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警惕!是誰在阻礙孩子沉迷學習?

警惕!是誰在阻礙孩子沉迷學習?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總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想讓他好好做事他卻總是動來動去?其實孩子也有全神貫注的時候!想想每次孩子和小夥伴玩遊戲時,他對你的呼喊總是充耳不聞?孩子在玩玩具時,總會忘記吃飯?

在往期的文章中,我們也提到:小朋友的大腦不能同時處理大量的信息,專注於一件事情以後很難再注意到其他事物。這種「沉溺」般的體驗,並沒有什麼害處,反而能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到更快樂,更願意學!

而在心理學中,這種體驗就叫做「心流」(flow),由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Mihaly Csikszentmihalyi)在1975年提出:

“ 心流是一種既集中又放鬆且意識中不存在任何其他雜質的高度投入的狀態。

這種俗稱爲「忘我」的心靈體驗,還是創造力產生的必要條件之一。美國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Alison Gopnik曾提出,有創造力的人都具有如下特質:他們像孩子一樣心態開放,願意探索世界。但他們同時也像大人一樣,會專注於某一件事情。而「心流」的體驗就是這種高度「專注」的感覺。

你多久沒體驗到「心流」啦?

米哈里認爲使心流發生的活動具有以下 7 個特徵:

我們傾向於去做;

容易專心致志;

有清楚目標;

有即時反饋;

活動的挑戰與我們的技能之間達成平衡;

在從事活動時我們的焦慮感消失;

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

參考以上特徵,不難發現,你在玩連連看時更容易進入「心流」,是因爲遊戲的目標總是設置得很小(或者根本不需要有什麼目標),讓你沒什麼壓力。遊戲還能提供即時反饋——你很快就知道自己已經完成了什麼,而哪些還要做。

而有些人難以在工作中產生「心流」,要麼是因爲不喜歡這份工作,要麼是因爲無法掌控事情的發展節奏,或者常常被打斷,無法沉浸。於是焦慮常伴左右,每天都算着還有多久才下班。

警惕!是誰在阻礙孩子沉迷學習?

想讓孩子有「心流」,反而製造泥石流

即使自己很久沒有體會到「心流」了,但還總想讓孩子心無旁騖地專注於一件事情?

日常生活中有幾股黑暗勢力會干擾孩子產生「心流」。沒錯,一不小心,你也是暗勢力之一呢!

外部獎勵

當外部獎勵已經控制了孩子,他們就失去了做某件事情的內在動力。例如,當孩子喜歡畫畫,常常沉迷其中時(雖然可能畫的不好),如果你爲了鼓勵他,說「寶寶今天完成三幅畫就可以吃一根冰棍!」在這樣炎炎夏日裏,一根冰棍真是超級誘人~於是寶寶馬上失去了「精神世界的追求」,把畫畫當作了一個「任務」,完成了就可以吃到冰淇淋。

在許多心理學實驗中也發現,當外部獎勵不存在時,孩子更有可能沉浸在他們喜歡的事情上並堅持下去。

電視/電腦/電話

總有電視想害娃!觀看電視節目和手機視頻都不大需要長時間地集中注意力,雖然這能獲取我們的暫時關注,但也潛移默化地降低了孩子和大人進入「心流」的可能性——想想你有多久沒有集中注意力地連續工作了?

嚴格控制時間的遊戲和活動對孩子也有同樣的影響,孩子還沒有達到「忘我」的狀態就已經被抓去做別的事了。

對孩子的不理解

對於年齡更小的小朋友,他們有獨特的「心流」。你是否注意到,孩子有時會「忘我」地把玩自己的腳趾頭,或者旁若無人地望着一束陽光出神?

其實這和你嗑瓜子、打遊戲、聊八卦、做手工、P圖、做飯時的心態是一樣的:孩子也找到了自己超級感興趣的東西,雖然你不懂,但也不要阻止他嘛。

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沉溺式學習」?

根據「心流」產生的特徵,綜合相關研究,小編整理了幾種方法,讓你和孩子主動探索這種特殊的心靈感受:

1. 發現並鼓勵孩子喜歡的事情

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如果孩子喜歡遊戲,你就需要把培養習慣的過程和遊戲結合。如果孩子喜歡音樂,那就在日常生活中加入一點音樂~

2. 調整好一項活動的目標和挑戰性,讓它和孩子的能力相匹配,並提供即時反饋

就像設計一個電腦遊戲一樣,平常注意觀察孩子的表現,摸清孩子的能力範圍。

例如,你想讓孩子畫一個小人,但孩子在幾次嘗試後很快就放棄了。這說明這項任務的目標太大或者難度太高,而他「力所不能及」,所以馬上就不做了。在他看來,你的指令就是這樣的:

在這種情況下,試着無限調低你的挑戰模式吧!可以先讓孩子畫出小人的眼睛、嘴巴,再一步步慢慢添加。

3. 讓一項活動更有趣味性,時刻激發孩子的興趣

例如培養孩子整理房間的習慣,你可以找到方法讓它更有趣。例如播放孩子最喜歡音樂,讓孩子隨着節奏擦桌子。或者只允許孩子單腳跳着收拾房間,又或者是和孩子一起回收利用房間裏的廢紙箱。

4. 不要嚴格安排孩子的每時每刻,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去追隨自己的興趣

過多地計劃孩子的時間,會讓孩子處於被動的狀態,沒有機會主動探索自己真正喜歡的事物。

如果孩子正沉迷某本繪本或者某幅拼圖,就隨他去吧(不吃飯就不吃飯吧)。但是爲了讓孩子不被打擾,要記得消除「背景噪音」喔!當你想讓孩子專注於某件事時,把電視關掉;當你在陪孩子玩遊戲或學習時,也要記得把自己的手機扔一邊。

把專注當成家庭習慣來養成,孩子在這樣的氛圍中也更難分心。

孩子的大腦尚未發育成熟,注意力的持久度確實比不上大人,但這並不意味着孩子們不可能沉迷於某件事情。相反的,他們的內在動力可能比你更強烈!他們專注起來的樣子,比你還認真可愛呢~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