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邪不壓正電影觀後感

邪不壓正電影觀後感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觀後感一

昨天下午抽空看了《邪不壓正》,沉澱了一天才捨得下筆。

其實我對姜文導演瞭解不多,第一次看他的電影,是《鬼子來了》。實話講,《讓子彈飛》我刷了不下10次纔看懂。《一步之遙》也刷了有五六遍。

要說影評,我肯定是沒資格的,畢竟那是太監們才能乾的事。對,就像電影裏那位北平著名影評家潘公公一樣,纔有資格寫

對於姜文的電影,大衆的態度跟對待榴蓮沒什麼兩樣。喜歡的呢,欲罷不能;討厭的,嗤之以鼻。看不懂的,覺得看懂的人在裝13,無非是皇帝的新衣罷了;看懂的又鄙視看不懂的人,學歷低沒文化。

Come on~一部電影而已,何必非要搞成全民文化水平測試呢?幹嘛非要互撕呢?歷史不及格就不能看?看不懂,就大大方方承認看不懂就好啦。觀影這件事,其實很私人,沒什麼高低之分。

所以呢,《邪不壓正》我看懂了70%左右,剩下的打算二刷三刷,爭取全看懂。畢竟,我是個願意承認自己不足的人。

這部電影13號上映,還是有很多人沒看,我就儘量在不劇透的情況下,分享下看完之後的想法,記住,這不是影評!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邪不壓正》,在我看來就是“美”。

對,在美術方面,不是一般的美。房頂、醫院跟鐘樓的戲,美到我窒息。當,年幼的李天然,滿身是火衝到車前時,那構圖,是真美。《邪不壓正》的美術水平應該跟《繡春刀》不相上下。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我的感受,那就是“好久沒有一部電影,可以讓我在公衆場合,肆無忌憚地跟着笑,跟着哭了。”

都說《邪不壓正》,講的是姜文自己的成長史。一個逐漸成“爹”的故事,一個不斷失去,又不斷得着的故事。所以對我來說,看完之後,婉如洗禮。

自2016年12月27日以來,我第一次放任自己的情緒起伏。

笑,是發自內心的笑,是真快樂;

哭,是撕心裂肺地哭,是真傷心;

痛快,也是暢快淋漓的痛快,是真發泄。

不曉得,是不是上了年紀的人,看姜文的電影都是這種反應,但在我這,確實出現了這種狀況。

劇情其實很簡單,甚至很完整,即使看不懂各種隱喻,各種諷刺,也能明白這個故事,這讓我有點詫異。看來,姜文導演還是做了一些妥協的。具體的,大家還是去貢獻一下票房吧,不劇透了。

接下來,帶大家看看幾位主演。

首當其衝的,就是彭于晏,多的不敢說,至少可以跟廣大女性同胞保證,整部戲滿滿的荷爾蒙,不信看圖。至於裸奔什麼的,我是不會告訴你們噠~

然後是廖凡,作爲影帝級的人物,我可以負責地跟大家保證,這是一個你們沒見過的廖凡。

撞臉朱元璋那段,簡直了

接着就說說許晴吧。作爲影片的唯二女性角色,許晴延續了《老炮兒》的妖嬈,演出了有一種嫵媚的美。

不過,所有角色裏,最讓我驚豔的,是姜大導演的老婆周韻。

事實上,由於對姜文的不瞭解,我是今天才知道,周韻是他老婆。所以昨天看的時候,單純覺得,她有種英姿颯爽的美。

周韻的縹緲冷毅,一如聶隱娘。我相信,姜文完成了所有男人的夢想,把自己老婆,拍成了全世界最美的女人。

姜文的的角色,就不放出來了,留點懸念。

邪不壓正電影觀後感

觀後感二

今天好友請客,趕潮看了姜文的新片《邪不壓正》,爲其中充斥着的浩然正氣感動不已,中國的電影界又許久沒有出過這麼優秀的電影了。從《讓子彈飛》到《一步之遙》再到《邪不壓正》,姜文老師從來沒有讓觀衆失望過。這三部電影除了有時間上的延續性,更有邏輯上的縱深感——革命、國家、復仇、人性……在電影藝術的欣賞中,我們更能收穫對現實的反照與反思;在對歷史事件的回顧與總結中,我們更能在波雲詭譎的國際國內的大動盪、大調整中尋找到新的前進方向,《讓子彈飛》是這樣,《邪不壓正》也是這樣。

