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孫楊累趴在泳池邊!逼孩子努力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

孫楊累趴在泳池邊!逼孩子努力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8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這幾日,孫楊在國際泳聯世錦賽布達佩斯的賽場上,接連奪得了各種榮譽和更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

拿下兩枚金牌!同時又圓滿了大滿貫!更打破了亞洲紀錄!

有媒體寫,”破紀錄,孫楊贏得好輕鬆!”。

哪裏好輕鬆?背後都是好辛苦好心酸!

很多網友說,每一次看到孫楊在賽場上游泳,都激動的要哭。

實際上,不單是網友會哭,就連孫楊自己每次賽完也會哭。

這次800米世錦賽,孫楊更是累趴在泳池邊,掩面哭泣。

成功,從來都不是理所應當的事,而是拼勁全力攢足後的結果。

孫楊累趴在泳池邊!逼孩子努力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

01、你受過的傷,流過的淚都是你的勳章

2015年,孫楊曾經算過一筆賬:7歲到24歲之間他遊過的所有距離。最後算出的結果是47550km,而地球的周長是40041.47 km,也就是說在他24歲的時候,已經遊了地球一圈多了。

孫楊的訓練量一直很大,作爲模範生,他總是第一個去訓練,最後一個離開。他的教練透露,早在倫敦奧運會之前,孫楊每天瘋狂訓練10小時,遊15000至20000米。相當於我們每天慢跑至少50km,比專業的馬拉鬆運動員還要多10km。

孫楊累趴在泳池邊!逼孩子努力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 第2張

拿了金牌了,孫楊哭了;沒拿到800米冠軍,他也哭了。“盡力了,盡力了,太累了。游到後面小腿都擡不起來了,轉身都轉不動了。”

榮譽背後是20年如一日的付出,無數的傷痛,帶着傷痛訓練比賽更是家常便飯。

【心臟病】

2008年,孫楊17歲時就被查出心臟病,專家會診後認爲孫楊心肌炎後存在心肌缺血的情況,安全地訓練有很大難度。而孫楊的態度很堅決“我非常熱愛游泳,我不要放棄。”

【骨折】

2016年,孫楊在訓練時發生意外,右腳第五拓骨骨折,他選擇了保守治療。骨折的孫楊依舊下水訓練,他被別人用輪椅推到泳池邊,攙扶着走進泳池。一條腿不能使勁,就單腿遊。

孫楊累趴在泳池邊!逼孩子努力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 第3張

【肩傷】

2012年奧運前,孫楊的肩傷就特別嚴重,他爲了不影響備戰,一針封閉再一針封閉,累計10多針。封閉的副作用慢慢在孫楊身上體現,易感冒不易好,高血壓,胃病反覆。

【甲溝炎】

對平常人是個小病,但對孫楊不是,手術可以根治但長時間不能沾水。爲了不影響訓練,他一直採取保守治療,在嚴重病變的情況下,他才做了手術。

孫楊累趴在泳池邊!逼孩子努力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 第4張

【指紋消失】

常年泡在水裏訓練,孫楊的指紋已經消失,大家能用的指紋解鎖他用不了。出國辦簽證按指紋,他也老是錄不上。

別人拿着羽毛球鍛鍊身體,他扛着槓鈴歇斯底里;

別人跑個圈說什麼減肥真累,他遊一萬多米當生活;

別人在空調房裏避暑納涼,他在泳池裏游到嘔吐;

別人細皮嫩肉,他們渾身傷痛;

別人捂着棉襖瑟瑟發抖,他三九泡在池子裏。

學體育、學藝術、學知識……只要關乎“學”哪個不苦?學出名堂就是靠長期堅持,不存在輕鬆。

孫楊累趴在泳池邊!逼孩子努力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 第5張

02、象牙塔外,處處是江湖

進入職場的第一年,我認識了一個姑娘,她是個化妝師。閨蜜婚禮,我把她推薦給了閨蜜,閨蜜大婚那天漂亮極了,蕾絲古典婚紗把她襯托得優雅嫵媚。從那時,我才知道原來那姑娘不但會化妝,還有自己的婚紗工作室。

