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孩子難管,規矩太多又約束了天性,該寬還是嚴呢?

孩子難管,規矩太多又約束了天性,該寬還是嚴呢?

來源:育娃網    閱讀: 4.3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育孩子,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孩子難管,規矩太多又會約束天性,那麼到底是該寬還是嚴呢?

前幾天高中同學來紐約出差,趁週末陪她去吃飯。同學的兒子和蘇寶差不多大,她和我說,孩子真是越大越難管,不聽話,還一言不合就亂髮脾氣。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想給孩子立規矩,又擔心經常否定孩子,他會變得膽小怕事、裹足不前。

本來以爲terrible twos過了就好了,沒想到接下來是horrible threes…

相信很多讀者也有同樣的疑問,我們對孩子到底該寬還是嚴,寬與嚴的平衡點在哪裏?

孩子難管,規矩太多又約束了天性,該寬還是嚴呢?

那天和朋友聊了很多,關於愛與約束,規則和自由——

1. 寬與嚴的平衡點在這裏

通常孩子一歲後就已經對規矩有基本概念了,立規矩是肯定有必要的,至於什麼時候該寬,什麼時候該嚴,首先想明白爲什麼要立規矩:

是爲了自己,還是爲了孩子?

比如:

禁止一歲寶寶用手抓飯吃,因爲弄得髒很難打掃,這是爲了方便大人自己。

而限制孩子每天吃多少甜食,則是爲了孩子的健康考慮。

不允許孩子在家裏大聲說話,主要是爲了大人耳根清淨。

而不允許孩子在劇場、影院裏大聲嚷嚷,則是爲了培養孩子在公共場合的個人教養。

不準孩子把樂高拿出來玩,因爲灑落在地上很難收拾,這是爲了大人。

要求孩子玩好樂高後,自己收拾好,這是爲了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有孩子後的生活,本來就會不方便、不清淨的,家裏確實會亂幾年。

在立規矩的時候,如果僅僅是爲了方便自己的生活,那就放寬鬆一點,如果是爲了孩子的性格養成和長遠的健康幸福,那就嚴格一點。

這樣一來,孩子生活在有節制的自由裏,約束和自由兩者間也有了平衡。

孩子難管,規矩太多又約束了天性,該寬還是嚴呢? 第2張

朋友和我說,有時候規矩立了,孩子不願意聽,還喜歡對着幹。老公和孩子缺乏交流,盛怒之下經常把孩子拎起來扔一邊,到最後孩子哭,大人生氣,全家人心情都不好。

管太多怕孩子變慫,有什麼好辦法嗎?

2. 如何管教,纔不會約束孩子

蘇寶會走以後,開始對家裏所有東西感到好奇,比如拉扯檯燈的電線,把書架上的相框扒拉下來啃,抓花盆裏的土來吃……我跟在她屁股後面不停的No No No……

轉折點是後來蘇寶一歲多帶她去上Preschool Prep(美國這邊幼兒園的親子體驗課),老師的辦法很好:班裏一個小男孩總是要去把教室盆栽的葉子揪下來,老師告訴他:

The plant says “ouch!” Pinching can hurt her leaves.

You can gently pat her leaves, like this.

Or, you can take care of her by watering her, like this.

這盆植物在說“好痛!”,揪她會損壞她的葉子的。

你可以這樣輕輕的摸葉子。

也可以這樣照顧它,用小水壺給盆栽澆水。

與其糾正“錯誤的”行爲,不如向孩子展示怎樣是“正確的”行爲,老師巧妙的把NO變成了YES,小男孩很愉快的接受了。

孩子難管,規矩太多又約束了天性,該寬還是嚴呢? 第3張

瞭解這個技巧後,在公園玩到該回家了,蘇寶忽然向沙坑跑過去,我不會說:No sand box. 不許去沙坑玩

而是說:

We can play in the sand box after your nap.

等回家睡完午覺,再來玩沙子

就在前幾天,我喂妹妹吃奶,蘇寶一個人在樓下吃樹莓,我下樓時看到她把幾乎所有的樹莓都捏碎了塗抹在桌子上,她的袖子、地板上都是汁水。如果她是一歲,我不會干預,但三歲的年紀,應該可以把吃的和玩的分開了,於是我和她說:

Can you tell me why you smashed them?

你能告訴媽媽你爲什麼把這些都捏碎了嗎?

蘇寶說:Because I wanted to make art.

因爲我想創作藝術了

蘇寶很喜歡感官遊戲,樹莓捏起來手感很特別,紅紅的樹莓汁可能激發了她創作的願望。於是我說:

Look, raspberries are for eating, not for smashing.

But we can make art with some red foam paint, and you can squeeze the paint.

樹莓是用來吃的,不是捏的。不過我們可以用一些紅色的泡沫顏料來作畫,這種顏料你可以捏。

找到了蘇寶“幹壞事”背後真正的原因,並且給到一個替代方案,蘇寶欣然接受。

孩子的整個童年都在探索界限,他們的探索行爲往往是非常隨機的,只有通過不斷“犯錯”,纔有機會知道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不該做。這個犯錯是非常自然的學習過程。如果大人一味的說不不不,反而會限制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總結起來就是,規矩應該適當的立,但不要總是告訴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要告訴他,什麼是行的。在換個角度思考的智慧中,規則和自由其實可以並存。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