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這些父母不一定懂,但孩子一定需要

這些父母不一定懂,但孩子一定需要

來源:育娃網    閱讀: 7.3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博物是什麼?大家可能覺得有點陌生,很多父母不一定都懂,但是你可以讓你的孩子懂這些,下面看看爲什麼孩子需要這些?

科學家達爾文、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畫家達·芬奇的成就,都跟博物經歷密切相關。我們的孩子早早地缺失了在自然中的浸染,這會是父母們難以預料的遺憾。假期將過半,大家不妨帶孩子認一認路邊的小花,看一看腳邊的小石頭。

走在路旁,孩子問“這是什麼樹”,我們說不知道。

走進公園,孩子問“這是什麼花”,我們說不知道。

久而久之,孩子不問了,慢慢地,他也和我們一樣,所有的樹都叫樹,所有的花都叫花。

粗糙的命名和分類帶來的是粗糙的認知和情感,最終造成與大自然的疏離和陌生。

這樣說貌似嚴重,其實不然。相信你曾有過這種感覺,見到路邊的陌生小花,你很快忘記它的模樣,它沒法由你的眼進入你的心,滋養你。而當你見到一朵叫得出名的小花,每一次相見,你都會不自覺地在心裏呼喚它的名字,如老友重逢,也如新朋邂逅,心中暖流激盪。

蜷縮在鋼筋混凝土的世界裏,找不到舒展筋骨、放逐心靈的地方,一次次驅車到郊外,卻常常像去陌生人家中一樣,那種突兀之感如塊壘橫亙心中。雖說自然是我們的家園,可是我們卻找不到回家的親切和寧靜,因爲我們的眼中,那所有的樹只共用一個名字,所有的花也共用一個名字,我們沒有細細觀察他們的特點,沒有認真分辨它們的不同。我們也失去了那種直呼其名的親暱。

很久以前,先人們跟自然的關係並非如此,他們有着濃厚的博物情懷。法布爾多年觀察研究昆蟲,布封將畢生精力投在植物園中。我們熟悉的畫家達·芬奇是博物學家,哲學家亞里士多德也是博物學家。我們國家的也不乏博物學家,戰國時期的墨子、北宋的沈括、明代的宋應星,還有寫了《水經注》酈道元、徐霞客的都是博物學家。我們耳熟能祥的達爾文的進化論,是博物學傳統的最高成就。

現在,我們失去了曾經輝煌的“博物學”傳統,與此同時,我們也失去了對自然的好奇和親近,對自然的召喚充耳不聞。

這些父母不一定懂,但孩子一定需要

博物學的前世今生

《辭海》裏說,博物指“能辨識許多事物”。

博物學也稱博物志、自然志、自然史,是敘述自然即動物、植物和礦物的種類、分佈、性質和生態等最古老的學科之一。

博物學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幾百年前,法國學者布封的《自然史》,是法國貴族必讀和收藏的書。布封,當時是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的皇家植物園的主任,畢生精力都花在經營皇家花園,閒來無事,用40年的時間寫成這部鉅著。雖然書名叫《自然史》,但這個史並不是“歷史”的意思,而是相當於研究、探究的意思,所以“自然史”就是對自然的探究。後來,這三個字被翻譯成“博物學”。

在近代科學誕生之前,與科學相關的知識分兩大領域,自然哲學和自然史,這個“自然史”就是博物學。其中自然哲學,研究的是自然現象背後的原理、規律等,希望通過“現象”看到“本質”,是強調理性的知識。博物學不關心現象背後的本質,它關心現象,它的方法是收集、鑑別、描述、命名、分類、編目,主要通過感官識別來加工的知識。幾乎是瞭解自然不可或缺的知識門類。

自然哲學後來演化成現代科學,比如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博物學發展出了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等,但因爲摻雜進了自然哲學的精神,不僅研究動植物分類,也研究其背後的規律,漸漸地,純粹的博物學就被人們漸漸淡忘了。

重獲博物的滋養,從孩子做起

隨着科學的高歌猛進,人們全方位地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生活,忘記了路邊的小花、山野裏的大樹,還有躺在河灘上鵝卵石,那些曾慰藉人們心靈的存在。

強勢的科學話語,讓本應豐富多彩的人成爲了“單向度的人”,“因久居城市而忽視並淡忘了野生與自然,遠方樹木的倒下與鳥類的滅絕於我們而言,彷彿無關痛癢,直到水和空氣越來越壞”。人們開始反思,是我們和自然的關係出了問題。

值得慶幸的是,科學發展帶來的經濟發展,也讓很多人有了經濟實力和閒暇時光回到自然中。

近些年,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自然的召喚,他們選擇重新回到自然懷抱。他們開始關注身邊不起眼的小花、野外的動物,觀察它們,記錄它們,保護它們。在這個過程中體會人與自然的和諧親近。《後現代精神》預言:“後現代人世界中將擁有一種家園感,他們把其他物種看成是具有自身的經驗價值和目的的存在,並能感受到他們同這些物種的親情關係。”

博物學者計雲建議把博物當作一種精神——勇於探尋未知、認識自然萬物的精神,“綜觀西方發達國家近三百年來的博物學發展史,它們現在所取得的文化、經濟發展成就,無不是深受這種探索精神,以及對自然的認知的啓發和影響。而我國在這方面還差得很遠很遠,纔剛剛萌芽。”爲了獲得心靈的寧靜,也爲了獲得自然的啓示,我們需要重塑博物情懷。

博物學的特點,從觀察記錄開始,慢慢深入,這非常適合孩子,他們對現象敏感,善於觀察,他們天然地親近自然。而從小建立的博物基礎,從小培養的博物情懷,將爲他們今後的學習和研究打下良好的情感基礎。他們的未來會爲發自內心的愛和使命感而努力,成爲一個豐富的人。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