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說實話,這樣講孔融讓梨的故事纔有意思!

說實話,這樣講孔融讓梨的故事纔有意思!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01

中國傳統民間故事裏最讓我們熟悉的一個莫過於孔融讓梨了,一個流傳了千百年的道德教育故事,要是放在一箇中國四世同堂的家庭中,這應該是一個最沒有爭議的話題,因爲在這個故事中,大家都具有一致的主流價值觀:尊老愛幼和謙讓。

不出意外的話,這個故事有可能還要繼續作爲孩子們的道德榜樣講下去,如果總是千篇一律的和孩子灌輸着道德素養,那麼未免有些太片面,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這個故事還可以從哪些角度去講給孩子聽,以啓發孩子的思辨能力。

02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故事的具體內容(據說這個故事被頌傳的有4個版本,這裏就已這個大衆熟悉的這個版本來討論了):

孔融讓梨

東漢魯國,有個名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聰明,也非常懂事。孔融還有五個哥哥,一個小弟弟,兄弟七人相處得十分融洽。

有一天,孔融的媽媽買來許多梨,一盤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們讓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盤子中的梨,發現梨子有大有小。

他不挑好的,不揀大的,只拿了一隻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於是他故意問孔融:“盤子裏這麼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爲什麼不拿大的,只拿一個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說:“我年紀小,應該拿個最小的,大的應該讓給哥哥吃。”

爸爸接着問道:“你弟弟不是比你還要小嗎?照你這麼說,他應該拿最小的一個纔對呀?”

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應該把大的留給小弟弟吃。”

爸爸聽他這麼說,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以後一定會很有出息。”

說實話,這樣講孔融讓梨的故事纔有意思!

03

故事中的孔融選了最小的梨,很好的詮釋了什麼叫尊老愛幼,我比哥哥小,我應該尊重哥哥,把大梨讓給哥哥,我比弟弟大,大梨應該給弟弟吃,於是孔融選了最小的。

這一看下來,其實孔融是一個很八面玲瓏的人,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情商很高的人,懂得讓別人舒服,但凡在一個集體中,分配資源都會面臨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是否公平。

而如何公平分配也體現了這個人是否是個懂得統籌資源,情商是否高的人。

可事實上公平哪有那麼簡單就實現的了呢,只有相對符合大衆所認可的倫理利益就可以了,在這個故事中,孔融直接把這種會導致不公的衝突給化解了,哥哥們讓他和弟弟先挑,他直接選了最小的,成功的化解了可能會由自己的選擇而引起的衝突,如果他挑最大的,哥哥們雖然嘴上不說,因爲是他們讓他們先選的,但日後難免會覺得孔融是個自私的人,只顧自己吃大的,連弟弟也不讓,肯定會在相處中出現不快。

所以在選了最小的梨後,他既把這種選擇風險降到最低,(接下來的大梨和小梨哥哥們和弟弟愛怎麼選怎麼選)還在道德上得到了擁護,爸爸高度表揚孔融的行爲。

而且還率先做出了一個榜樣,接下來的哥哥們即使想要大梨,也不好意思說要吃大梨,就會出現一副你讓我,我讓你的和諧大家庭氛圍,這對於家長來說是再高興不過的事情了。

說實話,這樣講孔融讓梨的故事纔有意思! 第2張

04

但如果這樣去教育孩子尊老愛幼,謙讓真的好嗎?

在生活中,我們會看到一些因爲年輕人在公交車上被老人道德綁架,逼着讓座的新聞,前段時間還有一個廣場舞老人爲了和年輕人搶籃球場跳舞而大打出手的新聞。

這在廣大網友的心裏激起了很大的不滿,大部分的聲音都是討伐,這些老人爲老不尊,仗着自己的年紀大就蠻橫霸道,我們需要尊重的是行爲,而不是年齡等等。

還有一些人將別人的謙讓和善良當作理所當然,不懂感恩和言謝,甚至得寸進尺,真是讓人高興不起來。

說實話,這樣講孔融讓梨的故事纔有意思! 第3張

05

所以結合這個故事,我們或許可以從這些角度和孩子闡釋:

孔融挑了一個最小的梨是因爲他愛他的哥哥和弟弟們,就像爸爸媽媽愛你一樣,你愛爸爸媽媽一樣,都會把最好的東西給你愛的人。這樣教孩子學會什麼是愛。

孔融挑最小的梨是因爲他只能吃下這個小梨,大的他就吃不下了,不然就浪費了,就像吃飯一樣,自己吃多少盛多少。這樣教孩子學會遵守公序良俗,在這個故事裏,這個良俗倫理就是公平,而相對公平的做法是,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以這個分梨時事件來看,公平不是每人分到一樣大的梨,而是每個人都吃到符合自身食量的梨。

孔融說把梨讓給哥哥和弟弟,是因爲他吃過很多梨了,並且內心真的願意把大梨給哥哥,而不是在委屈自己,也不是爲了做爸爸心目中的乖寶寶而做的。(只有不是因爲取悅和順從的而做出的謙讓才更有意義。)

孔融比哥哥年齡小,換句話說,他處於弱勢,可以不用讓給哥哥,但是他選擇了最小的,是他的選擇和原則,無需做出評價,一樣的,在現實社會中,當處於強勢的時候,要懂得謙讓弱者,處於弱勢的時候,先保證自己的基本需求,可以不需要謙讓。

明顯的,這個故事中孔融的話“我比哥哥小,我應該尊重哥哥,把大梨讓給哥哥,我比弟弟大,大梨應該給弟弟吃。”是一種自相矛盾的價值觀,就像我們小的時候被教育要尊重大人,大了的時候又被教育說要謙讓小的,從邏輯上是矛盾的。

所以與其教育娃接受兩種自相矛盾的觀念,不如直接用一條相對比較合理的準則來告訴孩子,我們尊重的是一個人的行爲,修養和素質,而這一切,和年齡,性別都無關。

其實這是個很智慧的故事,家長們講的是什麼,孩子接受到就是什麼?關於這個故事,你準備怎麼講給孩子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