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和孩子講道理卻被ta懟,爲什麼我們要如此的"委屈"?

和孩子講道理卻被ta懟,爲什麼我們要如此的"委屈"?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和孩子之間的怎樣的相處模式呢?當孩子犯錯了你是跟他講道理嗎?和孩子講道理卻被ta懟,爲什麼我們要如此的"委屈"?

前段時間有一個小視頻在微博上非常火。

一個小女孩因爲犯錯被媽媽打了手板之後,心裏很委屈,面對媽媽的說教,崩潰大哭。

看完視頻之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小女孩竭斯底裏地喊的那句:“我已經承認錯誤了,你們還要我怎麼樣?!”

就好像是對我的質問。因爲就在昨天,因爲女兒的考試成績不理想,我也是開始了“冷靜”地說教,同樣換來了孩子的大哭和反抗。

對比視頻中的小女孩,我幡然醒悟自己又一次在錯誤的道路上走遠,趕緊拿起我的育兒聖經,默默地重溫了一遍。

冷靜之後不禁問自己:

1爲什麼說教對孩子沒有用?

在人本主義心理學領域的一些書籍中,說教、講道理、建議和責罵、命令、威脅等等一起被視作溝通中的“絆腳石”。

當孩子處在比較糟糕的情緒下的時候,運用上述的方法就好像是在向她扔絆腳石。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這是落井下石,他們當然不會接受而選擇反抗。

和孩子講道理卻被ta懟,爲什麼我們要如此的"委屈"?

2爲什麼我們知道說教無效卻還是堅持說教?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無數次與孩子對峙的場面,我們從心底是明白我們的說教是無效的。

可是,我們還是習慣了說教的方式。一方面固然是舊習難改,另一方面卻是控制慾的表現。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是在權威型的家長教養下長大,有句話說:“你所憎恨的最終成爲了你自己!”

聽上去很讓人悲哀,可是這就是原生家庭對我們的影響,父母的價值觀、父母的教養方式無論當初我們多麼地厭惡,多麼地想逃離,最後都會烙印到我們的身上。

也許,對比他們的權威我們已經做了改良,我們沒有訓斥,就像視頻裏的媽媽說,我是“好好和你說的”,潛臺詞是:“所以你得好好給我聽着。”

孩子迴應:“我已經認識到錯誤啦,你還想我怎樣?”媽媽說:“因爲你態度不端正!”

滿滿都是對孩子的評判和家長的權威。

和孩子講道理卻被ta懟,爲什麼我們要如此的"委屈"? 第2張

3讓孩子改正錯誤真的那麼迫切嗎?

爲什麼我們對所謂的“正確”那麼的執着?

也許你會有疑問,那他確實犯了錯,我還不能說,他還不用改啦?這裏我們分爲兩個層次來解釋。

第一個層次是,爲什麼孩子犯錯,我們那麼迫切地需要他認錯,並且迫切地需要他改?

這個問題我向我的好朋友雲香老師請教,她說:“因爲你小時候有同樣的恐懼,你非常害怕考試一敗塗地!”

回憶我在求學時期,真的!我的媽媽從來不會因爲其他事情責怪我,唯有成績這件事!所以,即使明白我的女兒成績只能是班級中游,她的考試成績一有風吹草動,我就會覺得世界末日到了,心裏生出毀滅一切的戾氣來,對抗就不斷地重演……

第二個層次,犯了錯,父母當然要引導,但要選擇恰當的時機和恰當的方式。

最好的時機是孩子情緒平復之後,可以對衝突事件進行復盤;溝通的時候一定不要貼標籤和評判孩子,而是說出事實,談自己的感受。孩子天生是溝通的專家,他們會接受你的坦誠並向我們敞開心扉。

和孩子講道理卻被ta懟,爲什麼我們要如此的"委屈"? 第3張

分析了風暴背後的原因,那麼,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樣的改變?

1、敏感感知孩子的情緒,在壞情緒的當下接納Ta;

當孩子犯錯或者沒有達到期望的時候,雖然我們自己也會有些情緒,但畢竟我們是成年人,可以練習控制它,並敏感地感知孩子的情緒變化。

如果他已經有負面情緒出現了,就要停止講道理或給建議,並從心底接納他有情緒的事實。

最具殺傷力的行爲是繼續質問他:你都…還有臉哭?!

和孩子講道理卻被ta懟,爲什麼我們要如此的"委屈"? 第4張

2、用傾聽而不是說教,幫助她重拾內心的力量,也許這就是她轉變的最佳時機;

在孩子處於情緒的問題區時,運用好積極傾聽的技巧尤爲重要。

就像視頻中的小女孩一樣,雖然沒有交代一開始的情況,但可以從母女倆的對話中推斷出事情的起因是孩子犯錯被懲罰打了手板。

這時候,小女孩肯定是充滿各種情緒了,有自己犯錯之後的內疚、被打手板的羞恥感、被打痛了的委屈、進而對大人的憤怒,滿滿的負能量。

這個時候,媽媽如果可以覺察到,就可以走過去抱住她說:“寶貝,犯了錯你有些內疚,現在又被媽媽打了,好委屈哦!”孩子肯定會哇地哭出來,但她的身體語言不會像視頻那樣把你趕出去,然後留一個背影給你。

相反,她會在你懷裏好好地哭一頓。哭是孩子天生的自我療愈的方式,讓她哭,把負面的情緒全部傾倒出去,她纔有力量重新去思考對與錯的問題。

積極傾聽運用得好可以解決80%的親子衝突。當我自己運用得好的時候,孩子們的幸福感、行動力真的大大增強。

和孩子講道理卻被ta懟,爲什麼我們要如此的"委屈"? 第5張

3、千萬不要對結果抱有功利心,甚至想用期望來控制她;

我們在和孩子說教,在讓孩子認錯的時候,都喜歡說:“你錯了沒有?改不改?”並且希望她立刻就煥然一新,獲得新生。

這是我們的功利心在作祟。

時代的步伐很快,生存的壓力很大,我們早就沒有了靜待花開的風清雲淡。可是,很遺憾,孩子的成長是一個迂迴曲折的過程,當你以爲他向上的時候,他突然又掉坑裏了。

所以,一次錯誤出現,孩子有了負面情緒,我們運用傾聽來化解一場衝突,但這不是一勞永逸的。同樣的錯誤還會出現,傾聽不是幫助我們消除錯誤,而是幫助我們重建親子關係,從而幫助孩子重建內心的力量!

最後能否改正錯誤?這個課題應該交由他們自己去解決。

最後,每一個父母並不是天生就會爲人父母,我們要允許自己犯錯、自己做得不夠好,當然也要和自己的父母達成諒解!每個父母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父母們不應該受到指責,相反我們應該接受相應的培訓。

要想孩子成長,父母首先得成長,學習爲父、母之道將是我們最好的成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