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0-1歲 > 嬰兒健康 > 寶寶的身體語言,你看懂了嗎

寶寶的身體語言,你看懂了嗎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個父母,都會經歷孩子從哇哇墜地到蹣跚學步的階段。在這個階段裏,寶寶不會說話,但會用豐富的“身體語言”來感受這個世界,表達自己的情感。通過孩子的身體語言,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語”是每個年輕父母的必修課。因爲父母的迴應,對寶寶的成長髮育和早期教育極其重要。對孩子身體語言的解讀,會讓你更瞭解孩了,更愛孩子。

寶寶要和父母一起玩玩具

寶寶的身體語言,你看懂了嗎

寶寶想說:爲什麼玩具會動

9個月大的軍軍,喜歡玩玩具,父母覺得軍軍是個男孩子,所以儘量買一些適合男孩子玩的電動玩具,比如電動小人、火車頭、玩具手槍等,從小就開始培養他的陽剛之氣。軍軍還小,看見玩具有時候會顯得害怕,有時候會主動探索,但總是拿着玩具要和父母一起玩,父母一離開,他就不玩了。

解讀

寶寶想和父母一起玩玩具,並不是說寶寶想和父母分享他的快樂,9個月大的孩子還不懂得這些。他之所以要和你一起玩,是想讓你示範給他看:爲什麼玩具會動?這是孩子探索客觀世界的表現。因爲他還不懂得如何給玩具上電池,如何使玩具動起來,好奇心驅使他找到父母來看個究竟。

這時候,父母千萬不要覺得厭煩,而應該耐心地給寶寶示範講解,告訴寶寶玩具的構造和性能。這是給寶寶早教的最佳機會,寶寶主動學習,他只能依賴他最親的人,而父母的迴應,則能讓寶寶逐漸具有看懂其他人手勢和身體語言的能力,能夠幫助他進一步學會一些重要的生存技能。

等寶寶再大一些的時候,他又有了新的能力。例如:會咿咿呀呀地指着桌子上的鬧鐘,想讓父母拿過來看看,看他爲什麼總髮出“滴滴答答”的聲音。這時,父母需要解釋給寶寶聽,爲什麼鬧鐘會發出聲音。寶寶9個月大時,正是他求知慾望強烈的時候,但他只能用身體語言與人交流和溝通,如果他得到正確的迴應,對他的成長,及一些重要個性的產生將有決定性的影響。

寶寶抱住媽媽不分開

寶寶想說:媽媽愛我,我愛媽媽

9個月的凱凱,媽媽每次給他餵奶,他都特別調皮,有時候抓住媽媽的頭髮不放,有時候吃完奶就賴在媽媽身上,爸爸要把他抱開,他就開始哭鬧。有一次,媽媽準備出門上班,想抱一下凱凱,結果凱凱抓住媽媽的脖子,不讓媽媽離開,等分開時,凱凱已經在媽媽的脖子上留下了幾道抓痕。

解讀

寶寶在9~1 0個月大的時候,依耐性會更強烈。因爲這個時候的寶寶已經開始學會分辨客觀事物,漸漸清楚自己是自己,父母是父母,所以更加依戀父母。這也說明寶寶缺乏安全感,必須要通過最親密的接觸來感覺父母的存在。所以一旦有機會,寶寶就喜歡抱住你,抓抓你的頭髮,親親你的脖子。

遇見這樣的情況,千萬不要強行分開寶寶,這樣做會讓寶寶哭鬧更嚴重。父母要做的是繼續抱寶寶,安撫寶寶的情緒,暗示寶寶要學會“獨立”。不要看見寶寶哭鬧就心軟,也不要趁寶寶不注意而離開寶寶,而應該堅定而溫柔地給寶寶一個擁抱,你的擁抱和親密能幫助寶寶瞭解未知的世界,並給寶寶一份安心。你還可以解釋爲什麼要與寶寶分開,即使寶寶聽不懂,也能從你的眼神裏得到迴應。

這個時候的寶寶也開始學會探尋未知,在依賴父母的同時,也慢慢學着瞭解世界,他可能會拉下你頭髮上的髮夾,想看個究竟,也可能抓住你衣服上的鈕釦不放手,想了解得更多。父母需要耐心地給予寶寶關懷,特別要注意細節,例如:經常給寶寶剪指甲,以免劃傷他人和寶寶自己。

寶寶學會了“拜拜”

寶寶想說:我能明白你的意思了

玲玲快滿週歲了,長得活潑又可愛,一雙漂亮的大眼睛,撲閃撲閃着的睫毛,真是人見人愛。鄰居家的張姐可喜歡玲玲了,每次路過她家都要來看看。向玲玲揮手,玲玲就笑個不停。張姐打開32和絃的新手機,播放悅耳的手機鈴聲,並做出跳舞的樣子,玲玲也跟着興奮地跳躍。張姐每次來看玲玲,都放不同的手機鈴聲,玲玲都顯得非常開心,跟着張姐跳動。張姐走的時候和玲玲揮手說“拜拜”,玲玲也朝張姐揮手。張姐說玲玲活潑又漂亮,以後適合做舞蹈演員。玲玲的父母心裏樂開了花。

解讀

週歲左右的孩子,表達語言的方式很有限,而豐富的身體語言是他們和外界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如果你做鬼臉,發出的聲音使他開懷大笑,呀呀地說個不停,那麼你就可以盡情地和寶寶享受這份快樂,並使快樂更持久,使寶寶更快樂。

如果你是細心的父母,能不斷讀出寶寶的身體語言,無疑是對寶寶極大的肯定。而寶寶也更樂意和你交流,這些語言和非語言的交流不僅使你的寶寶有安全感和被愛的感覺,還能促使他對外部世界的認知,同時使他的看、聽、抓等動作能夠協調起來。

另外,也要注意觀察寶寶表達交流的能力和習慣。看寶寶是通過尖叫來引起你的注意,還是活蹦亂跳地表達他的愛呢?所有的寶寶對外界刺激的接受程度並不相同,也就是說父母要找出適合自己寶寶的交流方式。

寶寶終於邁出了第一步

寶寶想說:請跟我來,我要去那邊

濛濛終於學會走路了,走起來搖搖晃晃,好像隨時都會摔倒。媽媽擔心,就一直在旁邊護着,並暗示濛濛一直朝前面走,希望濛濛能多走幾步。可是濛濛並不想按媽媽的方向行走,他只對牆角的那個毛線團感興趣。濛濛沒走兩步就摔跤了,但沒有哭,而是朝牆角慢慢地爬過去。媽媽把毛線團拿起來放到書桌上,濛濛又朝書桌那邊爬過去。

解讀

寶寶學會走路,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前方有東西在吸引他。所以,寶寶會認定方向,鍥而不合地堅持。他也有能力清楚地告訴父母他想要去哪裏。

父母往往害怕孩子出現危險,而控制孩子去他想要去的方向,這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在這方面,不妨學習西方父母的做法:認清楚孩子想去的方向,並幫助他走到他自己選擇的目的地。

幫助寶寶增強這方面的能力,還可以使他上學時表現得比別人更加獨立與成熟,也更加合作和專心。這是因爲他已經習慣自己去選擇自己的路,自己去面對成長路上的矛盾和坎坷。這樣的孩子不僅在反應上比別人快,在生活自理能力上也會比別人更勝一籌。

  (責任編輯:樑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