朱潛龍作爲電影中的大反派,他爲了個人私利背叛了國家和做人的良知,爲了幫日本人在山莊種植鴉片,他殺害了自己的師父、師孃和李天然的師姐。更可恨的是,他爲了掩蓋這些醜陋和罪惡將無辜的當時還是孩子的李天然塑造成了殺人兇手,說是李天然侮辱師姐時被師父撞見,惱羞成怒把師父一家都殺了。更爲變態的是,朱潛龍爲了加強這種心理暗示,從而祛除自己內心的恐懼感,他竟然在長城下爲師父塑了像,把李天然塑造成狗的形象跪在師父面前。而事實的真相卻是,朱潛龍自己是日本人的走狗。這種心理暗示最後竟然真的把他自己欺騙了,臨死的時候,朱潛龍還在念念有詞的說我沒有殺人,是你李天然殺死了師父全家,“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在這類人身上沒用。一個人邪乎,能邪到這種程度,也是古今屈指可數了。但歷史和現實中的確又是有這樣的人存在的,從馮小剛對崔永元的攻訐到日本邪教頭目麻原彰晃被處決,我們活生生地看到了文藝界、政治界、經濟界、學術界、宗教界中的這樣的“黑”“匪”“痞”“氓”:他們顛倒是非、卑鄙無恥、大言不慚、野心勃勃、見利忘義、詭計多端,他們喜挑撥離間、又見風使舵、還死不悔改……那麼,朱潛龍這樣的小人是怎樣給自己洗白的呢?他又是怎樣給自己“造神”,讓許多不明真相的北京老百姓去仰望他、崇拜他,去到他塑的雕像前祭拜他的師父呢?

1、通過僞造歷史事實來洗白自己,誇大自己的功勞,推過攬功是他們慣用的手腕:電影中的朱潛龍就是這麼幹的,因爲當時現場知情人很少,他可以大肆篡改了歷史史實,並將這種錯誤的歷史傳播起來。朱潛龍殺人十五年過去了,那個時候發生的事情,更加無法考證了。朱潛龍把歷史的錯誤全都歸給了他的師弟李天然,而把自己塑造成了要爲師父報仇雪恨的英雄好漢。

2、通過重新梳理歷史邏輯來洗白自己:朱潛龍把殺人動機和殺人事實之間進行了錯誤的邏輯說明,當然他還沒有更高的理論素養,比如可以上升到武術理論的派別之爭。

3、通過小恩小惠來矇蔽羣衆:朱潛龍也殺鴉片販,也要保證北平的治安,也可能殺了貪污犯,在很多人眼中他是個大英雄。

4、通過虛假宣傳來塑造自己高大上的形象,充分利用輿論媒體來炒作自己:朱潛龍很注意新聞記者的作用,甚至因爲來的報道記者不夠“國際”而大發雷霆。

5、通過輿論機器的宣傳來將黑說成白的:明明是日本人和漢奸槍殺了愛國志士,但媒體卻能宣傳成是警察槍斃了漢奸。

6、暗殺一切知道真相的人:當朱潛龍知道李天然突然從美國回到北平時,恨不得馬上將其除掉。

7、不斷自我暗示自己是清白的:朱潛龍到臨死的時候還在這樣做,因爲他不敢直面自己的這種醜惡的歷史,沒有勇氣以死謝罪,也沒有勇氣從此立志做個好人。電視劇《連城訣》中萬震山殺人後把死人藏在自家的牆中,於是做夢都要通過不斷砌牆來給自己找心理的安慰,他們這些人表面看似強大,實則內心非常脆弱。所以,國民黨反動派在見到真共產黨員的時候殺意頓起,因爲他們黑暗的內心承受不了光明。朱潛龍把他師弟塑造成了狗,這種把別人矮化以期拔高自己的人,其實他自己更矮了。

