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婆婆從把屎把尿,到科學育兒講繪本,媳婦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婆婆從把屎把尿,到科學育兒講繪本,媳婦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同事關係……每一段關係都需要經營,唯獨公婆關係,除了抱怨似乎我們別無他法。而她,是一位職場媽媽,運用職場法則將“把屎把尿”的公婆轉變爲每天用“五筐法”做飯、給孩子讀繪本的好公婆,她是怎麼做到的?

經常聽身邊的朋友跟我訴苦:爺爺奶奶還是用傳統的老方法帶孩子,跟他們說了很多遍了要科學育兒,他們就是不聽。或者表面答應,等孩子爸媽走了還是老樣子。什麼在孩子頭下面放一本書睡平頭、在不到一歲孩子的飯里加鹽、還沒學會爬就扶着站……每個家庭都有部公婆血淚史。

我家有一對“聽話”的公婆。他們每天按照五筐法(5份蔬菜4份主食3份肉類2份水果1份奶類)葷素搭配孩子的一日三餐;每天帶孩子至少2個半小時的戶外活動;每天還給娃讀繪本;至於睡平頭、食物加鹽、扶站更是不會發生的事情。

其實,不是公婆聽我們的,是他們認可了科學育兒的方法,自然而然會身體力行的去踐行。可是你知道嗎,當孩子7個月,公婆第一次來看孩子的時候,奉行的還是“把屎把尿”“不管時間地點孩子哭了就要趕緊餵奶”式的農村養育方法。爲什麼短短半年時間就發生瞭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了呢?

方法請看這裏:

轉變思想觀念

婆婆從把屎把尿,到科學育兒講繪本,媳婦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是我們的思想決定了人的行爲,思想上認同了,行爲上才能做好。思想上都不認同,行爲上做到了那只是偶爾的勉強,一天兩天行,但絕對不會長久。要讓公婆轉變育兒觀念,首先要我們先改變對公婆的看法。

轉變成什麼看法呢?孩子是父母的孩子,不是公婆的孩子,帶孩子是父母的義務,不是公婆的義務。因此對公婆帶孩子我們應該感恩。看到這,你可能有種上當受騙的感覺:原來這是一篇雞湯文啊!

不是的,如果你做不到這一點,沒關係,往下看第二條我的“獨家祕方”。可如果你能做到感恩,就不需要“獨家祕方”了。因爲感恩了,一切育兒問題都是有商有量,一切溝通都成了良性溝通。

放空是關鍵。

可是你要說了,我要上班,所有中國人都覺得公婆看孩子天經地義……可如果公婆不給你看,你是不是一點招都沒有了?找育嬰師一個月4000元不夠吧,自己還不放心。辭職帶孩子,代價又太大。從這個意義上講,公婆保住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工作,節省了每月昂貴的花銷。

還有人說了,我公婆對我很差,裝修房子也不幫忙,月子裏都不給我燉雞,晚上孩子哭從來都不管……放下吧,放下吧,這些都過去了,把這些都放下吧。你不是最慘的一個。

香港貴婦徐子淇剖腹產四次,還要選擇良辰吉日,毫無人權可言對不對?慘不慘?我們比她好多了吧,怎麼生,生幾胎全家都要聽我們的意見吧?

不能因爲公婆不合我們的意,就否定了現在他們來了,還把孩子帶的很好的事實啊。總不能因爲這些痛苦,我們就把整個世界都看成危險的、冰冷的吧?美好和溫暖我們能感受,痛苦和傷痛我們也Hold得住,這不正是我們想傳遞給孩子的世界觀嗎?

去愛吧,就像從來沒有受到過傷害一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你去試一下,即使真的積怨很深,一時做不到也不要緊,不要放棄,配合下面“獨家祕方”一起來做。

獨家密招:

每天都像第一天認識公婆一樣

婆婆從把屎把尿,到科學育兒講繪本,媳婦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第2張

像對同事一樣對他們

這是受益於工作中的啓發,可謂獨家密招。

舉個例子,如果在工作中有一項工作,必須和一位性格和你格格不入或者合作起來有困難的同事一起完成,你會怎麼做?相信每一個在職場打拼過的人都會選擇把情緒放在一邊,就像第一天認識這位同事一樣,不帶感情色彩的就事論事,因爲這樣對我們最有利,我們的目標是一起完成並做好這項工作,衝突和對抗沒有任何意義。

