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關鍵的3 7歲,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孩子關鍵的3 7歲,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檢視

中國自古就有這樣一句話:“3歲看大,7歲看老”,它簡單明瞭地概括了幼兒心理髮展的一般規律。從3歲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個性傾向,就能看到這個孩子青少年時期的心理與個性形象的雛形;而從7歲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後的成就和功業。

3歲和7歲在古代雖然只是一個概數,但是卻已被現代科技證明是非常有道理的。

孩子關鍵的3-7歲,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一、依戀期:(0—18個月)

在這一階段,生存是嬰兒生命的全部目的,對母親的依戀也就成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這一需要不能得到滿足,即造成了嬰兒的心裡傷害。由於嬰兒對依戀的需要得不到滿足而造成的傷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型別並伴隨他們終生。

二、探索期(分離期)(18個月—3歲)

當孩子的生存環境穩定後,他們的興趣從如何吸引母親的注意力逐漸地轉向了周圍的世界,開始要離開母親的呵護去探索他的周圍空間了,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探索階段。

這時候的孩子一方面需要嘗試著越來越多的離開母親身邊,從而證實自己日益增長的獨立性,另一方面,他們心中充滿了對於未知的恐懼和失去母親呵護的不安全,因此他們同時又要求不斷地得到安全感。這是個矛盾的心理要求。

孩子關鍵的3-7歲,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第2張

三、自我的確認和能力的形成(3-7歲)

這時的孩子開始體驗到了一個新的現實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人,以周圍世界的關係究竟是怎樣的。他開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歷程。

為此,他必須完成兩件事情,這些都會在一生中影響到他與於自我的關係和與他人的關係,這就是:

(1)他必須在自己的內心裡建立起一個穩定和持續的自我形象,以及一個穩定,持續的他人(主要指親人)形象。

(2)確定對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評價,從而確立自己的自信心。

自我的確認:

在三歲之前,孩子在父母不在自己身邊時立即感到焦慮和被遺棄的恐懼。現在,大約在三、四歲左右,孩子仍像以前一樣,需要安全感。於是他就開始將父母的形象裝進自己的頭腦裡,以便使自己在離開父母身邊時仍然保持與他們的精神聯絡,保持著心理上的安全感。

由於孩子開始把自己從精神上與父母開始區分開來,換句話說,就是開始獨立了,他立即面臨的一個任務就是需要逐步地建立起一個關於自己的內心形象,孩子是通過遊戲來完成這一任務的。他們裝扮成各種動物、人物、卡通角色,等等,將特定的角色的特點經過自己的認同後組合成一個獨特的個性特點固定下來。

孩子在扮演各種角色中尋找自我,形成自我。這時的孩子表現為非常地注意父母對自己所扮演的各種遊戲角色的反應,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同,並強烈地希望和要求自己的父母與自己一起來玩遊戲。

孩子關鍵的3-7歲,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第3張

能力的確定:

孩子在確定自我的同時,通常從四歲開始,試圖確定自己對外界世界的影響,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達到的範圍和極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獲得成功的程度取決於他們的自我評價。

他們開始與同伴甚至父母競爭(如爭奪關注),炫耀自己的能力。他們嘗試做各種惡作劇,並注意觀察父母的反應。如果得到父母的讚許,他們就會進行更進一步的嘗試,直到受到父母的禁止或責罵,他們才會停止。

有些孩子,見到新異的刺激,就會興奮起來,興沖沖地跑過去;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些孩子,見到新鮮的人和事,非但不表現興奮好奇、主動接近,還會在原地愣住、躊躇、猶豫不決,甚至退縮到離母親更近的地方,他們要花上很長的時間,才能慢慢地接近新異的刺激。

後者的表現就是心理學家所說的行為抑制。與前者天生膽大相比,行為抑制的孩子天生膽小、敏感。一個微小的刺激,就會引起他們加倍放大的反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素加速分泌,交感神經劇烈活動,讓他們隨時處於“戰鬥或逃跑”的臨戰狀態。他們就像一些靈敏的小鈴鐺,當空氣中一陣不易覺察的氣流流過,都會清脆作響。

孩子關鍵的3-7歲,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第4張

帶大一個敏感的孩子,需要父母堅定的態度

然而,這並不是行為抑制兒童惟一的人生軌跡,先天氣質還會受到後天環境的影響、調控。實際上,對一個孩子來講,無論是行為抑制,還是敏感,都是中性的狀態,孩子未來的畫卷如何展開,“三歲看大”是如何看的,更多取決於大人的解讀。

一個敏感、抑制的孩子未必就不能勇敢,關鍵在父母的態度。

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家長因噎廢食,切斷孩子嘗試探索的機會,而是他們充滿耐心和信心的陪伴:孩子摔倒了,痛苦地哭泣,家長拍拍孩子,指指前方說,看那裡風景多漂亮呀,加油走過去呀。

孩子便能再次振作起來,努力向前。每當回頭看時,便能從家長注視的目光中汲取力量。因為這樣的家長懂得,弱小的幼苗需經歷風雨,而不是被自己遮風擋雨,這樣才能長成參天的大樹。

孩子關鍵的3-7歲,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第5張

0—7歲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發展時期,做父母的如果能夠順應孩子的生長需要,小心的呵護嬌嫩的小生命,為孩子未來的幸福就奠定了基礎。但不要忘記,正像榮格所言,若想教育好你的孩子,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因為孩子毫無保留地接受來自父母的一切,既包括流露出來的言談舉止,也包括潛藏於內心的潛意識。

孩子生活在成人潛意識中,他們沒有防禦能力。斯坦納要求老師,你不希望孩子做的事情或動作,自己首先不能做,你不希望孩子有的念頭,自己首先不能有。

孩子關鍵的3-7歲,家長應該怎麼教育? 第6張

所謂“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裡的“看”並非被動地冷眼旁觀,而是一個主動參與和解釋的過程。行為抑制的兒童不一定會發展為焦慮退縮的成人,這裡面就包含著“看”的學問和門道。從抑制中看出聰明,看出靈敏,看出力量,給予孩子嘗試的機會和時間。

有一天你會發現,這些早年躊躇不已、裹足不前的孩子,後勁十足。他們已經走出去很遠很遠,在一個更大的人生舞臺上努力探索,開拓著自己的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