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七夕楊樸賞析

七夕楊樸賞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七夕楊樸賞析,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楊樸於某年七夕節寫的,詩人通過詠七夕的乞巧而諷刺人間爾虞我詐的醜惡現象,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七夕楊樸賞析

七夕

宋-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弄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翻譯:

不明白牛郎到底打的什麼主意,是怎麼想的,非得邀天上的仙女來織滿天的錦繡雲霞。

每年人們都要在七月七日晚上向天上的織女乞求賜予刺繡、紡織等的聰慧、智巧,但實際上,人間的智巧己經很多了。

七夕楊樸賞析

註釋:

牽牛:星名,在銀河之西,俗稱牛郎,一名河鼓,又名黃姑。大概以李牛三星像牛頭角、感之形,名之牽牛。若何:怎麼樣。

“織女”句:織女,在銀河東,織女四星像梭形,名之織女。織女傳說為天帝之女,又叫她天孫,會紡織,韓愈待“天孫為織雲錦裳”。傳說天孫同牛郎結婚,婚後被罰分居銀河兩岸,只許每年七月七日由喜鵲給他們架橋,使他們相會一次。金梭,梭子的美稱。

“年年”句:因織女會紡織,古代女子便於七夕焚香陳瓜果,祝賀她夫婦聚合,又向她乞求智慧,民間有穿七孔針之戲。乞與,賜給。

不道:沒有料到。

賞析:

這首詩前兩句寫乞巧。首句寫乞巧的人未領會牛郎的意願;次句寫乞巧的人必定邀請織女向她們傳授操弄金梭織錦的技巧。作者從牛郎、織女七夕踏鵲橋相會的神話傳說發端,別出新裁,表達了作者獨到而又深刻的見解。

後兩句就乞巧借題發揮,寫織女每年賜給織女乞求賜予人間技巧,而不知人間的巧詐已經很多。詩人在這裡並非是在讚揚人間的機巧,而是來了一個大轉彎,詩人此時想起的不僅僅是人間創造幸福的巧智,還有行惡的智巧,恰是這種新的含義,不無道理,但又非常出人料想地拓寬了詩思的領域。

從四句詩的整體和詩情的深入來看,詩中作者的憤世嫉俗之情表現得恰當、巧妙額、深刻,語言簡練樸實,詩思凝重洗練,富有趣味。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為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