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生兒 > 新生兒護理 > 七點幫產婦度過後分娩時代

七點幫產婦度過後分娩時代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多喝水產後4小時要排尿

七點幫產婦度過後分娩時代

其實大多數的時候產婦在生完寶寶以後,子宮是可以順利恢復的。但是想要子宮安全、快速地度過“後分娩時代”,還需要產婦採取一些有效的措施:產婦在分娩後要多補充水分及時排尿,一般產後4小時內就要自解小便。主要是因爲在分娩的過程中,由於膀胱肌肉受壓,張力降低,黏膜充血,使膀胱對尿意的敏感性降低,加上不習慣臥牀姿勢排尿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尿滯留,進而妨礙子宮收縮,引起產後出血或膀胱炎等。

(2)不要賴牀

老輩留下的傳統是要產婦在分娩後臥牀一個月,不要受涼,也就是所說的“坐月子”。但是何主任卻提醒大家,現代人由於營養條件比老一輩好,一般情況產婦在產後6~8小時可以臥牀休息,但是消除疲勞以後最好不要再繼續賴牀。產婦在產後第二天要儘量下牀活動,這樣對於子宮復原、體力和生理機能的恢復都是很有幫助的。

(3)優先攝取新鮮果蔬

產後產婦不能立刻進補高熱量食物,需要循序漸進,可以優先攝取新鮮果蔬以防止產後便祕,另外何主任也強調,多喝水和清淡飲食可以幫助解除血液高凝狀態,防止血栓形成,從而影響子宮收縮。

(4)產後出血要留意

一般生完孩子12小時內,產婦陰道都有出血,當陰道出血量大於月經期間的最大量時,就需要向產科醫生求助。

(5)產後發汗要及時清潔

順產的產婦第一天需要擦身,第二天就可以洗澡洗頭,剖腹產三天後可以洗澡洗頭,之前需要擦身,洗澡水溫要達到45℃。洗後注意保暖,預防感冒。

(6)營養與熱量攝入要適當

多給產婦補充湯水,何主任推薦章魚豬骨湯、木瓜鯽魚湯都是產婦的首選湯水。

(7)生理性奶脹要疏導

產後第三天產婦會出現生理性奶脹,此時只要堅持讓寶寶正確地吸吮,通常都能將乳腺管疏通。如果護理不當,乳腺就有可能堵塞發炎。除了讓寶寶吮吸外,也可以用熱敷後按摩。

新生寶寶的健康體徵有哪些?

從剪斷臍帶脫離母體那一刻起,新生兒作爲一個獨立的個體生活在全新的環境中。看着剛剛生下來的寶寶,不少家長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疑惑:寶寶的耳朵怎麼有點招風?會不會是扁平足?腿怎麼不直?臉上怎麼有皺紋,像個小老頭.。。何主任介紹稱,通產正常產新生兒在出生的24小時內會在產科進行一次全面的體檢,包含外觀、生命體徵、體溫、皮膚、生殖器官等全方位評估,同時院方還會對新生寶寶進行聽力篩查和疾病篩查,如果是早產兒還會在新生兒科進行視網膜篩查。

當具備以下特徵說明你的小寶寶很健康:

(1)自己獨立呼吸,出生後即會啼哭且哭聲洪亮有力。

(2)自己攝取營養,當把乳頭或手指放入嬰兒嘴裏時,嬰兒會出現吸吮動作;用乳頭或手指輕觸寶寶脣邊的面頰,寶寶會立即轉向被碰觸的方向,並開口作吸吮狀,這在醫學上分別被稱爲吸吮反射和覓食反射。

(3)正常新生兒如聽到突如其來的響聲或被猛然抱起,會手腳伸張,手指張開,膝蓋拱起來。許多家長因此認爲小寶寶是被驚嚇着了。實際上,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射,叫做擁抱反射或驚嚇反射。

