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當兒童教育也被焦慮和野心攻陷,孩子們該怎樣認知世界?

當兒童教育也被焦慮和野心攻陷,孩子們該怎樣認知世界?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新一代父母們大概都有共識——培養一個孩子是一件耗資、耗力極其巨大的工程。甚至很多時候,是一場緊張而野心勃勃的鬥爭。前幾天,一篇名為《中產教育鄙視鏈:絕不讓娃和沒英文名、看喜羊羊的孩子同讀沒外教的幼兒園》在網上廣為流傳,文章中處處顯露的那種焦慮、勢利、殘酷雖然不無誇張,卻仍然引發了不少共鳴。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彷彿是一場方方面面都要爭出高下的競賽。

當兒童教育也被焦慮和野心攻陷,孩子們該怎樣認知世界?

大概正因如此,當讀到一份把“曾不小心掉進過小溪裡”、“有把自己打扮漂亮的願望”、“在床上開心地瘋玩過,比如枕頭大戰”……包含在內的“童年清單”時,書評君好像感到了莫大的舒暢。一個美好的童年,應該是積累經驗的旅程,是生存能力的學習。而人之為“人”的經驗和能力,並不只是成績與才藝。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份不一樣的“童年清單”吧。


當兒童教育也被焦慮和野心攻陷,孩子們該怎樣認知世界? 第2張

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應該經歷過什麼?學會了什麼?又應該知道些什麼?或者至少應該接觸過什麼?

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答案與意見。

來自德國的兒童教育研究者,三個兒女的母親多納塔·艾申波茜做了一次大規模的採訪調查。在三年的時間裡,她向不同的人詢問同樣的問題:你們認為今天的7歲兒童,應當掌握哪些對世界的認知知識?

得到的答案很多相當具備想象力——

修理一件生活用品。

夜間長途行進。

生病時得到父親的精心照料。

能辨別3種水果的味道。

與一個成人鑽研過一個無人可解的難題(體驗“無人知曉”)。

因為“我知道得最多”而自豪。

包紮過一個流血的傷口。

她的詢問物件涵蓋很廣:可以是銀行職員,也可以是失業修理工;可以是康復中心的年輕母親,也可以是80歲的女詩人;可以是老人院的院長,也可以是讀企業管理的女大學生,甚至是火車站小商鋪的印度老闆。每個人都有發言權,每個人都有資格評論。

為什麼選擇7歲的兒童?在各種文化背景下,7歲都被視為人生的第一道門檻。在德國,兒童7歲開始上小學一年級,開始從零星學習邁向系統化學習。

採訪物件們的回答,往往與自己的童年有關。他們的心底裡都蘊藏著一個最美好的動機——將自己最好的經歷奉獻出來。從這些訪談中,她聽取並總結出了一些兒童教育中的點滴:

讓孩子有一本《我小時候的相簿》

每個孩子都應該有一本《我小時候的相簿》,上面貼有各種照片,記錄著當時的問題、想法和願望。孩子十分熱愛自己成長的這些見證物。你看,他們把頭深埋在相簿裡,一會兒微笑,一會兒搖頭,為自己不久前對世界的認知能力所深深打動。

記憶力是每一項學習的前提。我們可以隨時隨地、不經意地暗示孩子:“今天下午的這個經歷真讓人難忘。”或者說:“這次救險,還有這張圖片,有可能讓我們終生銘記。”以此強化孩子的記憶感受。

安迪·瓦爾豪曾提出一個論點:在每個人的一生中,至少應該當過15分鐘的名人。彼得·洛伊給學校裡有行為障礙的學生講課時說:“請想象一下,假如你現在是個非常有名氣的大人物,坐在這張椅子上,周圍是媒體記者。請擺出一個相應的姿勢,既符合你的樣子,又是你想讓別人看到你自己的那樣。不是偷拍,而是照一張標準像!”

讓孩子體驗主心骨的感受

感受自己的存在,就是設法讓孩子經歷和意識到,他的存在能給他人帶來積極的影響,能夠帶來快樂。別看我是一個孩子,又小又矮,不會識字唸書,然而我卻可以讓大人獲得安慰,可以給他們力量,太不可思議了吧!

每天,當孩子出現在幼兒園的大門口,都應該得到教師的鼓勵。不管他的表現如何,應當首先肯定他的到來,歡迎他的出現。“你沒來,我們好想你啊!”“你要是不來,一點兒意思都沒有。”

在家裡也應該聽到這樣的話語:“奶奶說,她和你待一個下午,就會變得精神百倍!”“如果沒有你,我們怎麼會結識羅曼他們一家人呢!”

