堆,只好擡頭應對……就像兄弟姐妹們雖然時有紛爭,但大多隨着年齡的增加, 關係越來越好,是親人。

寄宿學校的孩子們雖然看起來會比走讀的孩子們有更多的摩擦,但經過摩擦的感情是更深刻的。

一位老師告訴我,她所在的學校既有走讀生, 也有寄宿生,根據她的觀察,寄宿的孩子們之間的友誼是不一樣的,他們互相的眼神更默契,感情更深厚,互相間更能包容、體諒、支持、愛護。走讀生間的感情就要膚淺得多,打打鬧鬧之餘談不上更深的交流。

寄宿學校對孩子的傷害

01家長不能及時地瞭解孩子的情況。

在家裏與兄弟姐妹的互動中,家長會比較及時地介入,對不符合規範或要求的及時糾正,對不好的行爲的懲戒可以成爲大家的禁忌。

對好的行爲及時讚揚和鼓勵,可以成爲其他孩子的榜樣,可是在寄宿學校, 家長的瞭解和介入是不夠及時的,常常等週末回到家,孩子已經把發生的事情忘記了,或者記憶已經出現偏差。

即便學校老師有及時的處理,但家長處理的角度和方 式與學校老師是不一樣的,是學校教育的補充或拓展。

在這一點上,孩子缺少了一 個一點一滴接受父母教誨和了解、模仿父母的過程。

02孩子與家長的關係和互動處於非正常的狀態。

很多家長在週末接回孩子後,帶着補償的心理,帶着孩子吃喝玩樂,讓孩子誤以爲跟家長在一起就是度假,家長在家裏天天過的都是這種日子。

週末家長雖然也要監督孩子寫作業,但平時與每天工作、上學的節奏和要求是不同的。也有不少家長平時工作很忙,週末在家自己也要 休息,乾乾家務,睡個懶覺,也沒有太多的心思和精力陪孩子說話、遊戲。

孩子與家長的關係和互動處於非正常的狀態。很多家長在週末接回孩子後,帶着補償的心理,帶着孩子吃喝玩樂,讓孩子誤以爲跟家長在一起就是度假,家長在家裏天天過的都是這種日子。

週末家長雖然也要監督孩子寫作業,但平時與每天工作、上學的節奏和要求是不同的。也有不少家長平時工作很忙,週末在家自己也要休息,乾乾家務,睡個懶覺,也沒有太多的心思和精力陪孩子說話、遊戲。

03孩子對生活的真實性缺少切身感受。

同理,週末的時間是與平時不一樣的,孩子沒有機會親眼看到和體會平時父母、鄰居、社區、社會上的狀態,對生活的真實狀態比較隔膜。

我見過的幾個從小住宿的孩子,都被評價爲比較單純、天真,原因就在於小時候生活環境過於簡單,對真正的社會生活缺少體驗。

04沒有自己獨立的空間。

大部分的宿舍空間有限,常常是四個、六個或八個孩子住一間,孩子的東西較少,儲物空間小。我聽到過有住宿的孩子說,有的室友愛生氣,用被子蒙着頭,誰也不理。

孩子如果能夠有一個自己的空間,無論是自己的房間還是和家人共享房間但有自己的角落,都會給孩子心理上帶來安全與歸屬的感覺,讓孩子在規劃、使用和佈置自己的空間時學會條理並擁有主動性。

大學生住校常常在牀上拉簾子、設蚊帳以隔離出自己的小天地,小學生、中學生就很少能做, 有的學校宿舍管理還特意規定不許拉簾子,因此住宿的是孩子就缺失了成長所必需 的獨立空間。

05總會在心理上感到自己是被拋棄,不被重視的。

與其他兄弟姐妹比,或者與父母的工作比,自己是被安排走開的那一個。

無論父母怎樣給予解釋,怎樣講道理, 從聽到父母的話、理解這些話、體諒父母的處境和用心到自己心甘情願地服從、主動追求快樂的住校生活之間,孩子要經歷很長、很不容易的內心轉變過程,很多孩子可能一生都走不完這個過程。

有的家長說,我看孩子很快就適應了,不哭了,跟同學玩得也挺好。是啊,孩子當然不可能一直苦惱下去,但這是表面現象,他是無 奈之下只好適應,但還帶着氣跟家長較勁——你不要我,我還不理你了呢,還是真 心過着快樂的生活,孩子自己是表達不清楚,也無從表達的,因爲家長常常關閉了就此事對話的大門。

大多數孩子是被動適應。他們的不滿、不安、恐懼、無奈和怨怪等情緒都被壓抑了下去,但仍會在恰當的時機冒出來干擾他們的狀態和言行。

孩子上寄宿學校好不好?家長應該怎麼做? 第2張

父母應該怎麼做?

有很多家庭確實不得已選擇讓孩子住校生活。家長若能注意以下事項,將會最大限度地發揮住宿的優勢,降低負面影響:

1)準確評估孩子的性格、能力,評估自己的生活狀態,慎重選擇住校。

2)週末多與孩子交流,避免過度補償。

3)與其他同學的家長和老師聯繫,儘量多角度、及時瞭解孩子的表現。

4)儘量客觀地與孩子探討住宿的優缺點,避免一味地說寄宿好,壓制孩子的真實感受和想法,更要避免流露出該校多好、多貴,顯示自己的正確和對孩子的付出。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