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手抄報 > 【書法手抄報】關於書法的手抄報內容 書法手抄報內容

【書法手抄報】關於書法的手抄報內容 書法手抄報內容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書法手抄報。書法是我國的漢字書寫藝術,是我國的瑰寶,書法藝術經過了漫長的發展,到現在已經對思想交流、文化傳承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本身就是一種藝術,我們應該要將它發揚光大。

書法手抄報:書法的起源

近代經過考證,關於中國文字起源,一般認爲在距今約五千-六千年左右中國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時期”,已經創造了文字。

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字,概括起來有三大類型,即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漢字則是典型的在表形文字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表意文字。

我們的漢字,從圖畫、符號到創造、定型,由古文大篆到小篆,由篆而隸、楷、行、草,各種形體逐漸形成。在書寫應用漢字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獨一的、可以獨立門類的書法藝術。

中國書法是一門古老的藝術,從甲骨文、金文演變而爲大篆、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

【書法手抄報】關於書法的手抄報內容 書法手抄報內容

書法手抄報:書法的發展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它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采。漢字在漫長的演變發展的歷史長河中,一方面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 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造型藝術。近代經過考證,關於中國文字起源,一般認爲在距今約5000、6000年左右中國黃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時期”,已經創造了文字。仰韶文化因1921年首先在河南繩汕仰韶村發現而得名的。近40餘年,又陸續有許多發現。

開創先河的秦代書法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文字差異很大,是發展經濟文化的一大障礙。秦始皇統一國家後,臣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秦統一後的文字稱爲秦篆,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著名書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繹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琊石刻》《會稽石刻》即爲李斯所書。歷代都有極高的評價。

【書法手抄報】關於書法的手抄報內容 書法手抄報內容 第2張

兩漢書法

漢代創興草書,草書的誕生,在書法藝術的發展史上有著重大意義。它標誌著書法開始成爲 一種能夠高度自由的抒發情感,表現書法家個性的藝術。草書的最初階段是草隸,到了東漢時期,草隸進一步發展,形成了章草,後由張芝創立了今草,即草書。

魏晉南北朝書法藝術

三國時期,隸書開始由漢代的高峯地位降落衍變出楷書,楷書成爲書法藝術的又一主體。楷書又名正書、真書,由鍾繇所創。正是在三國時期,楷書進入刻石的歷史。

最能代表魏晉精神、在書法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書法家當屬王羲之, 人稱“書聖”。王羲之的行書《蘭亭序》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論者稱其筆勢以爲飄若浮雲,矯若驚龍,其子王獻之的《洛神賦》字法端勁,所創“破體”與“一筆書”爲書法史一大貢獻。

【書法手抄報】關於書法的手抄報內容 書法手抄報內容 第3張

求規隆法—隋朝書法

隋結束南北朝的混亂局面,統一中國,和之後的唐都是較爲安定的時期,南帖北碑之發展至隋而混合同流,正式完成楷書之形式,居書史承先啓後之地位。隋楷上承兩晉南北朝沿革。下開唐代規範的新局,隋有碑版遺世,多爲真書,分四種風格:

一、平正淳和如丁道護的《啓法寺碑》等

二、峻嚴方飭如《董美人墓誌銘》等

三、深厚圓勁如《信行禪師 塔銘》等

四、秀朗細挺如《龍藏寺碑》等。


書學鼎盛的唐代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輝煌燦爛,達到了中國封建文化的最高峯,可謂“書至初唐而極盛”。唐代墨跡流傳至今者也比前代爲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寶貴的書法作品。整個唐代書法,對前代既有繼承又有革新。楷書、行書、草書發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個新的境地,時代特點十分突出,對後代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以前任何一個時代。

宋朝的書法

無認是天資既高的蔡襄和自出新意的蘇東坡,還是高視古人的黃庭堅和蕭散奇險的米芾,都力圖在表現自己的書法風貌的同時,凸現出一種標新立異的姿態,使學問之氣鬱鬱芊芊發於筆墨之間,並給人以一種新的審美意境,這在南宋的吳說.趙佶.陸游。范成大,朱熹,文天祥等書家中進一步得到延伸,然南宋書家的學問和筆墨功底已不能和北宋四家相比了。宋代書法家代表人物是蘇、黃、米、蔡。


