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都有一顆善意的嫉妒心!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都有一顆善意的嫉妒心!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幾天和我姐家的小朋友一起看《熊熊樂園》,有一集是關於“嫉妒心”的:

故事中,吉吉小王子沒有搭好積木,而熊大的積木小屋得到了老師的表揚,也得到了光頭強和熊二等人的讚美。

這時候,吉吉小王子不開心了,他很生氣,覺得熊大的積木屋沒有什麼好的,不應該得到老師的表揚。內心一直想給積木搞些破壞,夢中,吉吉小王子終於推倒了熊大的積木小屋,但是他也被嚇醒了。

我姐家小朋友很生氣的說,我們班很多小朋友就會這樣,看着別的小朋友做的好了,自己不服氣,就會搞破壞!

這倒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們大人很多時候會產生嫉妒心,小孩子也是有嫉妒心的。那麼嫉妒心是如何形成的?嫉妒心又是如何影響孩子成長的呢?

1、沒有被滿足的猴王心理—嫉妒的最初來源

我們每個人在一生下來,就都具有一種強烈的先天自我爲尊的意識,即自己是'猴王',是最重要的、是最強的、是不容置疑的第一號人物,這是人人都有的猴王心理。

心理學家SHart曾經徵集過一羣6個月大的嬰兒做過關於嫉妒的研究。

他採用了一批仿有着金色捲髮、淺褐色皮膚、長得非常像真人的玩具娃娃作爲測試的工具。

在這個實驗中,孩子的母親需要分別關注玩具娃娃和圖書。研究人員將準確地記錄下兩種情境下嬰兒的反應。結果發現,嬰兒在母親關注玩具娃娃時,情緒更加消極,表現出更多苦惱。

在之後,S Masciuch等人又對6—12個月的兒童做了一個關於嫉妒的研究,他們發現,當媽媽抱其他嬰兒的時候,孩子就會表現出試圖接近母親、或者另一個嬰兒,同時會伴有痛苦的面部表情,比如皺眉、哭泣。有一些大一點的孩子甚至想把其他孩子從牀上推下來。

你看,孩子這麼小就會對媽媽(養育者)表示特殊的關注。

當媽媽把自己當成是最重要的人時,孩子會表現出很喜悅,很安慰,很高興的情緒。而相反,當感覺媽媽不把自己當成是最重要的人時,孩子也會表現出憤怒、傷心、不安、焦慮、煩躁以及恐懼等情緒。

害怕媽媽(或者其他養育者)和其他的小朋友產生情感鏈接,從而不再覺得自己是最重要的人,也許就是孩子嫉妒心最早的萌芽。

隨着年齡的長大,孩子在其他領域裏發現,當別人做的比我更好,獲得了更多的獎勵,也會表現出嫉妒心。

每一個優秀的孩子,都有一顆善意的嫉妒心!

2、嫉妒不止有壞處,也有好處

小時候,爸爸媽媽會跟我們說:“不能和別人比,不要有嫉妒心”。

長大後,還會有無數人常常會提醒我們,你要謙虛、你要和善,要學會用平靜之心對人,不要嫉妒別人的身份、地位、收入等等。

在大多數人眼裏,嫉妒心理是一種破壞性因素,對人的學習、生活、工作、事業,乃至人生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

嫉妒,儼然就是個十惡不赦的大壞人,誰都要和它撇開關係。

但是,心理學卻並不是這樣認爲的。

經過深入的研究,現有的心理學已經發現,嫉妒心有時候對於自我成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它能幫助人突破認知的侷限。

當然,這不是在說,嫉妒心用錯了地方不會爲孩子帶來傷害。一個常常嫉妒他人的孩子,如果對他人的問題幸災樂禍又或者攻擊對方,那麼孩子在求學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人際關係的問題。

關鍵就是,當孩子發現“別人比我好”的時候,他是否能激活善意的嫉妒,還是激活惡意嫉妒。

心理學家van de Ven 在2015年提出了嫉妒類型理論。目前,越來越多的學者根據情緒體驗動機將嫉妒分爲善意嫉妒和惡意嫉妒了。

善意嫉妒,會增加得到嫉妒目標所有物的渴望,但不會產生惡意嫉妒的敵意。善意嫉妒,和羨慕有些類似,常常能帶來有益的競爭性行爲。而惡意嫉妒常常引發對嫉妒對象的貶低、又或者使嫉妒者長期陷入低落情緒。

