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千萬別給寶寶帶耳機,後悔莫及!

千萬別給寶寶帶耳機,後悔莫及!

來源:育娃網    閱讀: 5.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識地帶孩子規避噪音污染,尤其不要忽視娛樂性噪聲的污染,如電影院、KTV、酒吧等娛樂場所,更不要讓孩子使用耳機。

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識地帶孩子規避噪音污染,尤其不要忽視娛樂性噪聲的污染,如電影院、KTV、酒吧等娛樂場所,更不要讓孩子使用耳機。

千萬別給寶寶帶耳機,後悔莫及!

時下,年輕父母都特別注重優生優育,讓孩子欣賞音樂就是很好的方法。但加拿大兒科專家告誡父母:千萬不要給9歲以下的孩子,特別是嬰幼兒戴耳機聽立體聲音樂。這是因爲,嬰幼兒的聽覺器官正處在發育階段,器官組織還非常脆弱,若給嬰幼兒帶上立體聲耳機聽音樂,聲壓直接傳遞到很薄的鼓膜上刺激聽覺器官,使之異常興奮,長期使用容易造成聽覺疲勞,損害聽覺器官。

小麼提醒:大於90分貝的音量就會對耳部神經造成不可逆的聽力損傷!

聲音是如何被聽到的?

耳朵由外耳、中耳、內耳組成。外耳包括耳郭、外耳道與鼓膜。耳郭、外耳道收集聲波,並把聲波傳到鼓膜。鼓膜通過振動,把這種運動傳入中耳的聽骨鏈,再通過精細的聽骨鏈將振動傳入內耳。因此,外耳和中耳又合稱爲傳音器。內耳是聽覺的感受器官,由半規管和耳蝸組成。耳蝸內充滿液體,可將振動傳給毛細胞,由毛細胞將其轉化爲聽神經可以接受的電化學信號。刺激聽覺神經,形成神經衝動並傳入大腦。這時,神經衝動就被轉化爲我們所聽到的聲音。

當給嬰幼兒欣賞立體聲音樂時,一定要把音量調小一些。

以往認爲,噪聲造成內耳損傷的主要原因是機械損傷,但新的人羣資料及大量動物實驗表明,耳蝸上的毛細胞纔是聽力受損的關鍵。然而毛細胞是不可再生的,掉一個少一個。而高分貝的聲音會過度刺激孩子們內耳裏弱小但卻非常精密的“感應接收器”--毛細胞。一旦它們受到損傷,它們就不再能夠把聲音傳送給大腦了。

在此,特別提醒各位媽媽,爲了保護孩子的聽力,一定要遵循“60/60”原則!也就是聽音樂時音量不要超過機器最大音量的60%,連續聽音樂時間不超過60分鐘。生活中要有意識地帶着孩子規避噪音污染,尤其不要忽視娛樂性噪聲的污染,最好不要帶學齡前的孩子去電影院、KTV、酒吧等娛樂場所,更不要讓他們直接使用耳機。再有,家長爲孩子選擇玩具時,一定細細甄選,勿讓噪音玩具傷害寶寶尚未發育完全的聽覺器官。聽音樂時,儘量選擇安靜的環境,雖然戴耳機可以很大程度過濾到周圍的噪音,但對耳朵的直接傷害也最大!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