8、扯一面大旗來遮醜和找心靈的依附:大東亞共榮圈和朱潛龍的日本同夥根本一郎口中的“天下”成爲他的心靈寄託。

9、塑雕像,做無害化處理:朱潛龍竟然給他師父塑雕像,這個用心是極其險惡的。他神化了他的師父,卻把他的師父爲國爲民、不做日本走狗、不種植鴉片的精神丟失了。

10、傍大款,找到錢與槍的依附,爲此不惜犧牲國家利益:朱潛龍就是一個牆頭草,誰強跟誰。

11、不斷上交投名狀,不斷地要表忠心,從而讓主子放心:走狗從來就不會讓主人放心的,從古至今,無論是張國燾還是汪精衛或者是今天的大公知,當他們狗牙不夠鋒利再沒有多少利用價值的時候,“走狗烹”是其必然的命運。況且現在美國也不給狗糧了。

12、最高境界是在他自己的內心確認中,自私自利的小人之我成了爲國爲民、大公無私的大英雄、大君子,但這一切不過是他自己的自欺欺人罷了。

這堂堂12條手腕,讓知道真相的人百口莫辯,跳到黃河也洗不清。但“讓子彈飛一會”之後,歷史最終還會將真相呈現出來。從大的歷史講,顛倒的歷史終究會被顛倒過來,這需要伴隨着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底層勞動人民的徹底解放;從小的歷史講,隨着一些人的離去和另一些人的成長,“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力量總是在此消彼長,想永遠將冤假錯案辦成鐵案,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過。這幾年,不正在上演新的“平反”嗎?謊言永遠是謊言,說一萬遍也成不了真理。雖然謊言可以暫時矇蔽羣衆,但毛爺爺說:“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甭管你在臺上的時候說得多好,用的辭藻多華麗,發的宏願多爲國爲民,最後你朱潛龍卻引着日本兵打進了北平,幫着日本人維持秩序,這個時候再說什麼“曲線救國”,那再相信你說辭的人只能是別有他求了。李天然的上級藍青峯請朱潛龍吃餃子時,兩人邊吃邊吐槽蔣介石只會“寫日記”成不了事,歷史的事實不也是這樣嗎?老蔣吹噓的“一個政黨、一個領袖”卻成了法西斯,被“國粉”吹噓的“黃金十年”,怎麼在日本的鐵蹄面前如此不堪一擊呢?還是那句話,謊言就是謊言。

但電影同時也在告訴我們,要復仇何其難也,要平反又何其難也!藍青峯爲了國家、爲了革命犧牲了兩個兒子,犧牲了老友亨德勒,甚至要犧牲李天然。在揭露真相,抗擊外敵的過程中,有計中計,有諜中諜,在很多時候,我們要比他們更“陰”,或者換個詞叫謀略。“要奮鬥就會有犧牲”,要維護公平正義就是要付出代價。電視劇《琅琊榜》中大梁皇帝疑心極重,聽信讒言造成赤焰冤案。後在梅長蘇設計下,終於冤案昭雪,真相大白,但中間所經歷的坎坷曲折、流血犧牲實在太多太多了。電影中藍青峯對朱潛龍說的,“李天然不是一個人,是一支隊伍”。在電視劇《愛國者》中也有相同的一句話:“顏紅光不是一個人”——他是千千萬萬的反抗日本侵略的東北好男兒的共同名字。這些人,是魯迅筆下的民族脊樑。

而這種正義的維護,最根本的在於力量對比的變化,在於正義的一方從實力上戰勝了邪惡的一方,你得把敵人打趴下。電影從另一個方面解釋了這個道理。影片中關於報仇的解決途徑,“訴諸法律”無疑成了一句玩笑話。一次是李天然談到殺人犯成了警察,維護正義的公器被壞人把持着,難道要求警察開槍打死自己嗎?一次是朱潛龍被李天然打敗,他求饒的時候說,我們“訴諸法律”吧。這兩次觀衆都哈哈大笑了,而在現實生活中法律又有幾次在爲弱者說話呢?姜文通過藝術的手法,將法律的本質展現得淋漓極致,爲強者說話、爲強者遮醜、爲強者差屁股。電視劇《破曉》,更直觀地勾畫出了那些在國民黨的法庭上將法律舉得高高的醜惡之人。

最後,本片的風景非常美,據悉姜文大手筆在雲南搭建了四萬平米的老北京四合院屋頂,李天然在上邊過着“陽光燦爛的日子”,朝陽門的氣勢難道不只有中國這樣五千年文明的國度纔有嗎?而北京正陽門城樓上的那個炮洞,不也正象徵着這個民族的死亡與新生嗎?

