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給寶寶挑鞋有學問:底軟、料柔、空間足!

給寶寶挑鞋有學問:底軟、料柔、空間足!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4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一般來說,孩子在3~4個月就要換新鞋。

2.大小要合適,以鞋室比足趾長出1.25釐米爲好,後鞋幫可以放進大人的一個小手指,就說明是合適的,否則就是過大或過緊。

3.優質軟羊皮是首選,軟牛皮次之,不選塑料與合成革的材質。

4.鞋襯儘量選擇舒適、柔軟的棉布織品。

5.鞋底最好是選擇彈性好、減震性高、防滑和耐磨性能優良的材料,如牛筋底,因爲它能夠吸收地面對腳跟及大腦的震盪。

一到換季,就到了要給寶寶換新鞋的時候了。

買鞋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困擾:大小剛合適,怕娃兒很快就不能穿;買大點,孩子穿得不舒服。爲了孩子的骨骼健康發育,怎麼爲孩子買鞋纔算合適?

兒童腳的骨骼未完全發育定形,和大人的腳不同,兒童的腳主要還是靠軟骨支撐,這種脆弱性使得兒童穿鞋安全顯得十分重要。因此,一雙合適的鞋十分重要,如果孩子長期穿鞋不當,可能會造成扁平足、足外翻等骨骼發育畸形。

給寶寶挑鞋有學問:底軟、料柔、空間足!

買大買小皆有問題

1.買大  小孩的腳長得快,很多家長爲圖方便,喜歡給孩子買大碼鞋,這是不可取的。穿着不合腳的鞋,孩子的雙腳在鞋裏踩不穩,走路便會左搖右晃,長此下去,會影響走路姿勢以及腳的生長發育,形成足內翻或足外翻畸形。

2.買小  當然,鞋子太小,也會影響孩子腳部肌肉和韌帶的發育。

3. 過成人化  還有些家長總是想把孩子打扮得更好看,在穿戴上過於成人化,最爲普遍的現象就是小孩穿高跟鞋和過於平坦的鞋。這些鞋子通常不能給腳以有效的支撐和保護,底部過於平的鞋除了會增加足弓的疲勞外,還會導致骨骼發育受阻及慢性腳後跟疼痛。這些毛病通常是急性的,並且可能影響孩子的終身。

4.足患  孩子出現足患的初期,影響的可能僅限於外觀,或者較易疲勞及跌倒,還不算太嚴重。但孩子的骨骼是不斷生長的,有些足部現象出現後較難復原,例如拇趾外翻。

如果足患較嚴重時,會有發炎、骨刺及關節耗損等症狀,嚴重的拇趾外翻,除了影響外觀,更可能會壓迫第二腳趾,讓其屈曲而引起雞眼。“這些後遺症一旦到了青春期甚至成人期,就很難糾正了。

給寶寶挑鞋有學問:底軟、料柔、空間足! 第2張

牛筋底可減輕對大腦的震盪  兒童的骨骼發育有三個關鍵階段,分別是:幼兒期(11個月~3歲)、學齡前(3歲~6歲)和學齡期(6歲~15歲)。家長要注意把握孩子骨骼發育關鍵期的特點,綜合考慮鞋子的舒適性、生長性(是否適應骨骼發育)和功能性。

1.剛學走路的幼兒  鞋面和鞋底要有柔軟度,不能太硬。幼兒期兒童運動神經發育迅速,但足骨還呈現軟骨狀態,力量弱不穩定。因此要定期檢查孩子鞋子尺碼是否合適。

2.要考慮質地面料  應牢固、柔軟,優質軟羊皮是首選,軟牛皮次之,不選塑料與合成革的材質。鞋襯儘量選擇舒適、柔軟的棉布織品。鞋底最好是選擇彈性好、減震性高、防滑和耐磨性能優良的材料,如牛筋底,因爲它能夠吸收地面對腳跟及大腦的震盪。

3.鞋面的線條  要圓滑平整,前方應預留足夠讓寶寶腳趾靈活活動的空間,後跟須具備柔軟收縮能保護腳跟、穩固腳後跟的功能;鞋子後面部分也應預留一定的空間,以免寶寶走路時產生磨擦而受傷。

4.款式  鞋跟不能太高,建議給孩子選擇鞋底厚度在1釐米以內、鞋跟高度在1.5釐米以內的鞋子,其他過於薄和厚,以及帶氣墊的鞋底則應該避免。此外,鞋子最好用搭扣,不用鞋帶,這樣穿脫方便,不會因鞋帶脫落而踩上摔倒。

給寶寶挑鞋有學問:底軟、料柔、空間足! 第3張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