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這樣的“貼心小棉襖”,你要不要來一件?

這樣的“貼心小棉襖”,你要不要來一件?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心心絕對是標準的貼心小棉襖,雖然她只有兩歲多。和她在衛生間洗漱時,我偶爾光着腳踩在有水的地面,她就會聲音輕柔地提醒:“媽媽,小心地滑,別摔跤了喲!”在爺爺奶奶家,吃了一個蘋果,還剩下最後一個時,她便不吃了,說要留給爸爸媽媽吃。

不做“無慾無求”的父母,給孩子體貼你的機會

心心絕對是標準的貼心小棉襖,雖然她只有兩歲多。和她在衛生間洗漱時,我偶爾光着腳踩在有水的地面,她就會聲音輕柔地提醒:“媽媽,小心地滑,別摔跤了喲!”在爺爺奶奶家,吃了一個蘋果,還剩下最後一個時,她便不吃了,說要留給爸爸媽媽吃。

我吃飯時,她還會在一邊吹着熱湯,然後餵給我喝。

每每這時,我的心裏總會填滿暖意,至於她平時的那些淘氣、不配合、發脾氣通通都能在此刻一筆勾銷,我又會信心滿滿、幹勁十足地做起她的好媽媽。

回想起她是怎樣變得如此貼心的,我想這與我們生活中的點滴教育有關。

看見並尊重孩子的情緒

我一直信奉西爾斯的親密育兒法,從她出生開始,便及時地迴應她的需求。從來沒有爲了任何行爲訓練,去漠視她的情緒。

或許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都能做的很好。孩子哭了就儘可能滿足她的需求,孩子摔了也會心疼地抱她在懷裏。可當孩子逐漸長大,我們卻不太在乎她的內心感受了,取而代之是那些我們認爲正確的事。

還記得心心才九、十個月大時,我帶她回老家。晚上家庭聚餐,親戚們對心心都熱情有加,一堆人圍過來又逗又笑。心心一下子變得怯生生,不知所措,最終大哭起來。親戚們馬上診斷她很“認生”,並說這樣不好。但此刻,我太瞭解她的感受了,我把她抱到安靜的地方,安慰她:“心心,是不是人太多了,也不認識,覺得有些害怕了?媽媽知道。”我抱着她,輕拍着她,直到她感覺好點兒。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當我們不爲周圍所謂的“正確”觀念所左右,而切實看到孩子的情緒,孩子也會更清楚地瞭解自己的情緒,當她經由自己體會到各種各樣的情緒,也就具備體貼他人情緒的能力。

引導孩子去感受他人的情緒

這樣的“貼心小棉襖”,你要不要來一件?

心理學家李雪說:“規矩要建立在尊重感受的基礎上。”這也是我在生活中遵循的一點。

當她在飛機上大聲吵鬧時,我不會生硬地告訴她“不可以”,而是向她解釋:“你看周圍的叔叔阿姨都在休息,心心這樣大吼大叫,會打擾到他們的。當你不能好好休息時,你也會不開心的,對嗎?”

這樣的解釋,雖不能保證次次有效,但至少我看到她開始在思考,不再一意孤行。

經常以這樣的方式和她交流後,我發現她開始對別人的情緒非常敏感。走在路上,會問我剛剛走過去的阿姨是生氣了嗎,看繪本時,也會指給我看這個小兔子很開心。

這樣敏感的情緒察覺,是她能夠體貼他人的基礎。

學會表達並尊重自己的感受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對好父母的定義似乎是,當雙方需求產生衝突時,一切優先考慮孩子,做了父母若是還顧及自己的感受和需要,那就是自私的表現。

看咱們的父母就知道,他們在這樣的認知裏習慣了不表達自己,可有時又不甘心,當子女沒有達成期待,他們會抱怨其不孝順不體貼。

比如,生病了,不讓子女耽誤工作回來看她,真沒回來時,又說自己養了個白眼狼。長此以往,弄得孩子無所適從。

記得前幾天我生病不舒服,頭疼的厲害,實在沒有再多的精力去陪伴心心。我就躺在牀上,閉目養神,告訴心心我生病了,需要休息。她馬上體貼起來,模仿着我照顧她的樣子,問我要不要量體溫,又囑咐我多喝水。我休息時,她一個人坐在房間裏看繪本、玩玩具,沒有再要求我更多,讓我倍感欣慰。試想一下,如果我堅持“犧牲”自己的訴求繼續陪伴她,最後還是會因爲太疲憊、身體不適把“不滿足”的怨氣撒在她的身上,而她不明所以。

所以,不要再以“好媽媽”的觀念綁架自己,“無慾無求”的父母,最終會讓孩子忘記體貼你的感受。

當我們誠實地表達並尊重自己的感受時,也就給了孩子體貼的機會。這是親子間幸福的交互。

生活點滴中引導孩子爲他人着想

這點心心奶奶對我的啓發特別大。

每次給心心拿水果時,奶奶都會多拿幾個,告訴心心:“要留一個給爸爸,一個給媽媽,別的寶寶吃。”慢慢地,心心也記住了,吃什麼都會理所當然的想到爸媽。

在這樣的教育下,心心爸也是一個非常感恩孝順的人,不管他吃什麼去哪裏玩,總會第一時間想到家人,並有機會會再帶我們去體驗一把。

因此,如果想要一件“貼心小棉襖”,而不是一隻“白眼狼”,我們就需要看到並尊重孩子的情緒,並且多引導他們去感受別人的情緒;同時還要善於表達自己的感受,不一味犧牲自己去滿足孩子,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引導他們爲別人着想。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但的確是一石一瓦壘起來的;只要我們願意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這個世界,並關注細節,俯下身來好好和孩子溝通交流,相信做到這一點不是不可能。事情的答案便只在於這細微的家庭教育中。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