最後的最後,給姜文老師的這部電影打打廣告,去電影院看看吧,一定不虧的,況且這樣的電影更需要我們的支持。

邪不壓正電影觀後感 第2張

觀後感三

看完了姜文的《邪不壓正》,也是民國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看完感覺還是那樣-----痛快!爽!畢竟,姜文依然是個講究人。姜文一直是筆者認爲目前中國最有才華的導演,沒有之一;可能有人不同意,但藝術鑑賞本來就是主觀的,客觀也只存在於主觀反映中,也許剛好他對我胃口吧。對於電影本身沒有太多說的,基本大家都能看得懂,不像文藝片,本篇只想對姜文導演的幾部電影要素做個簡要分析,套用一下電影中的臺詞—作戰三大要素,姜文電影的烙印很強,他的電影也有很明顯的幾大要素:

第一、火車。這是他每部電影必須有的場景,不論是《太陽照常升起》裏夕陽下的火車,還是《讓子彈飛》中的開場的馬拉火車,這部電影也不例外,李天然到達北京時冬雪裏的火車,蒸汽和周圍的白雪一靜一動帶來的唯美感讓人舒服,也讓人舒服的進入了劇情的正題,因爲火車代表着駛向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動盪性,也意味着電影中人物的好戲開始了;也同樣象徵着勇往直前、意志堅定的主人公。

第二、槍和軍刀。姜文出身於北京軍隊大院,所以自小就對槍充滿各種崇敬和想象,所以他一直認爲槍是很酷的電影要素之一,槍的出現也介紹了大多數電影的時代背景---民國;尤其是拿槍互相瞄着對方,這彷彿就像美國的西部片一樣,是一種決戰前必要的儀式感。當然,還有很酷的唐刀。

第三、女人(慾望和愛情)。姜文電影裏的女人主要就是兩種----性感的女人和精神伴侶。不論是《陽光燦爛的日子》裏的米蘭,還是《讓子彈飛》裏的縣長夫人,亦或者《邪不壓正》裏的唐鳳儀。美顏、豐乳、翹臀…這些就不細說了,可以說是充斥在屏幕中行走的荷爾蒙,這其中的米蘭也是絕大多數的男生性啓蒙時期的性幻想對象,而隨着姜文年齡的增長,大家也能明顯感覺到其在電影中對女性徵服慾望的膨脹,但是這一類女人總歸是慾望的代名詞,而慾望總歸是會消散的,她們自然終究不會有好下場(米蘭除外);而另一類的精神伴侶,如《一步之遙》裏的武六、《邪不壓正》裏的關巧紅,都是相貌美麗、人格獨立、心靈善良而又敢愛敢恨的女人。這也是最近兩部戲姜文的新套路-----美女救英雄,我覺得可能是因爲他的電影中男性荷爾蒙過盛,用這一招稍微平衡一下,如武六不顧家人的反對救走捍衛完顏榮譽的馬走日,馬走日也同樣爲了和武六的愛情選擇了自我犧牲以保全對方。《邪不壓正》中關巧紅最後去救了李天然,整個李天然復仇過程中,她對於李天然也是精神導師和靈魂伴侶的角色,這也是姜文接受訪談時說的,一個男人必須經過女人的錘鍊,這種愛情的錘鍊會讓男主角從男生變爲男人,但是這樣的愛情在姜文的電影中終究不能圓滿,米蘭的消失、馬走日的自殺、關巧紅的逃離都似乎在暗示着真實的愛情是會在需要的時候出現,但是也會在必要的時候消失,彷彿如張愛玲筆下的《白玫瑰與紅玫瑰》----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牀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最好的維持這種微妙的辦法就是保持一段距離,這距離可以是生與死,也可以是天涯和海角。當然,有趣的是,他自己卻娶了周韻這樣有意思有韻味的女人做老婆。

