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不是以你爲中心的!

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不是以你爲中心的!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0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很多的家庭裏,父母老人們都對孩子十分寵愛,溺愛的程度也不甘示弱,然而這樣對孩子的成長並沒有什麼好處。那麼家長該如何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不是以你爲中心的呢?

寧寧這個月滿2歲了 ,回顧她來到這個世界的兩年,越來覺得她和姐姐小拍有如此的不同。

這個小傢伙好像天生就會察言觀色,會幫我扔小lisa的尿片,看見我忙的時候,會一個人自己找樂子,也會等姐姐不在,妹妹不餵奶的時候,儘可能霸佔我的懷抱……

拿捏尺度總是恰到好處。

可是姐姐小拍卻全然不是這樣的性格。

她在7歲之前,是我們唯一的女兒,雖然現在做了姐姐,但依然很習慣以自我爲中心,想要全世界圍着她轉。

她很少幫我的忙,還總是向我提要求。

想到一個女鄰居前陣子跟我說,她的獨生女兒已經14歲了,她在反思自己是不是給的愛太多了,讓她太以自我爲中心,完全不體諒父母。

她有一句非常無奈的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此時此刻,我特別想要一個二胎,感覺獨生子女的病,要二胎才能治。”

這讓我開始回想,小拍以前當獨生子女的日子。

家裏只有一個孩子,家庭氛圍的確是完全不同的。

她剛出生時,佔用了我們的娛樂時間、夫妻獨處的時間,甚至連個整覺都睡不了,但我也是心甘情願讓渡出了自己大部分的需求。

她只要一哭,我們全家都會跑上去,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爲什麼不開心了……

一連串的問句,一連串的關注。

等她漸漸大了,我們也依然習慣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她的身上。陪她閱讀,陪她遊戲、早教,瞭解和觀察她的一舉一動。

也整天圍着她的需求轉,滿足或者不滿足,都在想盡辦法得到她的理解。

這也是大部分獨生子女家庭的日常寫照吧。

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不是以你爲中心的!

可是等到孩子長到14歲,我這個女鄰居,終於想起她也有自己的需求時,她的孩子卻不能接受了。

她說自己的女兒,這麼大了還總是黏着她,她要出門和朋友吃個飯,女兒會大叫:“爲什麼不帶我去?”

她有天晚上忘了填女兒學校的一份調查問卷,臨到第二天上學出門前,纔想起來,她跟女兒連忙道歉說了幾次“對不起”後,趕緊拿筆來填,但女兒還是朝她大發脾氣。

她和孩子爸如果抱了抱朋友家幾個月大的二寶,被女兒看見,還會氣得吼他們:“不準抱別的小孩,要抱只能抱我!”

我聽了女鄰居跟我傾訴的這些場景,心有慼慼焉。

很多時候,是我們有了孩子,就習慣性的以孩子的需求爲重,完全壓抑了自己的需求。

等到孩子大了才發現,他竟然也習慣性的以爲,全世界,就應該以他的需求爲重。

如何改善這個局面,不是一朝一夕的。雖然我生了二胎三胎,小拍有了兩個妹妹,但對小拍的改變依然緩慢。

獨生子女的家庭,也很難避免不把精力和關注放在孩子身上,我也從不建議故意去冷落孩子。

但我想,不論有幾個孩子的家庭,都依然要建立界限感,這是一個避免孩子以自我爲中心的好辦法。

哈佛大學教授沃頓·懷特在他的《從出生到三歲》裏寫道:

父母應該從孩子七八個月大的時候,就始終如一地設立界限,而且這種界限,要反映父母和孩子之間合理的權利分配。

在我們家,小拍的東西,寧寧的東西,lisa的東西,我和拍爸的東西,都有比較清晰的界限。

小拍的樂高,她就重點聲明過,不讓妹妹碰。

所以寧寧即便才2歲,就已經很明確的知道,姐姐的這個樂高不能碰,要玩一定要問過姐姐。

我也適時地跟小拍說:“那寧寧的玩具,你也不能隨便玩,要玩也要問過寧寧。”

這給了姐妹之間相互尊重的基礎。

如果放在親子關係上,同樣是,孩子的東西屬於孩子,我們做父母的不越界。

但同時,父母的東西,孩子也要尊重父母,讓他明白在他的世界裏出現的,不全是他的,不能爲所欲爲。

有界限意識的孩子,也更能理解父母的需求,不容易以自我爲中心。

而沒有界限意識的家庭,親子更像“共生”的關係,你的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孩子的需求,大人的需求,絞殺在一起,彼此怨懟。

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不是以你爲中心的! 第2張

爲了避免孩子以自我爲中心,還有一個好辦法,就是喚起孩子的“同理心”。

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即便有需求,也苦於他全身心依賴我們,讓我們沒空間去滿足自己。

但等孩子漸漸大了,有了自理能力,上了幼兒園,我們關注的重心,也要開始逐步考慮自己了。

兒童心理學專家陳忻認爲,4-7歲是喚起孩子“同理心”的最好時期。因爲這個階段的孩子,聽得懂父母說的道理,也更具有合作意識。

我們在陪伴孩子時,努力去理解孩子,但理解是雙向的,孩子也同樣要學會理解我們的需求。

習慣以自我爲中心的孩子,更是要給他體諒父母的機會

朋友小湯曾經帶6歲的兒子去公園玩,兒子在公園的一片空地上不停地玩飛機,小湯問兒子:“要不要去看看花海?”

兒子非常不願意說:“我還想玩飛機啊,花海有什麼好看的?”

小湯說:“我看見你玩了半小時飛機了,媽媽聽說這個公園的花海特別好看,以前來都是陪你玩,從來沒有去看過,我很好奇啊,想去看看到底多好看。”

她誠懇地說出事實和感受,不加任何評判,孩子往往能夠理解媽媽的意圖,他的“同理心”也被喚起了。

她兒子後來說:“好吧,那就去滿足一下你的好奇心吧。”

學會用這種溝通方式,做個會“撒嬌”的媽媽,孩子也越來越會體諒媽媽的需求,懂得將心比心。

我把這種溝通方式,也經常用在小拍身上,有時她理解我的需求,但又不捨得放棄自己的需求,我們也會用PET的“第三法”,開動腦筋,找到能兼顧雙方需求的辦法。

養出一個以自我爲中心的孩子,很多時候不是因爲愛太多,是愛的方式出現了偏差。

我想,愛不意味着犧牲父母,全盤滿足,全盤妥協。

愛、尊重和理解,只有是相互的,才能走得更遠。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