元代書法藝術

元朝書壇的核心人物是趙孟頫 ,他所創立的楷書“趙體”與唐楷之歐體。顏體。柳體並稱四體,成爲後代規摹的主要書體,由於趙孟頫的書法思想絕對不逾越二王一步,所以,他的書法對王派書法的精之處頗有獨到的領悟,表現爲“溫潤閒雅”“秀研飄逸”的風格面貌,這也和他信佛教。

明朝書法藝術

明初書法“一字萬同”,“臺閣體”盛行。沈度學粲兄弟推波助瀾將工穩的小楷推向極致。“凡金版玉冊,用之朝廷,藏祕府,頒屬國,必命之書”,二沈書法被推爲科舉楷則。明初書法 家有擅行草書的劉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隸的宋遂和名滿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寵”三子”。


抒情揚理—清代書法

明末書壇的放浪筆墨,狂放不。憤世疾俗的風氣在清初進一步延伸,如朱傅山等人的作品仍表現出自我內在的生命和一種不可遇止的情緒表現。這一點在中期“揚州八怪”的身上又一次復現。於此同時,晚明的帖學統也同時進一步光大發揚,姜英,張照,劉墉,王文治,樑同書翁 方綱等人在刻意尊傳統的時候,力圖表現出新面貌,或以淡墨書寫,或改變章法結構等。

近代硬筆書法

什麼是硬筆書法?硬筆書法是書法藝術百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它的書寫工具包括鋼筆、圓珠筆、蘸筆、鉛筆、塑頭筆、竹筆、木筆、鐵筆等,以墨水爲主要載體,來表現漢字書寫技巧。具有攜帶方便、書寫快捷、使用價值廣等特點。它與毛筆的區別在於變軟筆的粗壯點畫爲纖細的點畫,去其肉筋存其骨質。



書法手抄報:書法的分類

篆書字體

所謂“甲骨文書法”,大抵有兩層意思。

一是指以商周甲骨文字體結構、書法特徵爲宗,加以工整地摹寫而成的書法作品。這類作品可以按照需要集古字以組合爲新句子。內容是新的,字卻如同三千年前殷人的入筆文字一般饒富雅趣。但是甲骨文總共才二千多字,其中還有不少尚未釋出的怪字(特別是人名、地名),真正派上用場的不是很多。因此一旦遇到甲骨文中沒有的字,而所書寫的對聯、題詞中又無法代替,就只好進行偏旁拆零,自己拼接了;再拼不出,就要到金文等其他古文字裏去討救兵。進行這項創作的首要人物是羅振玉。


另一層意思是指借鑑甲骨文特徵加以自行創作的現代書法作品。他們將甲骨文視作一種靈感,僅僅是藝術創作中的一點啓示,而並不在於追求“形似”。因此,他們並不嚴格按甲骨文的書法特徵去寫,可能是綜合了甲骨文、金文、戰國文字等多種古文字的特點而創作。這樣的書法藝術與古文字學雖有關係,但不是亦步亦趨。

中國先秦伏羲氏時期,就產生了文字。考古學家論證是在龜甲、獸骨上刻畫的甲骨文。因其是用以占卜、預測吉凶禍福,故稱"卜辭"。但其已具備中國書法藝術的基本要素:用筆、結構、章法等。殷周時期,鑄刻在鐘鼎彝器上的銘文即金文又稱"鐘鼎文"廣泛流行。秦始皇大統後,統稱爲"小篆",也稱 "秦篆",所謂篆書,其實就是掾書,就是官書。是一種規範化的官方文書通用書法體。

【書法手抄報】關於書法的手抄報內容 書法手抄報內容 第4張

楷書字體

楷書也叫正楷、真書、正書。從程邈創立的隸書逐漸演變而來,更趨簡化,橫平豎直。《辭海》解釋說它“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書。始於漢末,通行至今,長盛不衰。楷書的產生,緊扣漢隸的規矩法度,而追求形體美的進一步發展,漢末、三國時期,漢字的書寫逐漸變波、磔而爲撇、捺、且有了“側”(點)、“掠”(長撇)、“啄”(短撇)、“提”(直 鉤)等筆畫,使結構上更趨嚴整。如《武威醫簡》、《居延漢簡》等。楷書的特點在於規矩整齊,是字體中的楷模,所以稱爲楷書,一直沿用至今。

