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愛哭愛鬧總說不怎麼辦?

寶寶愛哭愛鬧總說不怎麼辦?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玉是一名語文老師,昨天和我匆匆吃了個晚飯,就說要趕緊回家陪孩子寫作業。

“你現在是上班教學生,下班教兒子,全天在崗啊!”我揶揄到。

小玉嘆了口氣:“沒辦法,現在孩子上三年級了,課業雖然不重,但也不能鬆懈。陪寫作業已經快磨光我所有的脾氣了,現在我們家二寶直接就放養了。”

“這位二寶少爺呀,最近性格突然變得越來越叛逆,脾氣越來越暴躁!一言不合撒潑打滾,一不滿意就鬼哭狼嚎的。

那天晚上看見電視裏有冰激凌的廣告,就說要吃,我說沒有,他立馬趴在地板上大哭大鬧還舔起地板!換以前,我肯定給他一頓胖揍。”

小玉說着又嘆了口氣:“現在又要教大寶,又要管小寶,我又不是三頭六臂!算了,反正我也有經驗了,二寶現在是進入叛逆期了,由着他吧,過段時間就好了。”

原來,小玉現在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大寶的學習上了,又恰好遇到了她兩歲多的二寶進入了“叛逆期”(即心理學上說的“第一個反抗期”),更是焦頭爛額,於是選擇了忽視二寶的“叛逆”情緒,認爲“過段時間就好”。這樣做真的合理嗎?

今天,我們來認識下寶寶的第一個叛逆期。

一、寶寶的第一個反抗期是獨立意識的體現

剛出生時,孩子的意識是混沌的,沒有自我與外界的區分。

孩子1歲以後,隨着可以獨立行走後,他們開始感到自己是一個獨立於環境之外的個體,進一步意識到我自己是可以支配自己的行動而不受外人控制的,自我意識開始發展,對成人的指揮和安排表現出越來越大的選擇性和自主性。

2歲左右,寶寶自我意識發展有了第一次飛躍!獨立性越來越強的他們會經常說“不”,對於家長的安排常常表現出反抗以顯示自己的能力。因爲他們覺得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情,他們想要實現自我存在感和價值感。

但是這個時候孩子還沒有建立起正確的道德行爲規範時,語言也還無法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意願,於是他們的表現常常搞得家長焦頭爛額。

所以孩子的第一次反抗期又被稱爲:“可怕的兩歲”,兩歲並不是專指,1歲半到3歲之間都可能發生

寶寶愛哭愛鬧總說不怎麼辦?

二、寶寶第一個反抗期的重要意義

儘管聽起來讓家長很頭疼,甚至會說這是Terrible Two(可怕的兩歲),但兒童教育專家卻更願意叫做Wonderful Two(了不起的兩歲)!

因爲,這意味着寶寶們逐漸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是自我分離和發現自我的過程,他們開始有自己做判斷、做決定的需求,這對於他建立一個獨立的個體的個性是至關重要的!

三、這5招應對寶寶的第一反抗期

1、保持冷靜

寶寶發脾氣的時候,家長也很容易受到感染而情緒失控,但要切記鎮定,保持冷靜。

在孩子“撒潑打滾”的時候,請一定默唸:“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以暴制暴,只會讓孩子更加逆反。你只有平靜下來,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

可以採取“平靜中斷”法,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帶寶寶離開發脾氣的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呆一會,從憤怒的環境中抽離出來,平復情緒。

如果是公共場合,又沒辦法離開的話,嘗試擁抱寶寶或用平靜的語氣和他說話,也可能會讓寶寶安靜下來。

2、適當不理睬

像開頭小玉一樣,當寶寶的要求沒有合理性而且家長又不能滿足時,可以採取暫時不理睬的方法,讓寶寶自己鬧、自討沒趣,等他情緒好轉,能聽講道理的時候,再慢慢來進行教育,讓孩子知道哭鬧解決不了問題,並明白什麼是合理的要求,什麼是不合理的要求。

3、適當放權

既然孩子自我意識開始覺醒,慢慢希望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世界。

我們建議在堅持原則的基礎上,學會傾聽和尊重他的想法,給他相對的空間和自由。

當然,涉及到原則性問題,家長一定要堅定自己的立場,我們的語音語調、表情和肢體語言都需要平靜且堅定,這一切都是在和孩子傳遞,父母會堅持自己的原則,你即使這樣大哭大鬧仍然沒用。

4、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2歲左右的寶寶,語言還無法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意願,也不能很好地和父母進行溝通,情急之下他們就會感到沮喪,就會用極端的行爲來表示抗議和宣佈自己的“主權”。

因此,家長在日常生活中,要留意多爲寶寶提供開口的機會——鼓勵他多複述故事、多描述看到的事情、多和他進行交談,以提高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5、高質量的陪伴

高質量的陪伴對寶寶的情緒緩解是很重要的。孩子一旦建立起充分的安全感,就不會那麼容易急躁和叛逆。

家長哪怕每天花10分鐘集中精力,專心和孩子一起塗鴉,一起做手工,一起講繪本等等都可以。

這些高質量的陪伴不僅能增加親子親密度,而且在陪伴中可以潛移默化地教導孩子提高處理問題的能力,養成相對獨立的習慣。

這樣對於家長來說,也不會很累,而孩子出現用負面行爲比如尖叫、大哭、打滾撒潑、黏人等等來索取關注的機率就會小很多。

總之呢,寶寶的反抗期是成長必經階段,家長應該以尊重孩子的主觀意志爲前提,陪伴他們一起探索成長的道路。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