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不想孩子以後當巨嬰?專家這幾招招招靈

不想孩子以後當巨嬰?專家這幾招招招靈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自理能力差的人,宛如一個“巨嬰”,就算是學霸無敵,也很難獨立生活,甚至還會影響到交朋友、找工作等若干生存必經的路徑。

自理能力的培養,要從娃娃抓起。在孩子心智成熟之前慢慢培養他們的自理、自立、自尊和自信,這樣才能在未來更從容地應對人生。

Q1 我們經常說要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爲什麼?

只有讓孩子學會自理,才能更好地適應社會。比如寶寶剛入園,第一次上小班,很多孩子會一直哭,哭很久。但是也有的孩子能夠比較快地適應幼兒園,甚至很少哭。

他們大多是自理能力比較強的孩子。他們覺得自己完全能夠掌控自己的生活。同時,父母的焦慮指數也會大大降低,親子之間更加信任,有利於寶寶走向自理和自立。

如果不給寶寶鍛鍊和培養自理能力的機會,他就永遠學不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這樣長大以後會遇到很多麻煩。比如,當其他小朋友能夠自己收拾書包、自己去上學、自己準備第二天郊遊的物品時,他就會覺得自己很沒用,自尊心和自信感都會下降。

顯然,自理能力的培養是關乎孩子樹立自信心的大事。

不想孩子以後當巨嬰?專家這幾招招招靈

Q2 寶寶好多事情都想做,可都弄得亂七八糟,是不是還不如我來做?

當然不是,我們父母千萬不要什麼事都包辦代替。不要怕麻煩,也不要怕孩子做的不好或者是浪費時間,要給孩子實踐的機會。

想一想,我們做任何事情,不都是經歷從生到熟的過程嗎?——從剛開始不會做、到慢慢會做一點、再到做得還可以、最後做得很好,成爲行家裏手。

自理能力,表面上看是孩子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等行爲,但其實背後蘊含的是孩子對自己能力的自信:我可以,所以我願意嘗試。

Q3 那麼什麼時候可以讓孩子嘗試“自己的事自己做”呢?

其實是在很早的時候,比如寶寶1歲左右。當我們遞給寶寶勺子的時候,他會試着自己拿起來,甚至往嘴裏送。有的寶寶還會拒絕大人給他餵飯,而是想要自己吃。他會因此把食物和餐桌弄得亂七八糟,把自己弄得髒兮兮的。

這時候,很多父母不信任孩子,不讓他爲所欲爲,但其實是錯過了讓孩子學習自理的最佳時機。我們應該從寶寶很小的時候,就鼓勵他自己做。如果因爲怕亂怕髒、不讓孩子做的話,寶寶就永遠學不會自理。

教育學上有一個實驗,叫做期望效應。當我們希望孩子哪個方面很棒、很有能力的時候,孩子就可能順應我們的期望,真的朝那個方向去發展,而且做得很好。這是神奇的事情,也說明父母的期望和放手是多麼的重要。

Q4 怎麼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呢?

科學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的興趣和需求。

比如,如果孩子想要幫你擦地板,就鼓勵他拿拖把來擦。其實,孩子剛開始做家務的狀態,都是一種遊戲狀態、遊戲心理。

當孩子表現出某些意願的時候,你就要放手讓他去幹,千萬不要怕麻煩。他擦完之後,哪怕我們大人隨後再偷偷地擦一遍,也要先鼓勵孩子:你擦得很好,每個角落都擦到了,你今天表現的很好。

這個時候就是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好時機。你要關注孩子自己的表現是什麼,他對哪些事情感興趣。有的孩子喜歡擦地擦桌子等家務,有的孩子卻喜歡餵魚,照顧其他人,這都是自理能力培養的一部分。

Q5 明明孩子在外面可以做得很好,爲什麼回了家就什麼事都要爸媽給他做呢?

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小朋友在家裏和在外判若兩人,比如在幼兒園自己吃飯好好的,可是回到家裏就要媽媽喂,決不自己吃。這是爲什麼呢?

原因之一,就是溺愛造成的依賴心理。想一想,孩子爲什麼在幼兒園會自己吃?因爲寶寶如果不自己吃的話,可能前面十分鐘就要捱餓,老師一個一個餵飯,到最後纔會來幫他。但是在家裏不同,寶寶不吃,立刻會有人來喂。在家裏,孩子容易養成依賴心理。

原因之二,是孩子想跟大人撒嬌。寶寶一整天都沒有見到爸爸媽媽,相處的時間真的很少,也許寶寶只是想通過餵飯的方式跟你撒嬌。作爲敏感的父母,你很容易判斷出來。

這個時候,你可以說:寶寶是想跟媽媽撒嬌了吧,好吧,今天我滿足一下你的心願,我來餵你。但是媽媽跟你說好,今天喂,明天你自己吃可以嗎?幼兒園老師都說了,你特別厲害,自己吃飯表現特別好,媽媽很想看看哦。相信大部分孩子聽你這樣說以後,都會說好的。

父母要滿足孩子撒嬌的心理,想跟父母親近的狀態,同時也要讓他在家裏和在幼兒園的表現儘量一致。

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養成讓孩子終生受益的好習慣,這是一門學問。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