第四、黑色幽默。姜文電影裏的幽默很多是來着突如其來的對話,這樣的快節奏對話可以讓人的思維加速而又意猶未盡。《讓子彈飛》中經典的酒桌三人對話真是讓人看的大呼過癮,《邪不壓正》中姜文家中吃餃子的對話和大使館酒桌上的對話都讓人忍俊不禁。當然還有電影中很多詭異的視角,讓人看完覺得實在是幽默的可愛而又合理。如藍青峯拉住李天然的自拍照,對着被割錯的腎的宣誓,而這其實事實是梁啓超的腎。還有蔣介石的日記的那段對話,他想要在電影裏表現這個世界的荒誕,你想當然的事情,很多時候並非你想象的那個樣子。套用一句臺詞---日記裏寫的東西你能信嗎?哈哈哈。每次黑色幽默的背後都是發人深省的現實。

第五、迷幻與荒誕。姜文的電影不完全在說故事,看他的電影就像一個喝醉酒的人和你說故事,真實和虛幻不斷的交叉,使你也分不清哪個是事實,哪個是虛幻。《陽光燦爛的日子》中馬小軍的幾段意淫場景,《一步之遙》中和武六遊輪上場景以及和完顏開車奔向月亮的場景,《邪不壓正》中李天然待的鐘樓頂上,一下子就放飛了觀衆的想象力,真好。中國不缺會講好故事的導演,但是卻缺喝醉酒講好故事的導演。

第六、暴力美學。姜文電影中的暴力美學雖然有昆汀的味道,但在國產電影中算數一數二的了,如《讓子彈飛》中馬邦德當衆砍了假黃四郎的頭、《邪不壓正》中的朱潛龍殺師傅全家的場景,都會讓人腎上腺素飆升,好電影需要帶來的視覺衝擊力達到了,當然《鬼子來了》中的砍頭場景又是另一種深刻而錐心的感受了。

第七、邪不壓正。不像《繡春刀》系列電影中的正邪不清晰,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之分,故事開頭的壞人最後也會爲好人兩肋插刀,而開頭的好人也慢慢變得自私利己。《邪不壓正》中的藍青峯觀衆一直都以爲他是個亦正亦邪的角色,直到最後和藍青峯對上暗號的那一刻,觀衆才明白邪不壓正,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不論付出什麼代價。所謂“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李天然無疑是隱藏於鐘鼓樓上的小隱,而藍青峯纔是真正的俠隱。

第八、發人深省。這也是我喜歡他的主要原因,他不是作爲強行的灌輸着,而是呈現現實,讓觀衆自己思考,如《讓子彈飛》中爲了一碗涼粉割腹的場景、灑滿了搶(武器)卻沒有人敢撿的場景讓人想起了魯迅筆下的中國人;《一步之遙》中幾個人物商議怎麼讓馬走日表演自殺的場景;還有《邪不壓正》中根本一郎讓藍青峯現場看到他是怎麼顛倒黑白、製造假的社會輿論從而左右人民的情緒的,都讓人想起:歷史是讓人打扮的小花朵。姜文電影中的歷史隱喻太多,大家有興趣自己去找。因此,獨立思考和認知太重要了,做愚民不可悲,可悲的是做愚民而不自知。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元素,如《讓子彈飛》中象徵着舊制度的城堡和《一步之遙》中象徵着希望的燈塔、還有《邪不壓正》中象徵着武林的像波浪似的京城屋頂等等。

總而言之,姜文的作品,它是在和你對話,而不是一味的灌輸;它以幽默荒誕手法呈現事實從而引發你思考;它像詩和遠方,臺詞讓人產生無限快感,而又浮想聯翩;它更像一壺酒,看着看着自己就微醺了,陶醉其中無法自拔,唯有酒醒後才能分辨現實和荒誕。

邪不壓正電影觀後感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