Crusius & lange 認爲善意嫉妒的人,更偏重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學習、工作上投入更多時間,他與嫉妒對象之間處於競爭關係,他相信通過努力可以取得和嫉妒對象一樣的水平和地位。

而惡意嫉妒的人,更注重嫉妒對象本身,希望破壞他人的優勢,常常會對嫉妒對象保持負面的評價。

舉個例子說明一下吧。

如果一個孩子發現別人成績比自己好,受到了老師的表揚,於是心生嫉妒。然後,孩子暗暗下定決心,爲了取得好成績投入更多的學習時間,這就是善意嫉妒。

而當一個孩子發現別人跳舞比自己好,於是跑去給老師打小報告,撒謊說自己被那個小朋友欺負了,這就是屬於惡意嫉妒。

也許,正是因爲我們生活中到處都充滿了惡意嫉妒,所以纔會對嫉妒那麼牴觸。但實際上,運用好善意的嫉妒,孩子往往會有更強的競爭意識,也會在競爭中有更好的表現。

那麼,如何讓孩子學會利用嫉妒,茁壯成長呢?在後天的教育中,教師和家長的引導是很關鍵的。

1、多誇一誇孩子的優勢吧

認識你自己(Know yourself ),相傳是刻在德爾斐的阿波羅神廟的三句箴言之一,也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尼采在《道德的系譜》的前言中,說:“我們無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們不明白自己,我們搞不清楚自己......”

可見,認識自己是人一生的課題,小孩子更是不清楚自己的優勢和短處了,需要家長給出正確的評價和反饋,這些反饋會形成孩子的自我評價。

孩子在瞭解自己的優勢和獨處之後,自尊、自我效能、情緒都會比較穩定。當他們有良好的自我評價時,會更容易把“別人比我好”當成一種挑戰,想要付出更多的行動和努力去改變。

但是,如果孩子的自我評價比較低,他會把這個問題視之爲威脅,從而做出牴觸的行爲。

所以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妨把眼光更多地放在孩子的優點身上,多誇誇他,抱抱他。比如孩子的英語成績很好,那麼就多誇誇他的英語成績。,那麼他在數學學習時比其他小朋友差一點時,他會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挑戰並有信心去迎接挑戰,而不是很快就選擇放棄。

2、美人之美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惡意嫉妒別人,看不得別人的好,其實是想做的和別人一樣好,自己沒有自信,表現出一種自卑的心理。

對於優秀的小朋友,家長要適度表揚,對事不對人,可以從這件事如何做的漂亮來表揚。引導孩子學會欣賞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學會讚美,這將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3、鼓勵孩子思考什麼是他真正想要的

我的高中同學墨先生,現在在美國讀博,眼看綠卡在望,工作無愁,卻始終高興不起來。我們問過他很多次,他也支支吾吾地不說。

一次在同學會上,也許因爲喝多了纔跟我們吐露真言。

小時候,他最喜歡的是畫畫,做夢都是在想考上中央美院。可是,在中學的時候,班裏有個同學比他成績更好受到了老師更多的關注,爸爸媽媽也常常會跟他說要多和那個同學學習。老師的關注,爸媽的激勵,成功激發了墨先生的嫉妒心。

於是,爲了在學習上趕超那個同學,他付出了成倍的努力學習。臨近高三的時候,他的成績終於比那個同學排名更靠前了。

可是他卻開始嫌棄最初的夢想,美術學院是藝考生該去的地方,他成績這麼好,不考上985簡直是浪費了多年的努力學習。

所以,在填報高考專業時,他最終選擇了牛校的計算機專業,而不是一心向往的藝術殿堂。

現在,高考這卻成爲了他這輩子以來最後悔的事情。兜兜轉轉了一大圈子,他最喜歡的依然是繪畫,他理想中的生活依然是握着畫筆去觀察世界,而不是每天面對一堆代碼符號,枯燥乏味。

他不止一次的想過,如果當初沒有放下對藝考生的偏見,如果當初對自己最喜歡的是什麼有更多一點的思考,也許現在他就不會像現在一樣了。

想要超過別人其實是一種非常健康的心態,但是,因此而放棄去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在面對嫉妒,我們是不是更應該抱有一顆平常心呢?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