讓孩子感受鄉愁

鄉愁是一種最深沉的痛苦。儘管出遊有父母與兄弟姐妹們的陪伴,可是有的孩子仍像受到刺激似的悶悶不樂,精神萎靡,睡覺、吃飯都提不起精神。原來他想家了,想念家中庭院裡的小刺蝟,自己小碗裡的玉米麥片,家門前每天呼嘯而過的公交車,還有躺在自己小床上的那種舒適感。

思鄉,也許是一種不可避免的痛苦,是需要體會的經驗,也許是成長中必然的經歷。一個嘗過鄉愁滋味的孩子,等再回到家鄉時,他對家鄉的理解便截然不同了,因為已經換了一副眼光,內心似乎拉開了一點點距離,原來司空見慣的事情剎那間都變得親切起來。就這樣,他為下一次的分別、遊歷或搬遷做好了精神上的準備。

讓孩子在視窗張望

與孩子一起將視線掃向窗外,說不上是茫然,但真是無憂無慮、無目的。“意義在於來什麼就看什麼”。

咖啡館前的大路上,行人來來往往。一個被風追趕著的紙杯在石子上翻滾,一路上發出啪啪的聲音。突然蹦出一個雞蛋包裝盒,在車輛響聲的伴奏下,跳起一支美妙的誤導。一團摺疊的餐巾紙追趕著要與紙杯碰面,不想一輛小轎車疾馳而過,它們不得不迅速跳向兩邊。

孩子與大人看進眼裡的東西截然不同,留心注意的東西也不一樣,可是,它們常常不約而同地走到窗前,一起默默地望向窗外。

讓孩子體驗“缺乏”的滋味

在巴伐利亞的一所幼兒園裡,教師們提出一個奇異的設想:假如把幼兒園裡的玩具全部收藏起來,孩子們將會如何反應?好奇的同時,教師們也想借機從玩具中解脫一下。萬萬沒想到,這個建議被採納實施幾個星期後,竟一躍成為一個有名的專案——“沒有玩具的幼兒園”。

空房子究竟能幹什麼呢?孩子們坐在桌子上,無聊地晃動著雙腿。突然,大家發現一個孩子的毛衣比較別緻,上面的房子圖案生動有趣。於是有人提議把椅子架起來,再把被子搭在上面,這不就成了一所小房子了嗎?僵局終於被打破。就這麼一下,孩子們便興高采烈地玩起來了。一開始吵鬧得很厲害,但後來竟漸漸好轉:遊戲的秩序更加順暢,孩子之間的對話和傾聽漸漸增多,男孩和女孩的交往也頻頻出現。

請為每個7歲的孩子提供一次機會,讓他體驗“少”有時候意味著更多的滋味。

讓孩子剝開一個橙子

到處都在出售鮮榨橙汁,橙皮和渣子稀乎兒地扔在垃圾桶裡。如今的孩子到哪兒去尋找這種感覺?——當切開的水果一點一點戲劇般地凸顯出來,從裡到外慢慢呈現在眼前。

為了讓今天的孩子經歷“剝橙子”般的體驗,有人想出替代品——“鋸椰子”。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我們還可以用那些外面帶有一層堅硬的外殼的果實——和孩子一起剝離栗子外面帶刺的殼;或者把菜花外面的葉子一層一層剝下來,看它究竟有多少保護層;還可以觀察爆玉米花,看看一顆小小的玉米粒的薄膜下蘊藏著多大的爆破力!

這些經驗和材料是為了讓孩子學習由裡及外、由現象到本質地觀察事物。

這些教育點滴只是一部分。經過歸納綜合、補充和擴充套件,多納塔·艾申波茜和她的團隊整理出了一份包含69項內容的清單。這份清單包括有——

● 體驗過自己的重要性。比如聽別人說過“你要是在場該有多好啊”等稱讚的話語。

● 原諒過成人某次不公正的懲罰。

● 曾與父親一起做過家務。曾單獨與父親度過整整一天的時間。生病時得到過父親的悉心照顧。

● 在床上開心地瘋玩過,比如枕頭大戰。

● 曾在別人家裡過夜,接觸過不同的家庭文化,能意識到每個家庭都有獨特的生活習慣。

● 曾提出一項修改建議被他人或集體採納過。

● 參觀過博物館,感受過那裡的特殊氣氛,希望那些來自久遠年代的陳列品能永久地存在下去。

● 能為自己或他人保守一個祕密。

● 曾經提出過一個任何人都無法回答的問題。

● 曾不小心掉進過小溪裡。

● 在農田裡撒過種子,收割過農作物。

● 有把自己打扮漂亮的願望。比如會說:“這件毛衣不適合我。”

● 曾經向別人講述:今天我做了個夢……

…………

這份清單包括了生活實踐、社會意識、身體運動機能、生理認知、審美觀等各個方面。它也許有點過長,有些地方或許顯得凌亂,但它並不是用來檢驗兒童是否已經具備某種經歷或能力的,不是要強迫孩子去經歷所有的事情。它是為成人提供的參照表,成人通過它可以檢驗自己儘教育義務時的情況,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需要隨時進行調整。

孩子應該怎樣認識世界、學習生存?多納塔·艾申波茜引用了17世紀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的觀點:

“人在汲取智慧時,不應僅從書本里獲得,更應當從天地之間,從橡樹和櫸樹中獲得;不應僅僅是藉助他人的觀察和證實,必須直接地去認識和研究。在認識過程中,應當充分調動感官的作用,用眼去看,用耳去聽,用鼻子去嗅。只有親口品嚐過糖,親眼見過駱駝,親耳聽到過夜鶯的啼鳴,才會在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並且永生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