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讓孩子聽話的積分獎勵表,爲什麼被我扔進了垃圾桶

讓孩子聽話的積分獎勵表,爲什麼被我扔進了垃圾桶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積分獎勵這事,我做過(下方有我的手繪表)。人都是需要被激勵的,從經濟學角度來看是一種有效行爲。有的行爲是由道德、責任感、內心所驅動,但有些事情確實是需要讓孩子瞭解等價交換是這個社會運行的基本規則。

我們應該怎麼把握這個度?今天不妨一起討論下。

親愛的寶爸寶媽們,使用積分獎勵這件事,一定要問問我們自己使用積分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不要把積分當緊箍咒,不要把家長和孩子的關係變成真正的交易關係。從我的個人經驗來看,最好不要物質化這個獎勵。

*我給兒子畫的好習慣記錄積分表

讓孩子聽話的積分獎勵表,爲什麼被我扔進了垃圾桶

我家蠻蠻從小屬於鬧騰型,同樣一件事得花數倍於別家孩子的時間講道理。有一段時間閨蜜突然發現蠻蠻異常“聽話”,好奇問我使了什麼招。

原來,我給蠻蠻做了一張積分獎勵表,記錄每天的各種好表現加分情況,累計積分可以換取樂高,就這麼簡單。

讓孩子聽話的積分獎勵表,爲什麼被我扔進了垃圾桶 第2張

那段時間甚至包括“燈黑沒叫爸爸”“一個人上樓”都記錄加分,蠻蠻熱情高漲,累計換得樂高玩具,更是家長孩子皆大歡喜的感覺。因爲我們也省下不少講道理的時間,很多事情,一聽有加分,他不問理由就自覺去做了。

美國有關這種孩子行爲的獎勵表格非常盛行,主要形式是貼紙表(sticker chart)。谷歌搜索“sticker chart”、“reward chart”,上百萬條結果。亞馬遜也N多相關產品。我自己也賣很多帶星星或笑臉圖案獎勵貼紙的國外練習冊。

這種貼紙表變成美國家長們家教常用的手段,起源無從查證。有一種說法是美國家庭使用貼紙表常常開始於如廁訓練,因爲這時兩三歲的小寶寶很需要正面的鼓勵。

可是,看起來這麼流行而又確實有效的積分獎勵表,不到一個月,我就實行不下去了,上網查詢了很多國外資料後,我果斷把它扔進了垃圾桶。

一個家庭心理學家的工作故事

艾瑞卡·瑞切爾是一位臨牀心理學家,著有《優秀的父母做什麼》一書。

作爲一個爲上千個家庭做諮詢的心理學家,她發現處於困境中的父母面臨的最常見問題,就是如何讓孩子按他們的要求去做,以及有什麼好的工具。

理所讓然,最常見的工具,就是貼紙表了。

孩子刷了牙,得到一個獎勵貼紙;

自己繫了鞋帶,得到1個獎勵貼紙。。。諸如此類。

孩子們可以收集貼紙到足夠數量後,換取實際可用的獎勵,例如玩具、出去玩等。

家長們很高興這套機制能用激勵的方法,有效地讓孩子迅速進入家長們所期望的行爲模式,使日常家庭生活更輕鬆。而且因爲滿意,會持續增加更多的項目到這套機制中,越滾越大。

是的,表面上看起來的確如此。

然而,瑞切爾提出了質疑:

因爲貼紙表是個強大的心理工具,他們能通過改變孩子的動機來影響孩子的心態,甚至影響他們和父母的關係。

所以,貼紙表的問題不在於是否有效。相反,它們太有效了,以至於會對孩子和家庭,產生重大的負面和無意識的長期後果。

果然,瑞切爾開始經常聽到家長們抱怨這個方法出岔子了。

讓孩子聽話的積分獎勵表,爲什麼被我扔進了垃圾桶 第3張

一個媽媽一直很滿意貼紙表的效果,直到有一天,她要求8歲的哥哥停下手頭的事去幫弟弟的時候,哥哥問道“那你會給我什麼?”