一年後我又看到了她,在電視上,她正參加一檔全國的廚藝選拔賽,經過層層廝殺,拿了全國第六。再之後,她作爲KOL越來越高密度地出現在雜誌,電視上。

記得她曾對我說起,小的時候很羨慕同學天天在外面野,而她就要被媽媽捉回家學繪畫,一張又一張。她笑笑:“如果那些畫紙都留着,一房間也堆不下。”

正是因爲這些童子功,她學設計、學服裝打版、學攝影、學造型設計都又快又輕鬆。

工作這些年,遇到這樣的奇人太多了。我懊惱從前爲什麼得過且過,於是一口氣給自己報了很多班,過起沒有雙休日,天天睡眠不足的生活,搞得那麼疲憊就是在彌補小時候的安逸,給未來逆襲的可能性。

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醒悟,我下定決心,就算家人旁人都不理解,我也要當個“虎媽”,快樂是相對的,小時候吃的苦不算苦,等老了吃苦纔是真的苦。

現今,要脫穎而出,除了讀好書還需要很多能力。今後的社會只會更殘酷,若還放任孩子自由玩耍,這樣的愛就是溺愛就是害。

我想給孩子的是他經後快樂的資本。帶着這份執念,我從建立孩子學習習慣開始,多閱讀,多接觸外面,發覺他的興趣,挖掘他的潛能。

我做這些從沒期望孩子要成個大人物,但象牙塔外處處是江湖,至少你將來不用爲生活低頭。

03、不是焦慮,而是認清現實

身邊當了媽媽的好友們,一邊冒着被旁人指指點點的“槍林彈雨”,一邊送孩子去上興趣班補習班的。家人還不理解,爲什麼要把孩子逼得那麼苦,我們小時候天天玩,現在不還生活得好好的。

前陣子,UC大數據發佈了首份《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在媽媽焦慮指數最高的十大城市中,上海、北京和深圳三個城市居媽媽們焦慮的榜首。

要說爲什麼這三個城市的媽媽最焦慮,因爲她們的信息最多元化,她們也最能認清多元化背後的危機:光靠死讀書是不足以構成競爭力的。

朋友的兒子是個小琴童,不過6歲的年紀,已經拿過全國第二的成績了。朋友說起她兒子開始學琴時,手指一直是直挺挺的,說過無數遍都沒用,她就拿了一根針,站在孩子身邊陪他練琴:“你再不注意手型,別怪我扎你。”1年多時間裏,她兒子不知道捱過多少拳頭了。

我勸她:彈琴是個興趣,又不是讓他當鋼琴家,何必?她告訴我:“郎朗他爸還讓他吃藥死了算了呢!你讓孩子彈着玩玩,他彈幾年都停留在入門級,浪費這時間幹什麼不好?每天練琴是很苦,但他在班級裏表演獲得老師表揚就開心地不行,回家彈琴別提有多自覺。獲獎的榮譽、老師的表揚給他的動力要比我說1000句都管用!”

這話沒毛病,當人的快樂來自於精神層次,就像是一股源源不斷的動力,自發地把你往前推。精神上越快樂,學得就越好,這就是良性循環。

不光是學琴,學什麼都一樣,孩子從早培養了刻苦,專注,不輕言放棄的品格。當他長大了,即使沒空再練琴了,即使他想要做別的事情了,這種品格依舊在,終身受益。

學習差的孩子,爸媽不去逼他,會發現他越學越差?這也是循環,惡性循壞,越差越沒自信,越差越沒動力。

孫楊累趴在泳池邊!逼孩子努力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 第6張

04、別再說快樂教育了,國外都開始痛改前非

國外就是孩子玩耍的天堂啊,這是最大的誤會。你看外國幼兒園、小學沒有課本,不學知識。但人家注重閱讀,鼓勵探索,尋求實踐,要求都不低,並且他們也在時刻反思這種教育。

英國學生的數學太差了,原因是他們此前沒有統一的教學大綱,你有興趣就學得深,沒興趣就掃一下盲。

前首相卡梅倫曾被問到:9乘以8等於多少?時,陷入了尷尬並轉移了話題。

當年,BBC新聞現場採訪英國教育部長,問11x12=?時,堂堂的教育部長也是懵圈的。

3+2*4=?這問題在英國足以難倒一羣牛津高材生。

但這個低要求的時代結束了,據英國《泰晤士報》報道,按照英國教育部的新規,英國兒童從5歲開始就要進行計算練習,“必須先通過不斷重複來掌握各個概念,然後再學習其他新的內容”。計算練習除了保障正確率之外,還要不斷加快運算的速度,讓孩子們做到“熟能生巧”。