(4)正常新生兒躺着時常常是頭朝向一側,四肢呈屈曲狀,活動有力,能夠緊握你的手指並抓住不放。

(5)當被強光照射正常新生兒會立即閉上眼睛。

(6)新生兒一般在24小時內排尿。有時尿的顏色較深,這與含尿酸鹽較多有關,是正常的現象,不必擔心。

(7)第一次排出胎便也應在24小時之內。胎便呈墨綠色黏稠狀,這是由於胎便中混有膽汁而形成的顏色。新生寶寶出生3~4天后胎便排盡,大便顏色就會變成黃色。何主任特別強調,從出生後的第二天起,新生兒小便次數可達6~8次,大便2-4次,當小便或者大便次數有所減少就要關注新生兒,需要排查是否是因爲奶量攝入不足或者其他問題導致。

(8)新生兒臀部或身上其他部位有時可見青斑,也有人叫它青痣、母斑、蒙古斑。這不要緊,孩子長大後它們會自然消失。

(9)新生兒出生時的體溫和母體相同,來到人世間的初期會下降1~2℃,但8小時後會穩定在36.5~37℃左右。這也和環境溫度,包裹的及時與薄厚密切相關。一般吃完奶後新生兒的溫度可以達到37.2~37.3℃。

(10)新生兒每分鐘呼吸34~35次,心跳(脈搏)120~130次;體重2500~4000克,身長≥45釐米。

觀察以上各項之後,你對自己新生的寶寶是否健康應該心中有數了吧。當新生寶寶出現吃奶狀況不好、尿量少、體溫在正常值外、哭鬧、或者不哭不鬧反應差、以及皮膚髮幹就需要格外當心,另外新生兒中約50%--60%的足月兒和80%的早產兒會出現生理性黃疸,一般只需要7—10天左右就可以消退,家長不用過分擔心。

小TIPS:新生兒在出生後6小時內就可以接種乙肝疫苗,出生24小時後就可以接種卡介苗(預防肺結核),早產兒、難產、先天畸形、發熱、腹瀉及嚴重溼疹者暫不接種卡介苗。如果寶寶父母患乙型肝炎,新生兒出生後一天內還應肌肉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

呵護新生兒有方法

“新生兒期”是從母親子宮內到外界生活的適應期,新生兒各系統臟器功能發育尚未成熟,免疫功能低下,體溫調節功能較差,易感染,護理起來必須細心、科學、合理。因此在住院期間就需要讓寶寶逐漸適應外界環境。

室內溫度要在26~28℃、溼度在55~60℃,同時還要保證每天至少一次每次半個小時的通風,不少嬰兒溼疹、皮疹就是由於通風不當導致。

老一輩帶寶寶時,喜歡將寶寶緊緊的捆成“蠟燭包”,何主任特別強調不要給新生兒包裹“蠟燭包”,這樣會影響新生兒的發育。建議入院前,家長可以給寶寶準備兩套“和尚裝”,如果天氣比較寒冷,寶寶內衣外面可以用新生兒抱被包裹。

新生兒出生後醫生會爲寶寶進行臍帶結紮,剩下1釐米左右的臍帶殘端。臍帶殘端在正常情況下會在寶寶出生後3~7天脫落。但是,脫落前的臍帶很容易成爲細菌繁殖的溫牀,誘發新生兒臍炎。寶寶出院後,家長要每天給寶寶洗1次澡。洗澡時要注意保護寶寶的臍部,使其不被髒水污染。洗完後要進行臍部護理:用安爾碘或者濃度爲75%的酒精對臍帶殘端和周圍進行消毒,從臍輪的根部向外消毒,然後用臍帶捲包紮好。如果臍部出現異味、紅腫就要及時去醫院診治。

在這裏要特別提醒關於寶寶的臀部護理,不少家長都會在寶寶大小便後用溫水擦洗,殊不知這樣做會破壞小PP上的保護膜,這可是紅PP最大誘因哦,何主任建議只需在寶寶大便後清潔PP,用專業的嬰兒溼巾擦洗乾淨即可。

看了上述建議你是否對新生兒以及產婦住院期間呵護問題搞清楚了,最後祝您和您的家庭健康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