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如何培養一個大方開朗的孩子?

如何培養一個大方開朗的孩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家孩子是什麼樣的性格?孩子害羞就是內向?如何培養一個大方開朗的孩子?想讓孩子外向,爸媽怎麼做?

不少媽媽都有這樣的體會,本來見人就笑的寶寶,長大了一點之後反到害羞起來,見到陌生人也不敢打招呼,還總喜歡往家長身後躲。

甚至跟同齡小朋友在一起時,也不喜歡跟別人一起玩。玩個積木吧,都走到人家旁邊了,也不打個招呼,反到自己在旁邊默默玩了起來。

孩子這樣是不是太內向了?

怎麼才能培養出一個開朗大方的孩子。

孩子害羞就是內向?

你真的誤會了

如何培養一個大方開朗的孩子?

一般來說,嬰兒都會有「陌生人焦慮」,到了八九個月大的時候,被陌生人抱會哭。這說明因爲孩子的大腦發育到了一定程度,能記住熟人和陌生人的差別了。

但也有不少原本開朗活潑的孩子,2 歲後突然突然害羞了起來。

這是因爲有些孩子到了 2 歲以後,還會再經歷陌生人焦慮,一直到 4 歲左右,這種焦慮才逐漸消失。

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心理髮展的正常過程,家長們不用擔心。

前面說的,孩子們一起玩同類玩具卻沒有任何交流的方式,屬於「平行遊戲」,是單獨遊戲到社交類遊戲的過渡。

孩子很小的時候,會先玩單獨遊戲,隨着大腦能力的提高,學會了遵守遊戲規則、照顧他人情緒、適當禮讓,纔會逐漸過渡到「過家家」等社交遊戲。

所以 4 歲前,孩子在陌生人面前害羞、喜歡自己玩自己的,並不能說明他內向, 只能說明他正常。

想讓孩子外向

父母需要注意避免三個誤區

對於家長們來說,就算孩子有些害羞也不用擔心,害羞是個特質,不是缺點。

如果家長強要把孩子從「後臺」推到「前臺」,強迫孩子在別人面前表現「不害羞」,就是典型的拔苗助長了,這對孩子反而沒什麼好處。尤其下面這 3 個誤區,家長們一定要繞開。

誤區一:做孩子的代言人

有一次我遇到一個強勢的媽媽,我問她女兒:「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

她女兒 3 歲的樣子,看看我,看看媽媽,想說話但是有點兒害羞。

這時候,她媽媽就搶話了:「她叫某某某。」

然後又轉過頭來對孩子說:「叔叔問你話呢,你怎麼不回答啊?」

我怕媽媽嚇着孩子, 就又輕輕問了一句:「你喜歡吃巧克力嗎?」

小女孩這次又是看看我, 再看看媽媽,還是沒有開口,她媽媽又搶着說:「她可喜歡吃巧克力了,在家裏每天至少要吃一塊!」

然後跟我道歉說:「哎呀,真是不好意思,這孩子太害羞了!」

這個媽媽的行爲就是一個過度干預的例子,一個人把兩個人的戲份都搶了,孩子當然沒機會說話了。

而且這次談話交流的經歷,可能變成孩子的一個負面經歷,導致她將來更害怕和陌生人交流。

誤區二:草率地給孩子貼標籤

另一種家長要盡力避免的情況,就是草率地給孩子貼上「害羞」的標籤。

比如當着孩子的面跟別人說:「抱歉,我這孩子就是太害羞了。」

其實孩子都非常敏感,這樣的貼標籤式的語言會讓他以爲害羞是件很不好的事情,而且自己出了問題。

有時候還會讓孩子乾脆躲在「害羞」的標籤下面,覺得自己有理由不去跟別人交往,大人不是說自己害羞嗎!

誤區三:過度保護孩子

還有一種害羞源於家長平時對孩子的過度保護。

這種情況很常見,特別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祖輩,往往會過度保護孩子,總對孩子說「不要亂跑」、「當心」。

這會讓孩子以爲這個世界很危險,於是變得不願意主動探索,膽小畏縮、對人害羞了。

培養一個開朗大方的孩子

這兩點很重要

孩子沒有你想象得那麼大方,其實不是什麼大問題,家長需要給孩子一些時間和鼓勵,而不是直接包辦,剝奪孩子學習社交的機會。

1. 手把手教孩子融入別人的圈子

孩子看見其他孩子在玩,想加入但是又不敢。家長可以先給孩子一個預熱的時間,把他帶到旁邊一起觀察,輕聲介紹那些人都是誰,然後建議他跟那些孩子說:「我能不能和你們一起玩沙子?」

如果孩子不好意思主動去搭話,家長就得主動加入到對話裏,再把孩子引到話題中。

比如家長可以擔任「介紹人」的角色。

假設小朋友們在玩醫生和病人的角色扮演遊戲,你可以對自己的孩子說:「你願意做一個新病人嗎?」

然後跟扮演「醫生」的孩子說:「醫生,你今天很忙啊,又來了一個新病人。問問他哪裏不舒服?」

這樣,自然而然就把自己的孩子介紹到遊戲裏了。

2. 組織活動,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培養孩子社交,與其出去找圈子,不如家長主動組織活動,來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最簡單的一個方式就是邀請其他孩子來家裏玩。

孩子一兩歲的時候,還不會同時應對很多人,這時候一次只邀請一個小朋友到家裏就行了。

家長可以安排一些適合兩個孩子一起玩的遊戲,自己也可以加入進來,帶着兩個孩子一起唱唱童謠,玩玩拍手遊戲。

孩子三四歲時,就可以多請幾個小朋友來家裏玩。

你可以安排一些角色扮演類的遊戲,讓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角色,都參與到遊戲中來,比如一起畫畫、角色扮演遊戲(過家家、看醫生、去商店買東西)等。

偷偷告訴一個小祕訣,就是你作爲組織者,可以「近水樓臺先得月」——給自己家孩子安排一個「特別的角色」。

比如我女兒跟別的孩子玩時,我特意讓她來做「媽媽管理員」, 給其他小朋友發「早餐」—彩色蠟筆。

每個孩子要「吃飯」(換不同顏色的筆)的時候,都需要通過她來重新分配。

這個角色讓小朋友們覺得你的孩子有能力,會管理,也更願意跟她玩。你的孩子也會更有自信,更加開朗。

培養一個大方開朗的孩子,需要一個過程,只要家長的心態輕鬆,不急不躁, 加上正確的方法,那麼不管孩子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都一定能成爲社交高手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