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錯的不是“窮養”,真正毀格局的是“瞎節儉”,最後買單的是孩子

錯的不是“窮養”,真正毀格局的是“瞎節儉”,最後買單的是孩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過分節儉很容易讓孩子把金錢看得過重,即便是應該花的錢,孩子也有可能會表現得很摳搜小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孩子發展的格局,影響了孩子的選擇。窮養教育和瞎節儉完全是兩碼事,如果父母們不能夠端正認知,把握好…

原標題:錯的不是“窮養”,真正毀格局的是“瞎節儉”,最後買單的是孩子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對於窮養的教育方式十分推崇,大人們認爲只有讓孩子小時候吃點苦,這樣他們才能夠懂得勤儉節約。窮養的教育方式所帶來的教育影響自然是可圈可點的,但是很多家長們在窮養的尺度把握上卻存在着問題。窮養不是瞎節儉,過分節儉反倒坑了孩子。

錯的不是“窮養”,真正毀格局的是“瞎節儉”,最後買單的是孩子

寶媽堅持對兒子窮養,連學費都要朝鄰居“借”,孩子長大後卻很困擾

此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篇帖子,網友小王分享了自己童年時的一段經歷,並且感慨如果自己有了孩子一定不會打着窮養的幌子對孩子瞎節儉。小王的媽媽十分推崇“窮養教育”,雖然家庭經濟條件不錯,但是她對待孩子時卻十分的摳搜。“吃不窮,穿不窮,算計不到就受窮”這句話總是被小王的媽媽掛在嘴上。

錯的不是“窮養”,真正毀格局的是“瞎節儉”,最後買單的是孩子 第2張

有一次小王回家找媽媽要學雜費,沒成想小王的媽媽卻說家裏沒錢,如果想要交學雜費,就得去鄰居家借錢。隨後小王的媽媽也真的去了鄰居家,媽媽的舉動讓小王一度沉浸在家庭經濟壓力的焦慮之中。而多年之後,小王的媽媽再次提起這段經歷的時候卻說,“其實當時家裏有錢,幾十塊錢的學雜費也能交得起,但是爲了讓孩子知道錢來的不容易,我特意去鄰居家借的!再說如果拿出100塊錢破開成零錢的話,幾天就會花沒的,整錢不能破!”

錯的不是“窮養”,真正毀格局的是“瞎節儉”,最後買單的是孩子 第3張

小王的媽媽說到這裏時神情十分得意,可是小王在心裏卻十分困擾。“就是因爲媽媽從小到大都這樣節儉,所以我每次花錢的時候都非常有負罪感!雖然我也很想參加同事們的聚會,但是想到要花錢我就會找藉口不參加,時間長了,同事們也會背地裏說我小氣!”其實窮養和瞎節儉完全是兩碼事,窮養磨練的是孩子的意志,而瞎節儉則會限制孩子的成長格局。爲了節儉而摳搜地生活,這難免會讓孩子更容易被物質條件所困。

錯的不是“窮養”,真正毀格局的是“瞎節儉”,最後買單的是孩子 第4張

父母瞎節儉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負面影響呢?

父母過分節儉很容易讓孩子在經濟條件方面有一種窘迫感。對於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而言,這種窘迫感很有可能會妨礙到他們的身心發展,甚至是性格形成。尤其是在孩子身上社會性有所顯現後,父母過分節儉的樣子很容易讓孩子感到自卑,在社交方面也因此而受到困擾。

父母過分節儉很容易讓孩子把金錢看得過重,即便是應該花的錢,孩子也有可能會表現得很摳搜小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孩子發展的格局,影響了孩子的選擇。雖然說金錢可以爲生活帶來便利,但是過分節儉,卻會讓孩子容易形成金錢至上的價值觀。

錯的不是“窮養”,真正毀格局的是“瞎節儉”,最後買單的是孩子 第5張

爲了節儉而節儉有可能會消耗孩子成長中本在擁有的輕鬆和愉快。在不斷地算計成本得失的過程中,孩子活得特別心累。甚至,孩子還有可能在算計中養成貪小便宜的習慣。在消費時有負罪感,覺得好的東西自己配不上等等,這些負面的心理體驗都會讓孩子變得很有負擔。

父母們怎樣才能夠避免瞎節儉的教育誤區?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們應該更有擔當一些,扛得住家庭經濟壓力,爲孩子營造一個穩定的家庭生活環境這很有必要。雖然說時下生活成本較高,父母們難免會爲一些家庭開銷所犯愁,但是爲了孩子能夠成長在一個愉快的環境中,父母們應該承受生活壓力,不要輕易地在孩子面前哭窮。

錯的不是“窮養”,真正毀格局的是“瞎節儉”,最後買單的是孩子 第6張

節儉並不等於摳搜小氣,所以對於該花的錢,父母們還是應該爽快地拿出來。節儉也不等同於佔小便宜,所以父母在日常的消費行爲中應該更加有分寸。堅持正確的消費觀和價值觀,這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很有裨益。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也應該擁有更多精神層面的滿足,除了物質滿足以外,家長們也要引導孩子去追求精神上的滿足。節儉並不等同於侷限孩子的眼界和視野,多帶孩子去了解和體驗,這會讓孩子收穫更多。

窮養教育和瞎節儉完全是兩碼事,如果父母們不能夠端正認知,把握好尺度分寸的話,那麼很有可能就會被瞎節儉帶入到教養誤區之中。過早地讓孩子感受到經濟壓力並不是一件好事,合理的消費觀才更加能夠讓孩子懂得勤儉節約。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