楷書有楷模的意思,張懷瓘《書斷》中已先談到過。六朝人仍習慣地用着它,例如羊欣《採》文,王僧虔《論書·韋誕傳》中雲:“誕字仲將,京兆人,善楷書。”那是“八分楷法”的簡稱。到北宋才以之代替了正書之名,其內容顯然和古稱是不一樣的,名異實同和名同實異之例,大概有以上這些。


楷書是我國封建社會南北魏到晉唐最爲流行的一種書體。在楷書產生之前,我國的書法已產生了大篆、小篆和隸書三種書體。大篆是相對小篆而言的,一般把小篆以前所有的古文字統稱爲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和戰國時期除秦國之外的六國文字。小篆是秦統一中國之後通行的文字,它是以秦國的文字爲基礎,參照其他諸侯國文字,爲便於書寫而刪繁就簡、規範統一的,這是中國書法史上最初的規範化書體。隸書是繼小篆之後出現的又一代表性書體,它是在小篆的基礎上產生的。隸書的產生是漢字的一次大革命,其意義不僅在於漢字從此走向了符號化,更重要的是它改變了漢字的書寫方式和審美趨向,從而爲楷書書法藝術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並進而爲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和繁榮開闢廣闊的天地。

【書法手抄報】關於書法的手抄報內容 書法手抄報內容 第5張

於是在秦漢年間千姿百態的書法園地中,就直接孕育出了楷書(當時稱爲隸書,即輔佐小篆,書寫更快捷)書法藝術。遵循其規律,將中國楷書的發展史分爲四個時期:即楷書的萌芽期——秦漢,楷書發展期——魏、晉、南北朝,楷書繁榮期——隋、唐、五代,楷書守成期——宋、元、明、清。

宋宣和書譜:“漢初有王次仲者,始以隸字作楷書。”這裏的楷書實際上是指王次仲所創的八分書,而不是今天所謂的楷書。另據傳:“孔子墓上,子貢植的一株楷樹,枝幹挺直而不屈曲。”楷書本筆畫簡爽,必須如楷樹之枝幹也。

隸書字體

全稱《漢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又稱《韓明府孔子廟碑入《魯相韓勑復顏氏繇發碑》、《韓勑碑》等。漢永壽二年(156年)刻,隸書。縱227.2釐米,橫102.4釐米。藏山東曲阜孔廟。 無額。四面刻,均爲隸書。碑陽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後有韓勑等九人題名。碑陰及兩側皆題名。

行楷字體

行楷,近似行書的楷書。《金石林·緒論》:“行楷如二 王 諸帖之稍真者,十當八九。僧 懷仁 等所集《聖教》、《興福》、《孔廟碑》之類是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三·趙鬆雪書杜集》:“ 趙鬆雪 手書 杜 詩一部,用朱絲欄,字作行楷。”《兒女英雄傳》第四十回:“老爺把那名帖揭過去,見底下那篇信是張虛白齋寸箋,上面寫着絕小的蠅頭行楷。”

行書字體

《蘭亭序》是東晉右軍將軍王羲之51歲時的得意之筆,記述了他與當朝衆多達官顯貴、文人墨客雅集蘭亭、修稧事也的壯觀景象,抒發了他對人之生死、修短隨化的感嘆。崇山峻嶺之下,茂林修竹之邊,乘帶酒意,揮毫潑墨,爲衆人詩賦草成序文,文章清新優美,書法遒健飄逸。被歷代書界奉爲極品。宋代書法大家米芾稱其爲“中國行書第一帖”。

懷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以“狂草”名世。自幼出家爲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刻苦臨池,採蕉葉練字,木板爲紙,板穿葉盡,禿筆成冢,其後筆走龍蛇,滿紙雲煙,王公名流也都愛結交這個狂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