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放棄父母的身份,才能做好父母

放棄父母的身份,才能做好父母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放棄父母的身份,才能做好父母!不要說,孩子還小,我們的交流不會那麼深刻。因爲,若平等的交流此刻沒有發生,那麼未來也不會發生。

現代父母在受教育程度上,已經大大優於上一代父母:我們會給孩子講繪本故事,會帶孩子去迪士尼完成他們的夢,小事情也會徵求他們的意見。但日常中,我們聽到最多的、不經意間的親子交流方式,依然是這樣的—

“你如果不按照這個要求做,我就不喜歡你了。”(威脅)

“我認真跟你說一下這個道理,你仔細想一下。”(灌輸)

“你根本沒有認真學習,你的前途會一塌糊塗。”(否定)

……

在我看來,這些話統統不是交流,因爲它們都是單向的。這些只是打着父母之名,站在天然的制高點,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因爲我們認爲自己早走過了孩子正在走的路,完全懂得方向,我們把提出要求當作愛的方式。

可惜,愛這件事其實特別脆弱,經不起要求,每要求一次,就會減弱一分,親子關係,同樣如此。我們對親子交流是有誤區的,比如,聽話就是最乖的,或者講道理就是最有效的。

事實並非如此。有幾件事情,你必須記住:

第一,親子交流的結果,並不一定會達成家長的期待。既然是交流,就是有商有量。對方可能會拒絕你,也可能會打擊到你,這都很正常。

我最近剛結束七晚的遊輪行,休息了一天,真的很疲倦,可兒子葫蘆堅持讓我帶他出去玩。我認真告訴他好幾次,媽媽頭暈。葫蘆一直在堅持,到最後開始吼:你乾脆別回來了!那一瞬間我本能地也想發飆,但我立刻平復了自己。我意識到,葫蘆是思念媽媽太多,纔會變得在平時輕易可以理解的小事上,如此“不講理”。

所以,高質量親子交流的第一要素,是理解。我妥協了,穿上衣服,帶他下樓玩。他走到樓梯的時候,說了一句,媽媽還是很愛我的。那一瞬間我心頭一暖,被理解的幸福,大大抵消了生理上的難受。

葫蘆在戶外遊樂場只玩了半個小時,就說媽媽太冷了我要回家。我心裏知道,他是惦記我頭暈。

我跟葫蘆溝通的本意是不出去玩,但出去玩這件事發生了,超出了我的控制。然而,這依然是一次特別好的親子溝通—我們彼此都做出了妥協和理解,我們都確定了對方愛自己,而且,理解對方爲我們的付出。

第二,最好的親子交流不是語言,尤其不是分享道理。

經常有父母跟我抱怨,孩子越長大,講道理越沒用,甚至會激發他的叛逆。我的回答是,假如是這樣,就立刻讓“講道理”這件事停止,因爲它就是無效的。

在電影《X+Y 愛的方程式》裏,天才數學家兒子Nathan 患上自閉症。父親車禍死後,他對母親從不嘗試去理解,關閉了與母親語言交流的所有通道。他幾乎不跟母親說話,但母親卻從未放棄過親子交流。

其中有一個小細節很打動我:每次Nathan 去上學,媽媽都把書包收拾好,但Nathan 不願意媽媽幫他背上書包。媽媽從不講大道理:“你想一下,我付出了多少……”“難道你不該爲我們的關係做一點努力……”她只是默默站在他身邊,收拾好書包,然後停下來。

Nathan 默默注視着這一切。發生很多事之後,兩個人終於達成了彼此理解。有一天,Nathan 主動要求媽媽幫他背上書包。媽媽笑了,眼裏有淚花。

收拾書包,這個很小的動作,其實包含了說不出口的愛和關懷。他們的親子交流不是通過語言完成的,而是通過一場漫長的、重複的、單調的行爲完成的。但那又怎樣?它的效果,比說大道理好一萬倍。

親子交流不一定要說出口,重要的是,去做、去付出、去示範,該怎麼愛。

現代心理學研究證實了東西方先哲們的觀點:從講道理到接受道理,中間的距離可能很遠。一個人能否接納別人的觀點,首先取決於情緒,其次取決於對方的行爲,最後纔是對方的語言—成年人尚且如此,何況孩子。

放棄父母的身份,才能做好父母

盧梭說得更加殘酷:事事講一番道理,是心胸狹窄的人的一種癖好。有氣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種語言的;通過這種語言,他能改變人心,採取行動。

大家都很喜歡看龍應臺的《親愛的安德烈》,這本書由龍應臺和兒子安德烈之間40 多封來往書信組成。在我看來,這就是一場極爲深刻的親子交流,這是母子倆爲避免青春期漸行漸遠、互相憎惡而約定的獨特方式。在書信中,我們可以發現,真正的母子關係是:觀點不同,但彼此剋制;真的尊重,源於寬容。

通過此書,龍應臺跟孩子分享了自己成長的臺南小漁村,那些真實的社會、豐富的生活、人間的各種悲歡離合,解釋了她如何獲得悲憫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如何穿透時代的虛假,看到人性的核心。

而安德烈則捍衛自己喜歡的搖滾樂、喜歡的電影,並分享如何從20 世紀60 年代的嬉皮文化中,反思自己的叛逆,發現自我的座標,得出一種自我成長的價值。

龍應臺教育安德烈:卒子過河就沒有回頭路,人生中的一個決定牽動着另一個決定,一個偶然註定了另一個偶然, 因此偶然從來就不是偶然,一條路勢必走向下一條路,回不了頭。人生所有的決定,其實都是過了河的卒。

而安德烈告訴龍應臺:你知道嗎?家是讓我暈眩又瘋狂,但又可以懶惰和放鬆的地方。

這樣的對話,你們是否看得出他們是母子?難道不更像朋友?他們曾經走入彼此生命最深邃的角落,交付了最真實的感受,因爲有這樣的時刻,他們在人生中永遠不會失聯。這纔是母子做一世,可以得到的最大幸運。

愛,不等於喜歡;愛,不等於認識。愛在中國人看來,就是對喜歡和認識的人,不再努力去了解的藉口。我愛你,就夠了,我不用再去了解你了。可是我們都錯了。

懂得比愛,有時候更加重要。懂得也比愛,更加高級。

上一代的中國父母,權威意識很重,很難放低自己。

他們的標準口頭禪“我爲你好”,其實粉碎了所有親子交流的根基。但這句話又是他們的真心話,因爲侷限。他們無法相信,孩子可以到達他們到不了的高度;他們不能接受,能看得到的都不是未來,未來只屬於孩子們。

於是,中國孩子很擅長逃跑,因爲他們內在的人格並沒有被父母說服。教訓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捆綁越有力,掙脫就越徹底;或者說,教育裏捆綁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孩子掙脫,跑得不會回頭。

而真正的親子交流,只有一個作用,就是幫助我們與孩子發生聯結。這個聯結不一定要完美,這個聯結不一定要如我們所願,但應該隨他所想。

有一個著名的TED 演講,由美國教育家麗塔·皮爾遜主講。皮爾遜成長在教育世家,是一位擁有40 年教齡的教育家,她激情澎湃的演講是爲了告訴大家:我們與孩子之間的聯結,我們與孩子之間的關係,是多麼重要—

不但能改變孩子的內心,更能幫他們建立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