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不想養成熊孩子怎麼教育

不想養成熊孩子怎麼教育

來源:育娃網    閱讀: 4.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想養成熊孩子怎麼教育?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有人抱怨說:“哎呀,我今天遇到一個熊孩子!”熊孩子最突出的特點是:不懂禮貌、蠻橫無理、以自我爲中心,等等。熊孩子的養成和家長的教養方式息息相關。

如何避免把自己家孩子養育成一個熊孩子?蔡琳老師從接納自我、延遲滿足兩個方面,深度解讀了這個主題。

悅納自己,接受自己所有的特點,孩子就會對自己有一種自信感;延時滿足,可以讓孩子理解規則,並擁有忍耐力。悅納自己

讓孩子接納自己

每一個孩子在出生的時候,父母的基因密碼決定了他的很多方面。

比如說頭髮的顏色、眼睛的大小、皮膚的顏色,還有他的一些行爲、性格特性等等。

所以,我們要教育孩子接納自己。接受自己的外形、身體特徵、性格、人格特質,接納獨一無二的自己。

有很多人的苦惱來源於不接受自己,比如:一個性格很內向的人,可能會羨慕很開朗、敢於在公開場合去發表自己意見的人,甚至可能會因此討厭自己。

但是,這種討厭沒有意義,因爲性格我們沒有辦法做翻天覆地改變,它是我們基礎的特徵。

家長在教育時可以讓孩子自己告訴自己:

我就是一個有點內向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或者是在人很多的場合裏,我會有一點膽怯。我不敢跟別人去交流,我不敢很好地講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但即使是作爲一個內向的人,我肯定也會有自己的閃光點。

比如:我可能比別人更敏感,可以細緻入微地觀察周圍環境的特點,可以更好地去體諒別人內心的感受,可以更長時間地去做一些相對比較枯燥繁瑣的工作。

其實,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在性格方面肯定會有自己的一些閃光點,同時會有自己的一些不足需要去調整的部分。

所以,我們教育的第一步首先要幫助孩子更好地去了解自己,瞭解到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有哪一些屬於自己的獨特特質。所有的性格、個性方面的特徵都沒有好壞、對錯之分。

如果某個特質對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一些困擾,我們可以針對小細節去進行相應的調整。

家長的具體解決方法

在解決方法方面,家長需要循序漸進的去對自己的行爲做一些改善。

比如:

我內向到平時都不敢去看周圍的人,那我做的第一步改變是:

試着鼓起勇氣,然後去正面看我周圍的人,在跟他們有目光接觸的時候試着給他們一個微笑,我可以花一週的時間只針對這一步進行調整。

當我給同學一個微笑的時候,對方很可能也會迴應我一個微笑,那這一個微笑對於一個很內向的人來說鼓勵意義是非常大的,它會讓這個內向的孩子發現其實人際交往並沒有那麼可怕。

當習慣了去看周圍的人,敢去給周圍的人抱以善良友好的微笑之後,那接下來就是在跟對方微笑之後,再試着揮揮手跟他說“你好”,那麼這時對方很可能也迴應我一句“你好”。

這個簡單的交流,對於孩子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進步和成就,他自己可以體會到很大的喜悅感以及滿足感,他對自己的人際交往又增添了一份信心

在這之後我們可以教孩子試着去培養一些互相聊天的話題。

比如說最近一週對於學校所教的一些課程知識的感悟,最近有哪一些很新的電影上映或者有哪些娛樂圈的新聞等等。所有同齡人感興趣的、健康的這些話題都可以自己先試着去準備。

當下一回當再遇到同學,比如說大家結伴上學的路上或者是一起去吃中飯的途中,就可以先對他微笑,跟他說“你好”,然後把所有的這些聊天的話題逐一拋出來,就這些話題進行聊天和討論。

這樣,即便對於一個不是很熟悉的朋友,即便對於自身是一個很內向的一個孩子,他也會覺得這樣結伴一起走的這一路上不會很尷尬,因爲有很多東西可以聊。

我們可以逐步通過這樣的一些方式去對於一個內向孩子的人際交往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得他的內向不會影響到他正常的人際交往。

那除此之外,自身性格、氣質等等方面的這樣一些個性特徵,只要是不困擾到自己不影響到別人,那這些特點都是可以的。

當一個孩子可以悅納自己,接受自己所有的這些特點,那他就會對自己有一種自信感,他就願意去探索周圍的世界,願意去學習,願意跟別人去進行交流和溝通。

不想養成熊孩子怎麼教育

延遲滿足

培養孩子對規則的遵守能力

在小孩子還小的時候,他想要吃什麼食物或者想要玩什麼玩具都需要即刻得到滿足,不然他就會哭鬧。

在這些事情當中,孩子警察會表現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比如說想要買過多的玩具,或者是吃一些過多的零食等等。

這時,家長就需要試着去引導他們晚一點去滿足,讓他們擁有忍耐性。

比如說對於每一天飯後的甜食需要限量,對於小孩子喜歡吃的甜食比如說巧克力、冰淇淋、蛋糕等等,可以試着讓他每一天去進行選擇。今天的份量吃完了以後,等第二天再進行選擇,纔可以吃第二天的份量。

另一個方面也可以幫助他建立生活、飲食、作息等的規則感。

有了這種規則感他就會更加重視和珍惜自己的選擇,同時也不至於因爲過分的溺愛而變成所謂的熊孩子。

等孩子再大一點的時候他會對於一些娛樂項目非常感興趣,比如說打遊戲、看動畫片、出去玩耍等,這時候我們需要試着去引導孩子,必須在完成今天的課程作業或者一定的家務、任務之後纔可以去做這一些自己很喜歡做的事情。

同時,不能太沉溺於其中,對於每一天的娛樂時間需要有一定的限制。

這種限制首先在生理方面包括保護孩子們的視力、讓他們得到足夠的休息、不要太好勝等都會有所幫助。

此外,還可以讓他們逐步地靜下心來先去從事一些非常辛苦、枯燥的學習工作,然後再去玩耍,勞逸有所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