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寶寶的心理需求

寶寶的心理需求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嬰兒來到了人間,從落地的最初一刻就開始接受人類社會的教育,慢慢地,他將從一個“生物人”逐漸變爲“社會人”,他會產生作爲人所具有的各種心理活動。0到3歲的寶寶除了在生理上滿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規律,環境清潔衛生以外,還要滿足心理上的需求。

寶寶的心理需求

嬰兒來到了人間,從落地的最初一刻就開始接受人類社會的教育,慢慢地,他將從一個“生物人”逐漸變爲“社會人”,他會產生作爲人所具有的各種心理活動。0到3歲的寶寶除了在生理上滿足吃好,睡好,生活有規律,環境清潔衛生以外,還要滿足心理上的需求。那麼,這些年幼的寶寶在想些什麼?他們有哪些心理上的需求呢?

清晨睜開眼,想看到父母笑臉寶寶需求每天有一個良好的開端,早上醒來後不必馬上被大人催着趕着要他起牀;讓他睜眼看到的是他熟悉的、喜歡的親人的笑臉相迎:“寶寶早,寶寶睡好了嗎?太陽公公請寶寶起來啦!”幾分鐘後,等寶寶完全甦醒,心情愉快了,再爲他起牀穿衣,洗手洗臉。

2歲以後的寶寶可以和父母同桌進早餐,早晨這段時間雖然短暫,但寶寶卻能在與父母短暫的相處中感受到親切和歡快。

當爸爸媽媽離家去上班,要擁抱或親吻寶寶的臉,和他皮膚接觸,以滿足他的情感需求;說上幾句鼓勵他的話,微笑着和寶寶說再見。清晨的這一段時間,父母的笑臉和關心會給寶寶的一天帶來新的氣息和良好的情緒。

想和父母說話玩耍3歲前的寶寶特別依戀父母,常想和父母親近,說說玩玩。

有的爸爸媽媽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務,晚上還要讀夜校,有的要看電視或打麻將,常只顧及寶寶的生活需求,而忽視寶寶的心理需求,不把寶寶的情感要求放在心上。當寶寶拿了玩具找父母玩或對父母說話時,聽到的回答是:“別來打擾我,你自己去玩吧!”

正確的做法是,爸爸媽媽下班回家後,應該花一點時間聽聽寶寶的述說、提問,併爲寶寶念兒歌,講故事,唱唱歌或和他遊戲。寶寶的心理得到了滿足,反而會很高興地獨自去玩或幫忙父母做一些小事情。

期盼得到父母的尊重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需要和興趣愛好,他們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孩子從小受到尊重,纔會產生自尊心,長大後也會尊重別人。因此,家庭中應該有民主氣氛,父母要求孩子幫助做事應該用請求或商量的語氣,不可強迫命令。孩子做完事後,父母也要對孩子說“謝謝”。

父母做錯了事或說錯了話也要承認錯誤,若錯怪或冤枉了孩子,事後應該向孩子道歉。

孩子難免會有錯誤和過失以及不能令人滿意的行爲習慣,爸爸媽媽應該循循善誘,幫助他改正缺點與錯誤,千萬不要在衆人面前議論、指責孩子,如說孩子很笨、不聽話、喜歡咬人和打人等。這將會強化不好的行爲,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