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怎麼改掉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怎麼改掉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1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家孩子做事磨蹭嗎?怎麼催孩子快點?能催磨蹭的孩子?怎麼改掉孩子的壞習慣?“快點吃飯,飯都要涼了”“快上牀睡覺去,明天又起不來了”“快起牀啦!再不起牀遲到了”“快點做作業,都半個小時過去了,才做了這幾道題”……這些類似的催促是不是經常發生呢?


不管孩子做什麼,家長們都要催上幾句,然而,這樣的催促真的有用嗎?

事實上,我們應該尊重孩子,允許孩子“慢慢來”,而不是以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孩子,但要讓孩子有一定的時間觀念,不能將一件事情無限制地拖延下去。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應當每天都糾結於明知不應該催,卻又忍不住催,催完又後悔的死循環裏,而是應當懂得如何去鼓勵孩子,培養他的時間觀念,讓他之後做事能夠更加高效且從容起來。

//孩子做事爲什麼會磨蹭?//

1.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

如果家長對孩子包辦的事情過多,長期會導致孩子動手能力的不足,做起事情來肯定又慢又磨蹭;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一些小錯誤就批評吼罵,會導致孩子缺乏自信,做事畏手畏腳,自然也會形成磨蹭的壞習慣。

此外,如果父母佔據孩子太多的個人空間,父母便會干預監督得更多,使孩子的做事效率降低,也就成爲了父母眼中的“磨蹭”。

2.以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

很多時候家長認爲孩子做事磨蹭,是因爲家長總覺得孩子做事跟不上自己的節奏,就給孩子貼上了“磨蹭”的標籤。

其實孩子的生活節奏、生理節奏和大人並不一樣。日常生活中,孩子吃飯比我們慢、穿衣比我們慢、洗漱比我們慢,並不是他們故意磨蹭,而是因爲他們目前的能力只能達到這個程度而已。

因此,請家長們不要以“大人的標準”要求孩子高效完成生活中的小任務,而應以同齡孩子的速度來判斷孩子是否真的“磨蹭”。

3.孩子的專注力不足

有人說,真正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專注力。比如當孩子做作業拖拉、用時太久時,家長們會覺得孩子磨蹭,其實也有可能是因爲孩子的專注力不足。

良好的專注力是學習的基礎,是孩子今後學習的保障。一個人的專注力直接影響學習效率與質量。

對於專注力不足的孩子,如果家長不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孩子的學習會更加拖拉,導致學習效率更差,更別說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了。

因此,在孩子做作業時,家長如果看到孩子做錯時不要立即指出,以免打斷孩子的節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此外,家長們也可以多帶孩子進行專注力的培養,比如一起練習書法、一起下下棋等。

4.孩子沒有時間觀念

有研究表明,孩子對短時間的估計是不準確、多變且不穩定的,並且他們會常常利用磨蹭來表達對即將要做的事情的不滿或不感興趣。

比如,每次吃飯前要求孩子只能看5分鐘的動畫片,結果30分鐘過去了,孩子還繼續看着動畫片不肯吃飯……

怎麼改掉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因此,家長與孩子溝通時要清晰明瞭地告訴孩子磨蹭行爲後會產生的後果,並讓他們明白自己需要承擔這些後果,同時也要向孩子強調時間觀念的重要性。

時間觀念並非人生來就會有的,而是需要後天逐漸形成和強化的,家長越早幫助孩子培養較強的時間觀念,可以讓孩子越早獲得高效的行動力。

//如何有效地緩解孩子的磨蹭//

1.讓孩子擁有時間觀念

家長可以在家裏顯眼的位置安置一個時鐘,給孩子購買一個隨身攜帶的手錶,時不時問問孩子當下的時間,讓孩子有明確的時間觀念。

怎麼改掉孩子磨蹭的壞習慣 第2張

家長也可以通過制定任務表,與孩子商量好做作業的時間,讓孩子有一定的緊迫感,明白時間的重要性,懂得已經計劃好的事情必須按時完成,不然後面的計劃就無法完成,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從而解決磨蹭的問題。

2.少催促多鼓勵

相比於批評與指責,有效的表揚與鼓勵更能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做事情磨蹭的時候,家長往往喜歡不斷地催促,而家長越催促,孩子動作就越慢,家長也會更加生氣。一般來說,孩子更看重外界的認可與肯定。

因此,要想孩子改變磨蹭的習慣,家長需要正確地表揚與鼓勵孩子,比如,當發現孩子做事情的速度比之前快了一點,家長的一句“我看到你的進步了!如果能夠更快一點就更棒了”,會更加打動孩子,使他們更加積極,有意識地去改變自己的磨蹭。

3.讓孩子承擔磨蹭的後果

孩子只有體會到磨蹭給他自己帶來的損失之後,他才能自覺地快起來。因此,家長要讓孩子爲自己的磨蹭付出代價,讓孩子品嚐到磨蹭的後果。

比如,當孩子起牀磨磨蹭蹭的時候,家長不要着急,可以提醒孩子“再不快點就要遲到了”,如果孩子依然磨蹭,就讓他遲到一次,讓他感受遲到後老師的批評、學習的耽誤,就會認識到磨蹭給自己帶來的壞處,自然改變起牀磨蹭等壞習慣。

4.讓孩子學會先後處理事情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做起事情來肯定會混亂且沒有條理,這時候家長們會缺乏耐心,認爲與其讓孩子做事,拖拖拉拉,還不如直接幫孩子做更加省時省力。

實際上,如果家長把所有事情都做了,孩子的成長機會就被父母剝奪了,不僅孩子的潛力被抑制,孩子也會形成依賴父母、做事磨蹭的習慣。

心理學上說的100%理論就是這個道理,世界上很多事情都遵循100%理論,如果我們有20%不做,孩子就能完成20%,如果我們有80%不做,孩子就能做80%。

因此,家長要教會孩子先做什麼、後做什麼,讓孩子自己動手安排自己的事情,甚至還可以讓孩子幫忙做家務,慢慢學會規劃和條理。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孩子做事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適當指導孩子做事的順序和條理,而不是爲了節省時間和精力對孩子的事情一手包辦。

5.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處於各種作業之中,學校的作業完成了,還有“父母的作業”,因此,他們以“磨蹭”進行反抗,“爲什麼要我快點做作業,作業做完了我也不能去玩、去看動畫片,還是要做作業,那還不如慢慢做呢”……因此,孩子的這一種“故意磨蹭”來源於家長,家長不妨給孩子留下自由支配的時間,讓他們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餘下的時間就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如此一來,孩子就會慢慢改變做作業磨蹭的習慣,還能在自由支配的時間內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發現自己的興趣。

沒有天生就喜歡拖延磨蹭的孩子,也沒有生來就懂得自律高效的孩子。

孩子磨蹭這個壞習慣需要改正,但家長不應該輕易打破孩子內心的時間規律,也不要隨意就給孩子貼上“磨蹭”的標籤,保持耐心與細心,少催促多鼓勵,讓孩子漸漸改掉磨蹭的壞習慣。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