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當孩子說錯話時能急着糾正嗎

當孩子說錯話時能急着糾正嗎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0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孩子說錯話時能急着糾正嗎?每年,總有憂心忡忡的父母問我:我孩子已經四歲了,有好些發音,仍不準確。不管我怎麼糾正,她就是改不過來,寶媽該怎麼辦?

我孩子說話的語法不對。不管我教他多少次,他就是學不來。

聽到這些問題時,我腦海裏總浮現出那些孩子的努力。

他們那麼努力,想把音發好。

比如說,想發出“姑姑”於是瞪大眼睛、全神貫注、用力的先說大人教的:/g//u/,但無耐緊接在後,發出的卻仍是“嘟嘟”,而不是“姑姑” ,令大人泄氣。

大人在聽另一個大人說話時,絕不敢動不動就糾正對方的用語錯誤,最多是以澄清的方式,說:所以你的意思是……?

但許多大人聽小孩說話,可就不是如此:

“怎麼連這個音也發不清楚呀?你是不是大舌頭呀?”

當大人這樣責問或評斷幼兒說話時,結局常常是,幼兒因爲不被瞭解,氣的愈說愈大聲;或者失去信心,乾脆閉嘴不說了。

說話的目的是溝通,它把幼兒心裏想的、感覺的、腦中所理解的,具體的以聲音、詞語陳述出來,期望與聽者溝通。而孩子們自己也很清楚,他們所理解的,遠比他們所能表達的高明得多,所以他們說話時,總會藉助動作、表情,努力把話說清楚。只是這樣的努力,不見得能獲得大人的青睞!

身爲聽者的大人,如果動不動就糾正發音、改正文法、批判用辭,那孩子怎麼跟他溝通呢?孩子已竭盡所能,結果還被嫌東嫌西,他就會覺得自己說的話,都有問題;自己想的,都不成熟。

一般人對語言學習有個大誤解,就是認爲語言是模仿的結果。在這個認知的前提下,大人把孩子看成是空罐子,所以只要不斷塞入語言材料,幼兒就會說標準的話了。然而實情並非如此。

當孩子說錯話時能急着糾正嗎

語言學習,要靠自己歸納

人類的嬰兒,先天上,的確已具備語言學習的機制。但要讓這個先天的機制運作,除了語言環境外,還需要孩子自己的歸納能力,孩子必須把已經學會的,加以類化和轉移。

也就是說,幼兒學會語言,是因爲他能從所處的語言環境中,主動歸納出該語言的用法或規則,而且也把它轉用出去。

1.我不要不要吃。──(雙重否定)

2.我不要那個彎腰的紅包。──(不會說折了,轉以自己會用的語詞表達。)

假如語言的學習只是純模仿,那些語誤又怎會從孩子的嘴中吐出來呢?所以孩子的語誤,不是錯誤,應該說是:兒童文法的類化表現。那是孩子潛意識的、不自覺的從語言環境中,歸納出語言的規則,也類化著、轉移著那些規則,以求表達和溝通。

不用擔心,孩子不會永遠停留在他的“兒童文法”裏!有個統計數字是這樣的:一個正常人,每天平均要講四萬個字。也就是說,當你的幼兒身處在充滿話語的環境裏,他有的是聆聽正確語言的機會

所以他有足夠的刺激,去修正他的兒童文法,然後再轉用那已修正過的規則。經過這樣的循環試驗,孩子的說話,也就會愈來愈接近大人文法了。

許多大人對幼兒語言學習的另一個誤解,就是認爲錯了,要馬上訂正,這樣的及時教育,最有效力。在這個教養前提下,大人把孩子的學習過程當成國文考試的改錯題,所以只要大人不斷的耳提面命,那幼兒就會說標準的話了。但實情也不是如此。

愈小的孩子,因生活經驗少、能表達的詞彙少,在尋求詞彙和指稱物之間象徵關係的道路上,就愈會出現過度類化(例如指鹿爲馬)、或是類化不足(如糖糖不是糖果)的現象。這些現象,不是大人想改就能改,勉強不來的。

以擴充和澄清的方式,來示範正確的用語。目的不在糾正,而是提供完整的線索。讓孩子隨着生活經驗的增加、詞彙原則加大、詞彙量增廣等發展,逐步悟出詞彙和指稱物之間的穩定象徵關係。例如,當你聽見孩子指牛爲狗時,不妨說:

“他也是有四條腿。這隻會哞哞叫的動物,是牛……”

所以,請允許孩子用錯詞,不要直接批判孩子的用語!去澄清孩子所說的,去擴充孩子的詞彙和觀點。這樣的做法,比較有效,也不會阻絕孩子自行歸類的思考練習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