這不是隨便說說的,因爲英國教育部決定在未來4年怒砸4100萬英鎊(大約4億人民幣),引進上海一至六年級數學教材,並普及中國式的教學法,而且難度將不會降低。這意味着英國小孩也要含淚做着《一課一練》。

改革不是因爲首相背不出乘法表,而是有調查數據顯示,落後的數學水平導致英國每年損失約200億英鎊,佔英國GDP 1.3%。

學不好,傷錢……

孫楊累趴在泳池邊!逼孩子努力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 第7張

05、想要改變命運,國內國外都一樣

國內現狀不公?即使在宣稱自由國度的美國,社會不平等也處處可見。

好的教育資源都集中在高收入社區,爲了孩子讀書,美國家長也要孟母三遷的,這需要經濟能力。而沒經濟能力的,只能選擇缺少樂器、新書、健康的學校午餐等等低收入社區的學校。

想要跳躍到上層階級有可能性嗎?有!

南加州最差一所高中,聚集着南加州社會最底層家庭的孩子,就是這麼所爛學校曾經有400個流氓學生考進了常春藤名校。

帶來奇蹟的是傑米·愛克蘭特,這個來自玻利維亞的老師,他用自己的方式贏得了一班級壞學生的尊重,然後呢,讓他們背乘法口訣表啊!因爲考試就考這個,結果這羣差生統統都拿了A。

當時,全美有個叫做“AP微積分考試”,一旦通過,基本就是保送常春藤名校的節奏。然而全美只有最頂尖2%的私立高中開設這課,學費很貴。

這就是窮人和富人巨大的屏障啊,傑米老師靈機一動“微積分我也會啊。”他決定自己在學校開設這門課。

學校不同意,覺得窮孩子天生智商不足,學不會微積分;家長覺得種種開心果用不上微積分。最後是這羣野孩子跳起來:“我們要進藤校,我們要學!”

微積分對基礎差的高中生太難了,傑米就無數遍地重複講直到每個人都懂了爲止,傑米的補習班頗爲嚴格:早上早來1小時,晚上晚走2小時,週六上課,寒暑假縮短。這些學生也真是玩了命地學。

一年後,補習班上的18名學生全部通過!孩子們如願以償進入了美國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大學。5年內,接近400名窮孩子進入了名校。

建築工人的兒子奧爾加·雷耶斯,取得耶魯大學土木工程碩士學位。現在是美國橋樑設計與建造方面首屈一指的專家。

農夫的女兒萊蒂西亞·羅德里格茲,取得哥倫比亞大學電子工程碩士學位。目前是施樂公司和霍尼韋爾公司的電子設計工程師。

汽車修理工的兒子丹尼爾·卡斯儲被麻省理工學院(MIT)錄取,取得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y)取得法學碩士學位。目前是專利法和知識產權領域最頂尖的專家。

別說文憑只是一塊敲門磚,拿到這塊敲門磚的過程中,就學習習慣、抗壓性、拼搏意識等各方能力都拉開了鴻溝。社會不公哪裏都有,階級固化這一說辭,就是一票沒有好家境,又不想努力的人自己給自己找的藉口。

孫楊累趴在泳池邊!逼孩子努力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 第8張

《知乎》上有人提問:“我21歲了,想學琴會不會晚?”在一票支持聲中,有一句回答亮了,“晚了,你爸媽已經打不過你了。”

任何時候想學都不晚,但確定你能戰勝惰性?越是小的時候,父母越能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去逼他一把,別人在收穫時,他還在學與不學中糾結。

你可以放任孩子玩耍,他能不能擔起未來的壓力?

你可以放任孩子玩耍,他願不願意接受所謂的不公?

你可以放任孩子玩耍,他將來會不會被現實壓垮?

學習從來沒有輕鬆一說,也別相信不勞而獲。蝴蝶爲了展開美麗的翅膀,都要經歷殘酷的蛻變。若要讓孩子在殘酷競爭社會中獲得安逸,那必須給孩子助力,小時候受過的苦,吞下的淚都會成爲孩子未來的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