另外一對父母困惑系統怎麼不起作用了。“我們告訴女兒如果她飯後幫忙我們清理廚房,她會得到額外的獎勵點數,這樣可以早點買個新手機。但是她回答‘不了,謝謝!‘,這是怎麼了?“

瑞切爾把這種現象起了個名字,叫“回報經濟”。

在“回報經濟“下,孩子學會把良好行爲作爲交易換取回報。“回報經濟”促進了良好行爲的交易模式化:孩子們爲了回報而表現良好,沒有回報則猶豫是否表現好。

這個系統的致命點有:削弱孩子本身的動機,討價還價不斷提高獎勵價碼,最壞的是,會影響孩子對關係的思考。

在一些例子裏,孩子被獎勵的,不僅僅類似刷牙這種日常小事,還可能是一些社會學家稱爲的“親社會行爲”:幫助、協作、分享。

研究表明對孩子的這些行爲用有形獎勵的方式進行交換,會減少孩子將來幫助別人的行爲,會毀掉孩子幫助別人的本能天性。

瑞切爾的這個“回報經濟“的概念,是參考了下面”市場規範“的概念。

“社交規範”和“市場規範“的有趣故事

艾瑞里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某託兒所,爲了減少家長接孩子遲到的現象,制定了遲到罰款的制度,結果發現,遲到的現象更多了。這是爲什麼?

爲了理解這個原因,我們先簡單瞭解艾瑞里在書中介紹的:

社交規範(social norms)是約束人類行爲的無形力量。

市場規範(market norms) 是有支付、債務、合同和顧客的系統。

實驗發現,當同等情況下,兩種規範同時存在時,市場規範會佔上風,佔主導。

託兒所的故事,就是市場規範戰勝社交規範的例子。

在沒有罰款制度的時候,家長們遲到覺得不好意思(社交規範),而當情況轉由罰款制度控制(市場規範),很多家長則更願意交這個罰款,因爲付了罰款則心安理得了。

上一節提到的心理學家瑞切爾,爲了證實自己的研究結果,特意跟艾瑞里請教他這個研究理論是否合適家庭貼紙圖現象。

結果雙方一致認爲理論合適。

因爲同樣的,家長爲了追求孩子的好表現,把市場規範引入了具有一系列社交規範的家庭生活,這樣市場規範勢必會變成主導。

艾瑞里建議家長們考慮長遠影響,“貼紙圖提供了一個短期滿意的解決方案,但是代價是什麼?”他說,“如果孩子們把自己在家裏的存在當成了工作怎麼辦?“

艾瑞里又講了一個他自己的故事,來表明交易心態是如何毀滅善意的。

他曾經工作的大學(應該是MIT?),使用一個積分系統來確保學院的同事們符合教學要求。當他了解到這個積分系統的計算公式時,他想出了讓積分最大化的對策,用最少的工作獲取到最高的積分。“我設法一年只教一門課而能達到112分,因爲這門課我有非常多的學生和助教。”

相反,他現在工作的大學(應該是杜克大學?)則僅僅預計大家都會自覺做出貢獻。“結果是我反而教得更多了”,他說,“每年我還主動義務教本科生一門課,這並不在被要求的計劃裏。”

所以,他認爲積分系統實際上削弱了人的本來善意。

“如果你在家和孩子們從小建立起一種交易關係,那你還指望他們長大後跟你多親密?”艾瑞里說,“我並不是說給張貼紙就會導致孩子以後對你不問不管,但是如果你這麼做,會幫助他們朝這個方向踏進一步”。

回到我的故事,估計大家都猜到我把積分獎勵表扔掉的原因了。

刺激需要越來越強烈,表中的積分價碼越來越高,發展到蠻蠻參加童子軍賣爆米花,這個本來是他應參加的活動,回來後要求額外加50分!不僅如此,還真是讓他做個啥都先甩那句“那加多少分?”

我越來越感到不妙和威脅,上網研究許久。

在美國,貼紙表一直都有支持者和反對者兩派爭論。在反對者裏面,有一個媽媽描述情況跟我家情況類似,另有一個經驗豐富的小學教師,也在班上取消了表現獎勵板(類似國內的小紅花表)。最重要的是,我喜歡艾瑞里的書和他的理論,而且我家的發展結果就和瑞切爾判斷的一樣。

所以,我果斷把積分獎勵表扔進了垃圾桶!

我寧願費時費力反覆講道理,等不開竅的娃慢慢開竅。也不想等我老了,讓孩子們回來一起過個春節,收到句“回來一趟給多錢?”

凡事都會優點缺點並存,艾瑞里提到的“積分削弱了人本來的善意”,我不這麼絕對的認爲,就像開篇說到的,這得看使用積分人的目的,一個無法被拒絕的緊箍咒產品會讓你隨時提心吊膽孫猴子的出走。我相信兒子班裏的老師們的目的是爲了集體驅動孩子們,使用一些手法無可厚非,也很支持乖媽放棄的決定。我們不求一致的育兒觀,但求愛動腦的父母,找到適合自家孩子的方式。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