放在家庭成員育兒上,同樣成立。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本質上目標是一樣的。爺爺奶奶不懂,那我們就告訴他們。

如果再遇到爺爺扶着還不會爬的孩子學站立,你一定又頭大了,心想:不是昨天剛跟你說了嗎?這麼小不能扶站。打住,這個時候就當第一天認識爺爺,這樣跟他說:爸:孩子還小,身體還承受不住站立的重量,扶站對他脊柱、膝蓋都有損害。

這樣的話語,沒有任何指責和抱怨,只是客觀的陳述和交流,接受度高了很多。第三天,爺爺還扶站,你還不帶情緒的這樣說。第四天,爺爺還扶站,你還不帶情緒的這樣說。

21天形成一個習慣。當你堅持了一個月這種不帶情緒宣泄的方法之後,你好像和之前不一樣了。當你看到公婆一人抱娃,一人推着小推車步行去公園的背影,你會感激;當你有時候沒在家吃飯,回到家看到公婆給孩子做了一葷兩素的豐盛午餐,自己卻在吃早上的剩菜,你會心疼。這時候的你實際上已經達到了第一條的境界,對公婆感恩了。

也終於看明白了,公婆和我們一樣,很愛很愛孩子,沒有不能解決和溝通的問題,因爲我們從始至終都是統一戰線上的。

但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況且,很多人像我一樣,並不是每次都能控制住情緒,有時候不由自主地就抱怨了。沒有關係,只要不放棄,只是時間的問題。

比如,我婆婆的口頭語就是所有媽媽最不愛聽的話“你媽不要你了”。我上廁所關上門,我婆婆說,“你媽走了不要你了”;我穿外套上班,我婆婆說,“你媽走了不要你了”……那段時間我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先蹲下來認真跟我娃解釋,媽媽沒有不要你了,媽媽只是去上廁所、上班、端菜、洗衣服……媽媽永遠愛你。

然後再跟我婆婆說:“不要跟孩子這樣說了,她會當真。她分得清好話壞話,只是不會表達,多跟孩子說好話吧。”時間長了婆婆也會愧疚,自責說自己總是忘記,那我們也要體諒,一句“沒有關係,慢慢來”就過去了。

從孩子7個月的時候,我婆婆剛來幾乎每天要說好多遍的,到孩子快9個月的時候徹底不說了,差不多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你需要一兩件成就事件

婆婆從把屎把尿,到科學育兒講繪本,媳婦只做對了這一件事 第3張

讓他們見識你的厲害

總有一兩件事件成爲轉折點。我的轉折點在我和孩子沒有任何痛苦的斷奶了。

我清楚的記得在孩子一歲兩個月的時候,我公婆回老家過了一個週末之後回來,我悄悄跟跟他們說(那時候在斷奶的第三天,不能讓娃聽到):“糖糖斷奶了,這兩天比較敏感,咱們都不要說讓媽媽喂這樣子的話了。”

我公婆那個震驚的樣子,看看在爬行墊上玩玩具的娃,再看看我,都好好的沒有任何痛苦,他們覺得很不可思議。他們這麼大歲數,從沒有見過哪個媽媽斷奶不痛苦,我婆婆當年靠的是抹辣椒……從此他們對我的育兒觀念和方法心服口服。

歸根到底,養育孩子應堅持以父母爲主,老人幫助爲輔的原則,讓老人看到我們科學育兒的效果,他們才能相信我們沒有養過孩子的人,通過科學方法,能把孩子養的更好。

比如,全家都棘手的孩子不愛吃蔬菜問題,你給解決了;孩子哄睡難問題,全家都已放棄,只能“靜待花開”,你給解決了……相信再頑固派的老人,在看到了這麼多他們都解決不好的問題時,也會心服口服。這以後你再提什麼育兒的新觀點,他們當然會聽了。

一千個人裏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家庭有一千對性格迥異的公婆。每一個家庭要根據公婆的性格愛好、脾氣特點,多方位立體化的分析,找到適合自己家的方法,相信像我們一樣愛孩子的公婆一定會成爲科學育兒的踐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