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寶寶春捂到底是捂哪裏

寶寶春捂到底是捂哪裏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春捂秋凍有講究!捂哪?怎麼捂?老話說:“春捂秋凍,不生雜病”,流傳千年的養生法還是很有道理的。那孩子春天該捂哪兒呢?

寶寶春捂到底是捂哪裏

“春捂”不是捂得越多越好

所謂“春捂”,並不是穿得越暖和越好,應當根據室外溫度來增減衣服。

春季的早晚比中午氣溫低,因此早晚可以比中午多穿一件衣服,中午曬太陽的時候更要注意少穿一件衣服。活潑好動的寶寶要比安靜斯文的寶寶穿得更靈活一些,玩耍的時候最好減一件衣服。室外如果陰雨濛濛,那麼帶寶寶出門要比室內多穿一件,室外如果陽光明媚則不一定要加衣服,有時候可能室內比室外還陰冷哦。

一般來說,當晝夜溫差大於8℃時就需要“捂”,爲孩子添加衣服,以免受寒。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捂”出來的3種病

“多穿點”,幾乎是所有父母關愛孩子的方式。其實,孩子多半怕熱不怕冷,一味地“捂”着,反而容易出問題。

1. 削弱抗病能力過度保暖,剝奪了孩子接受耐寒訓練的機會,反倒會使機體調節能力變差,抗病能力變弱。

2. 造成脫水孩子太小,就算熱了也不懂得表達,只能熬着。長期如此,容易使寶寶體溫升高,水分流失增多。如補充不夠及時,就可能造成“脫水”。

3. 容易感冒孩子天性好動,本身活動量比成人大,新陳代謝速度快,如果穿太多,容易捂出汗,反而易感冒。

“春捂”該捂哪兒?

雖說春天來了,但天氣還冷,尤其是北方,所以,這個時候保暖仍是很重要的。孩子身上下面幾個部位是最需要保暖的:

小肚肚

腹部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即是保護脾胃。寶寶常脾胃不足,當冷空氣直接刺激腹部,寶寶就會肚子痛,從而損傷他的脾胃功能,發生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疾病。

家長可以給寶寶穿上棉肚兜,這樣既能保護寶寶腸胃,促進寶寶對食物的消化吸收,又能有效的防止腸胃受涼引起的腹痛腹瀉的症狀。

後背

人的後背是陽氣匯聚之處,受寒很容易致病,所以,保持後背溫暖可以預防疾病,減少感冒。不過,保暖也不能過度,如果寶寶穿得太多,後背出汗,反而容易受風,引起感冒。

小腳丫

腳部是陰陽經穴交會之處,腳部皮下脂肪層薄,保溫性查,又遠離心臟,血液循環差,往往容易受涼。

一旦受涼,血液循環量會更少,而且還會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及微血管收縮,使潛伏在鼻咽部的病原微生物趁機大量繁殖,抵抗力低下的孩子會因此出現呼吸道感染。

因此,適度地給孩子腳步保暖,能保證孩子全身的溫暖,抵禦寒冷,達到防病保健的效果。

孩子是冷是熱,摸摸這裏就知道

究竟要穿多少衣服,說到底還是孩子的身體來做主。還不懂得如何用語言來表達的孩子,他的身體也會告訴你:

家長可將一個手指(建議用感覺靈敏的食指)從孩子後衣領處伸進後頸和上背心處,左右橫掃一下,如果頸後和背部溫暖乾燥,說明孩子穿得剛剛好;如果頸後和背部有發燙感,甚至已經出汗,則說明孩子穿衣較多,需要適當減衣;如果感覺有些發涼,說明孩子穿衣較少,需要及時加衣。

爲什麼這個部位的溫度可以作爲衡量孩子穿衣的標準呢?

因爲這個部位有一個穴位——大椎穴,大椎穴爲手足三陽經及督脈之會,是由手足三陽經的陽氣及督脈的陽氣匯合而成,位於人體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低頭時脊柱最爲突出的骨頭下方位置)。這個穴位是體現陽氣溫度最爲直接的地方,因而這個穴位及其周邊可以作爲衡量孩子冷熱穿衣的標準。

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手腳冰涼就是冷了,孩子的手腳末梢循環差,如果周圍環境比較冷,他的手腳很容易變得冰冷,但身體可能還是溫暖的。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