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促進幼兒生活能力的養成

促進幼兒生活能力的養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學期開始後,新生較多,個別幼兒年齡較小,因在家大多都是“包辦代替”,所以幼兒產生了很強烈的依賴性,生活能力較弱,且沒有規則意識,坐不住。

促進幼兒生活能力的養成

新學期開始後,新生較多,個別幼兒年齡較小,因在家大多都是“包辦代替”,所以幼兒產生了很強烈的依賴性,生活能力較弱,且沒有規則意識,坐不住。尤其在進餐和喝水環節,老師更是得“寸步不離”。個別幼兒,我們也必須採取“包辦代替”。

但畢竟不是長遠之計。於是我們趁幼兒熟睡之際,老師們聚集在一起結合教研的主題——如何促進幼兒生活能力的養成,討論處理的方式和解決的有效措施,最終我們以以下措施終結:

1、將生活中的的內容編成兒歌(如:洗手、喝水、吃飯、刷牙、睡覺.......。)添加好相應的圖篇,便於幼兒一目瞭然。並將其粘貼在語言區。

2、請家長配合將幼兒在家的生活照片帶到幼兒園,並將其粘貼在語言區。

由此一來,幼兒對這面“牆”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每天飯後或戶外前,他們都會跑到語言區,看看圖片,說說兒歌。在短短的一週時間裏,幼兒們將所有牆上的兒歌都學會了。同時,在洗手、吃飯等生活能力方面有顯著提高。

教師則以張貼在牆上的幼兒照片去表揚、鼓勵和激發其他幼兒的積極性。這樣既有利於幼兒生活能力的提高,又有利於幼兒語言的發展。(看到圖中和照片中所表現的內容,使幼兒脫口而出)。看到幼兒在不斷進步,我們感到非常的欣慰。

分析:新來園的幼兒較多,哭鬧得情況很嚴重,幼兒的依賴性也很強烈,每當在生活方面出現問題後(如喝水,吃飯等)就會東張西望尋求幫助,要不就會餓到、渴到,老師也只好“包辦代替”。經過一段時間在教師不斷的鼓勵和幫助下,再加上語言區的創設,使幼兒在生活能力方面也有了很大進步。

同時,我們做到和家長進行多溝通,共同想出解決策略相互配合,得到家長的迴應和認可。做到家園一致。 北京市二十一世紀實驗幼兒園恩濟二園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